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運鋒

鎖定
黃運鋒,男,1977年8月出生於福建省上杭縣,2003年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獲博士學位,之後任教於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長期從事光量子信息處理領域的實驗研究。 [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4] 
中文名
黃運鋒
出生地
福建省上杭縣
出生日期
1977年8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離子阱量子計算,光量子信息處理

黃運鋒人物經歷

1994-199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本科
1998¬-200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碩博連讀
2003-200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講師
2006-200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200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與光學工程系,研究員 [1]  [4] 

黃運鋒獲獎情況

獲2006 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2006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007年饒毓泰基礎光學獎一等獎,
2014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三完成人)。 [1] 
2021年11月,獲得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 

黃運鋒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光量子信息處理和離子阱系統量子信息處理這兩方面的實驗研究:在光子系統中主要採用參量下轉換手段製備多量子比特體系,並應用於實現各種量子信息任務;在離子阱系統中目前主要開展在線性阱中囚禁Yb離子並開展量子信息處理方面實驗的研究。 [4] 

黃運鋒科研成果

在光量子信息實驗研究方面,研製成功Beam-like 新型高亮度糾纏光子源,實驗上首次實現六光子干涉,研究了多光子態的時間可區分性;首次製備出八光子糾纏態,打破了之前最多製備六光子糾纏態的紀錄。在離子阱實驗方面,建起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一個離子阱實驗室,實現了單個囚禁Yb離子內、外態的主要量子操控技術;利用二氧化碳激光燒製技術製備出高精細度的光纖FP腔,有望用於離子阱中提高光子-離子耦合效率,實現基於光纖FP腔的分佈式離子阱量子計算機。
已發表論文13篇,其中11篇發表在PRL、PRA 、PLA 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 [1] 
2021年12月28日,據央視新聞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冷原子超分辨成像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黃運鋒、崔金明等人在離子阱系統中實現了單個離子的超分辨成像,這一成果日前在國際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發表。 [3] 
2023年4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團隊在量子網絡非局域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李傳鋒、黃運鋒、張超等人與西班牙、瑞士等國的理論物理學家合作,首次實驗驗證了星形量子網絡中的全網絡非局域性。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