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

鎖定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為白花丹目白花丹科的植物。
拉丁學名
Limoniumaureum(L.) Hill var.aureu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白花丹目
白花丹科
補血草族
補血草屬
寬檐組
中文學名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
4-35釐米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形態特徵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多年生草本,高4-35釐米,全株(除萼外)無毛。
莖基往往被有殘存的葉柄和紅褐色芽鱗。
葉基生(偶爾花序軸下部1-2節上也有葉),常早凋,通常長圓狀匙形至倒披針形,長1.5-3(5)釐米,寬2-5(15)毫米,先端圓或鈍。有時急尖,下部漸狹成平扁的柄。
花序圓錐狀,花序軸2至多數,綠色,密被疣狀突起(有時僅上部嫩枝具疣),由下部作數回叉狀分枝,往往呈之字形曲折,下部的多數分枝成為不育枝,末級的不育枝短而常略彎。
穗狀花序位於上部分枝頂端,由3-5(7)個小穗組成;小穗含2-3花;外苞長約2.5-3.5毫米,寬卵形,先端鈍或急尖,第一內苞長約5.5 6毫米;萼長5.5-6.5(7.5)毫米,漏斗狀,萼筒徑約1毫米,基部偏斜,全部沿脈和脈間密被長毛,萼檐金黃色(幹後有時變橙黃色),裂片正三角形,脈伸出裂片先端成一芒尖或短尖,沿脈常疏被微柔毛,間生裂片常不明顯;花冠橙黃色。
花期6-8月,果期7-8月。 [1]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生長環境

見於平原和山坡下部,生於土質含鹽的礫石灘、黃土坡和砂土地上。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分佈範圍

產自東北(西部)、華北(北部)和西北各省區,近年在四川西北部(甘孜)也發現有分佈。
蒙古和蘇聯也有。合模式標本採於黑龍江省的呼倫池一帶。 [1]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主要價值

花萼和根為民間草藥。主要為以花萼治婦女月經不調、鼻衄、帶下 。 [1] 

黃花補血草(原變種)植物特點

本植物分佈較廣,因之形態變化也大。其花序軸由之字形曲折可變成幾直的,由圓柱形、近圓柱形變成具稜角或小枝二稜形的,由全部密被疣可變成僅嫩枝被疣,不育枝由很多可變成很少;萼的大小也有變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