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花獐牙菜

(中藥名)

鎖定
黃花獐牙菜,中藥名。為龍膽科植物黃花獐牙菜Swertia kingii Hook. f.的根。分佈於西藏。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用於濕熱黃疸及血熱出血。
中文名
黃花獐牙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捩花目
龍膽科
獐牙菜屬
黃花獐牙菜
分佈區域
西藏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瀕危 )
採集時間
8-9月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
毒    性
無毒

黃花獐牙菜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具短根莖。莖粗壯,具細條稜,不分枝。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具長柄,柄長5-13cm;葉片寬橢圓形,長12-18cm,寬5-9cm,先端鈍,基部漸狹,葉脈7-9條,在下面明顯突起;莖中上部葉多對,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3-10cm,寬0.7-4cm,先端鈍或尖,基部鈍,無葉柄,離生,連合成筒狀抱莖。圓錐狀復聚傘花序密生,狹窄,通常有間斷,長約25cm,多花;花梗粗壯,不等長,長達3cm;花5數;花萼長為花冠的2/3,卵狀披針形,長11-13mm,先端急尖,邊緣疏生不整齊的細齒,背面有3-5脈;花冠黃綠色,具藍色細條紋,裂片長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1.5-1.7cm,先端鈍圓,齧蝕狀,其餘邊緣全緣,基部具2個腺窩,腺窩基部囊狀,邊緣有流蘇狀柔毛;雄蕊5,花絲線狀鑽形,長8-9mm,基部背面有流蘇狀短毛,花葯藍色,長圓形;子房近無柄,長圓形或卵形,花柱不明顯,柱頭2裂,裂片長圓形。花期8-9月。

黃花獐牙菜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400-3800m的山坡上。產我國西藏等地。

黃花獐牙菜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5] 

黃花獐牙菜入藥部位

根。

黃花獐牙菜性味

苦,寒。

黃花獐牙菜歸經

歸肝經。

黃花獐牙菜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黃花獐牙菜主治

用於濕熱黃疸及血熱出血。

黃花獐牙菜相關配伍

與草莓、冬葵葉、石花等配伍,製成六味草莓丸,主治白脈病引起的頭痛,頭暈,失眠,嘔吐,口面喎斜,四肢麻木。

黃花獐牙菜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

黃花獐牙菜採集加工

8-9月採挖,洗淨,曬乾或鮮用。

黃花獐牙菜相關論述

《青藏高原藥物圖鑑》:“治黃疸型肝炎及各種出血。”
[1-4]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編著.《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3.    冉先德主編.《中華藥海 下》: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4.    土旦次仁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 藏醫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5.    黃花獐牙菜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