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花海芙蓉

鎖定
矮小半灌木;老枝黑褐色,密被殘存的葉柄基部;全株(除萼外)無毛。
中文學名
黃花海芙蓉
植物界
白花丹科
補血草屬
黃花海芙蓉
分佈區域
台灣

黃花海芙蓉形態特徵

葉集於枝的上部(當年枝),肥厚,長2-4釐米,寬約4-7毫米,倒披針形,先端圓,下部漸狹成柄,基部擴張而半抱莖,中肋不顯明。花序傘房狀,花序軸由葉腋抽出,高7-16釐米,自上部二回叉狀分枝;穗狀花序通常由5-11個小穗組成;小穗含2-4花;外苞長約2-2.5毫米,寬卵形,先端鋭尖,第一內苞長約5毫米,寬橢圓形,先端圓;萼長約5毫米,漏斗狀,筒部沿脈被長毛,萼檐白色,通常褶疊而微開張,裂片尖三角形,下部沿脈被毛,花冠淡紫紅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本變種的花冠鮮黃色,萼檐帶淡黃色 [1] 

黃花海芙蓉分佈範圍

產台灣(南部與東部海濱、蘭嶼、火燒島、棉花嶼、釣魚島);生於海岸和島嶼的岩石縫隙。日本也有。模式標本採自日本的琉球羣島。 [2] 

黃花海芙蓉主要價值

本種植物在台灣省民間為治療風濕疼痛和高血壓等症的常用草藥。(海芙蓉原變種)
分佈、生境和用途同原變種。模式標本採自台灣蘭嶼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