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花忍冬

(中醫藥)

鎖定
黃花忍冬,中藥名。為忍冬科植物金花忍冬Lonicera chrysantha Turcz.的花。具有清熱解毒,散癰消腫之功效。用於疔瘡癰腫。
中文名
黃花忍冬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茜草目
忍冬科
忍冬屬
金花忍冬
分佈區域
東北、華北、西北(新疆除外)及山東、江西、河南、湖北、四川
採集時間
5-6月間

黃花忍冬入藥部位

花。

黃花忍冬性味

苦,涼。

黃花忍冬歸經

入肝經。

黃花忍冬功效

清熱解毒,散癰消腫。

黃花忍冬主治

用於疔瘡癰腫。

黃花忍冬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鮮品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黃花忍冬採集加工

5-6月間,在晴天清晨露水剛乾時摘取花蕾,鮮用,晾曬或陰乾。

黃花忍冬形態特徵

金花忍冬,落葉灌木,高達4m。幼枝、葉柄和總花梗常被糙毛和腺毛。冬芽狹卵形,先端尖,鱗片具睫毛,背部疏生柔毛。葉對生;葉柄長4-7mm;葉紙質,葉片菱狀卵形、菱狀披針形、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2.5-6cm,先端漸尖或急尾尖,基部楔形至圓形,全緣,兩面脈上被毛,中脈毛較密。總花梗長1.2-3cm;苞片條形或狹條狀披針形,長2.5-8mm;小苞片分離,長約1mm;相鄰兩萼筒分離,長2-2.5mm,萼齒5,三角形;花冠先白色後變黃色,長1-1.5cm,外被毛,唇形,上唇具4裂片,中間2裂片之間比側裂片裂的淺,筒內具短柔毛,基部具淺囊;雄蕊5,短於花冠,花絲中部以下密被毛;花柱短於花冠,被短柔毛。漿果紅色,球形,直徑5-6mm。花期5-6月,果期7-9月。

黃花忍冬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2000m的山谷或溝谷灌叢中。分佈於東北、華北、西北(新疆除外)及山東、江西、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黃花忍冬藥材鑑別

花蕾小棒錘狀,下端較細,長0.7-1.2cm,上部直徑2-3mm,淺黃色,毛極少。花萼筒綠色。氣微香,味微苦。

黃花忍冬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花:有清熱消炎的功能。”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
  • 3.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