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腹紋霸鶲

鎖定
黃腹紋霸鶲(學名:Empidonax flaviventris)是一種小型霸鶲,形態和習性與舊大陸的鶲類相似。離趾型足,趾三前一後,後趾與中趾等長;腿細弱,跗蹠後緣鱗片常癒合為整塊鱗板;雀齶型頭骨。築巢大多精巧,雛鳥晚成性。食性多樣。棲息於潮濕的泥沼樹林中,在樹木的中間或下部位置捕捉昆蟲,有時則在葉堆中覓食。也吃植物種子。分佈於加拿大及美國東北部。
外文名
Yellow-bellied Flycatcher
中文學名
黃腹紋霸鶲
拉丁學名
Empidonax flaviventr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霸鶲科
Empidonax 屬
命名者及年代
Baird & Girard, 1843

黃腹紋霸鶲外形特徵

黃腹紋霸鶲
黃腹紋霸鶲(42張)
黃腹紋霸鶲是一種小型霸鶲,體長約12釐米。頭呈三角型,下頜橙色,黃喉,上體呈棕橄欖色,雙翼及尾巴較深,胸部橄欖色,腹部和尾下覆羽則呈黃色,秋季的鳥比春鳥腹部更顯黃色。眼睛上有白眼環,白色的翼幹,尾巴短小。鳥喙上部呈深色,下部則呈橙粉紅色。幼鳥的雙翼上排有白色紋。 [1] 

黃腹紋霸鶲棲息環境

黃腹紋霸鶲棲息於北美潮濕樹林,沼澤,尤其是在地面覆蓋泥炭蘚的雲杉沼澤,落葉松,白雪松沼澤,柳樹林,榿木叢,沿溪流的茂密的針葉林。在冬季,生活在熱帶雨林的林下。 [2] 

黃腹紋霸鶲生活習性

黃腹紋霸鶲在樹木的中間或下部位置捕捉昆蟲,有時則在葉堆中覓食。包括多種螞蟻,小黃蜂,蒼蠅,甲蟲,毛毛蟲,飛蛾,蜘蛛。在空中飛行並捕捉昆蟲。有時會吃植物漿果或種子。是會遷徙的鳥類,會遷徙至墨西哥南部及中美洲。 [2] 

黃腹紋霸鶲分佈範圍

黃腹紋霸鶲分佈圖 黃腹紋霸鶲分佈圖 [3]
分佈於伯利茲,加拿大,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危地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羣島,美國。
遊蕩:古巴,格陵蘭島,牙買加。 [4] 

黃腹紋霸鶲繁殖方式

雄鳥在繁殖季節會在自己的領地鳴唱以吸引雌鳥,鳥巢設置於地上或近地面的地方,有時放置於一棵倒下的樹根間,一般都隱藏在苔蘚中,只有一小口供出入。鳥巢杯狀,以水蘚、雜草和根莖造成,內襯莎草和許多精細的草根。每巢產3-4枚卵,有時達5枚,白色,上面輕輕點綴着褐色斑。由雌性孵化12至14天,父母雙方給幼鳥餵食物,幼鳥首次飛行約13-14天。每年大概只育窩雛鳥。 [2] 

黃腹紋霸鶲亞種分化

無亞種。 [5] 

黃腹紋霸鶲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4] 
注:黃腹紋霸鶲圖冊網址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