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腳胡蜂

鎖定
黃腳胡蜂是膜翅目胡蜂科胡蜂屬昆蟲, [5]  又稱紅馬蜂、虎頭蜂、黃馬蜂。 [6]  雌蜂體長15毫米左右,黑色;觸角赤褐色;第2鞭節以下背面為黑色;頰、後頭、顏面下部為赤褐色。 [7] 
黃腳胡蜂分佈於朝鮮,韓國,越南,老撾,泰國,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阿富汗,巴基斯坦,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也門,歐洲。 [8]  在中國廣泛分佈於各地。 [6]  以蛾類、蜻蜓、蠅類、蜜蜂、蝗蟲等昆蟲為獵物,也以大型動物生肉為食。 [9]  9月下旬新蜂王和雄蜂羽化,雄蜂先於新蜂王1-2天羽化出巢,等待新蜂王出巢與之交配;交配後的新蜂王尋找越冬場所進入越冬,翌年3月末至4月初陸續開始出蟄活動,約3天后開始選址營巢產卵,營巢期為7個月。卵期4-6天,幼蟲期9-12天,蛹期10-13天,4月末至5月上旬為第1批成蟲羽化,隨後蜂羣進入繁殖盛期。 [10] 
黃腳胡蜂是野生藥用植物的有效傳粉昆蟲及對農林作物有高效控害能力的天敵昆蟲之一。因富含多種人體所需氨基酸而又可作為一類營養保健類的膳食食品,其營養價值已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肯定和推崇;以此為基礎所形成的人工養殖、銷售等產業對改善和提高中國西南部山區人民的人均生活水平以及帶動當地農民脱貧致富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10] 
中文名
黃腳胡蜂
拉丁學名
Vespa velutina [2] 
別    名
墨胸胡蜂
黃腳虎頭蜂
凹紋胡蜂
外文名
Asian Predatory Wasp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膜翅目
胡蜂科
胡蜂屬
黃腳胡蜂
亞    門
有顎亞門
亞    目
細腰亞目
亞    綱
有翅亞綱
亞    科
胡蜂亞科
亞    種
12 [3] 
命名者及年代
Lepeletier,1836 [3] 

黃腳胡蜂形態特徵

黃腳胡蜂成體

體長在20.20-24.02毫米之間,平均(22.23±0.34)毫米(n=10)。體色與創始蜂王相似,唇基呈黃色,前、中足基節腹面黃色,觸角鞭節末端呈鈎狀,13節。唇基端部無明顯突起的兩個齒。腹部7節。 [1] 
黃腳胡蜂
體長在23.40-28.20毫米之間,平均(25.29±0.55)毫米(n=10)。其主要鑑別特徵為:頭寬窄於胸部,顱頂部黑色或黃褐色。胸部前胸背板棕色,中胸背板有一棕色凹形紋,小盾片棕色,並胸腹節黑色。足跗節呈亮黃色。腹部第1-4節背板及2-3節腹板各有1條端帶,其中第3、4節腹板兩側黃帶寬;前胸背板側腹面具橫紋皺。腹部共6節,腹末螫針呈棕黃色。 [1] 
體長在18.24-23.20毫米之間,平均(20.68±0.40)毫米(n=10)。體色近似於創始蜂王,腹部共6節,螫針棕黑色。 [1] 
  • 蜂王、工蜂與雄蜂差異
蜂王、工蜂與雄蜂三者間在顏色和個體大小上差異不很明顯,但肉眼俯視觀三者間蜂王個體相對較大;而後兩者間相比,雄蜂觸角鞭節鈎狀彎曲明顯,腹部末端平鈍,而工蜂腹部末端尖鋭。 [1] 
幼蜂羽化時,先用上顎咬破巢室上部的繭並從其中伸出,隨後通過不斷撕咬擴大出口將觸角從中伸出,優先集中咬破靠近巢脾中心一側的繭,最後幼蜂從巢室中緩慢爬出。羽化時間一般持續15-20分鐘。剛羽化的幼蜂體軀柔軟、體色淡、翅皺縮。 [1] 

黃腳胡蜂

卵近似微彎的長圓柱形,中部乳白色,兩端半透明,體軟,表面光滑,朝向室口的一端稍大,長度一般在2.20-3.20毫米之間,平均(2.54±0.14)毫米(n=10),直徑在1.08-1.20毫米之間,以1根小於1毫米長的白色絲狀物與巢室基部相連,整個體軀貼在近外側巢室壁上,順着向巢室口方向伸展。 [1] 

黃腳胡蜂幼蟲

幼蟲類型為全頭無足型,淺黃色,無單眼和複眼,觸角微小呈乳突狀,骨化的頭殼呈淺黃褐色,體粗胖且柔軟,光滑,彎曲近“C”形,共13節,胸部3節和腹部10節,氣門10對,胸腹部間無明顯區別,體軀中間部位膨大狀明顯。腹部末端背面有1對尾狀的突起,兩側各節有凸起。幼蟲體長在4.02-22.02毫米之間,平均(13.49±2.43)毫米(n=10)。經過約1-2天后,卵蜕皮孵化成初孵(1齡)幼蟲,頭部朝外且與卵的頭向基本一致,與胸部連接處開始向內收縮;體色呈淺乳白色半透明,體軀覆有褶皺,中間部位膨大狀稍明顯,腹部末端不脱離卵殼。孵化為2-3齡幼蟲時,頭部發育較明顯,顏色加深,可見一小的黑褐色的顎,用手捏其頭部骨化特徵明顯,較硬;胸腹部間無明顯區別,當有外部刺激時,體軀會突然前後左右地加速擺動;約2-4天后,明顯可見蟲體中間部位內有黑色廢物,隨蟲體生長體內黑色廢物開始向腹部轉移;背部褶皺逐漸加深,兩側突起向外膨脹,腹部背面從之前的蜕皮和卵殼中退出,蟲體末端的腹面不完全脱出,蜕皮仍與蟲體相連。孵化為4齡幼蟲時,蟲體仍與巢室壁有部分粘連。但孵化為5齡幼蟲時未見其有與巢室相連的黏性物質,用手敲擊巢脾時會有掉落現象。 [1] 
老熟幼蟲呈深黃色,粗胖,體表光滑,多褶皺。與體軀顏色相比,頭部顏色較深,呈深黃褐色,骨化明顯,與頭部相連部位向內收縮成頸部形態特徵明顯。約8-10天后老熟幼蟲進入吐絲階段;其先從巢室口邊緣逐漸向中心吐絲結繭,繭最後呈半圓形覆蓋在巢室上方;初期結繭行為多從清晨開始,一般在10-12小時內可完成上部結繭;待巢室上方的繭完全覆蓋後,其開始對內室壁進行吐絲。繭呈白色,質地堅韌,不易撕碎;用鑷子觸碰時,會發出清脆的響聲。 [1] 
蛹型為離蛹,其外部無與身體緊貼的硬膜或蛹殼,後期明顯可見其翅芽和附肢與蛹體分離,腹節間可彎曲。在進入蛹期2天后,初化的蛹體形態與老熟幼蟲相似,淺黃色,之後變為乳白色,隨後逐漸變暗,經由淺黃色、乳白色、黑白相間直至黑黃相間;身體各部位顏色隨化蛹時間延長而加深。複眼1對,單眼3只,後者位於顱頂兩複眼中間,呈倒三角形排列。初期單、複眼透明,隨後顏色逐漸加深,經由透明、淺粉色、淺棕色直至黑褐色。頸部、並胸腹節收縮形態特徵明顯。腹部背面可見一淺黑色縱帶,隨蟲體生長而逐漸變黑。翅芽呈摺疊狀,半透明。後期可清晰分辨出成蟲各蟲態的外生殖器。蟲體體長在21.6-24.2毫米之間,平均(22.83±0.32)毫米(n=10)。 [1] 

黃腳胡蜂近種區別

黃腳胡蜂與雙色胡蜂(Vespa bicolor)相似,但顱頂黑色或黃褐色,腹部第1-4背板及2-3腹板各有1條端帶,其中第3、4背板和2、3腹板兩側黃帶闊,中央窄或消失;前胸背板側腹面具橫條皺;腹部第1背板側面觀前斜面與背面夾角較尖鋭。 [4] 

黃腳胡蜂生活習性

黃腳胡蜂生活史

黃腳胡蜂為全變態昆蟲,一生需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發育階段。在中國雲南保山地區,該蜂以休眠形態進入越冬。自然條件下,創始蜂王於翌年3月末至4月初陸續開始出蟄活動,約3天后開始選址營巢產卵。卵期4-6天,幼蟲期9-12天,蛹期10-13天,4月末至5月上旬為第1批成蟲羽化。隨後蜂羣進入繁殖盛期。9月下旬新蜂王和雄蜂羽化,雄蜂先於新蜂王1-2天羽化出巢,等待新蜂王出巢與之交配;觀察發現在這一時期之前並未發現有交配行為。營巢期為7個月。交配後的新蜂王尋找越冬場所進入越冬。 [2]  卵期4-6天,平均4.8天。幼蟲期9-12天,平均10.3天。蛹期約10-13天,平均11.1天。 [1] 

黃腳胡蜂行為

  • 創始蜂王晝夜外出節律
黃腳胡蜂創始蜂王的晝夜外出活動形式主要以取食和築巢活動為主,其他也包括探索、守衞等活動形式,其中取食活動包括自身取食補充營養和飼餵幼蟲等形式,且取食活動與築巢活動次數之和佔總進出巢頻率的66%。3只創始蜂王間的外出活動能力在每日剛開始時均較弱,每小時外出頻率約1-2次;而13:00-15:00期間為創始蜂王活動頻繁階段,其外出頻率最高達每小時6-8次;之後,出巢次數又逐漸減少。3只創始蜂王最早在9:08出巢活動,而最晚在9:35才出巢活動,在時間上有5-27分鐘的差異;外出活動最早停止時間19:27,最晚停止時間為20:07,在時間上3只創始蜂王間有24-40分鐘的差異;另外,較捕食活動相比,3只創始蜂王的築巢活動都較少,相差在19-25次之間。此外,觀察中發現,創始蜂王晚間停止活動後,伏在蜂巢背面休息。 [1] 
  • 工蜂晝夜活動規律
觀察發現,黃腳胡蜂工蜂每日進出活動一般從早上6:00左右開始,直至晚間20:30左右停止。黃腳胡蜂工蜂在不同天氣狀況下的活動情況不同。該蜂自上午11:00開始進出巢頻率明顯增加,12:00-14:00之間達到高峯期,14:00後開始明顯下降。 [1]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天氣條件對其工蜂的飛行能力影響極顯著(P<0.01);多重比較結果表明:黃腳胡蜂的進出巢頻率隨雨量(由晴天至雨天)的增加而顯著(P<0.05)或極顯著(P<0.01)減少,表明天氣的變化對該蜂的飛行能力具有明顯地制約,晴天時工蜂飛行活動最活躍,陰天次之,雨天最少。觀察中未發現該蜂在雨天時有停止外出活動的現象。 [1] 
黃腳胡蜂工蜂日活動情況與氣候因子有關係。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在每日8:00-13:00,工蜂的歸巢個體數與温度(r=0.957,P<0.01)為高度正相關,表明在每日的8:00-13:00工蜂的歸巢活動隨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工蜂的歸巢個體數與光照度(r=0.55,P<0.01)為中度正相關,表明工蜂每日的外出頻率會隨着温度和光照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每日的8:00-10:00,工蜂的歸巢個體數與相對濕度(r=1.00,P<0.01)為正相關,表明工蜂在每日的上午外出活動隨相對濕度的增加而增加。 [1] 
工蜂先從巢室內部移至巢口邊沿後,展翅飛行出巢。觀察中未發現工蜂有用足蹬踏借力的行為。工蜂的飛行具有向上性和喜光性。工蜂飛出後,會隨着升高而逐漸偏向於陽光充足的一側飛遠。歸巢時,工蜂一般會呈“蛇形”飛向巢口。觀察發現,工蜂歸巢時會受到附近目標物干擾,常會以“8”字形或半“8”字形飛行徘徊在目標物周圍,經幾次飛行後返巢。在雨天時,則很少出現此現象。 [1] 

黃腳胡蜂食性

黃腳胡蜂為捕食性天敵昆蟲,以蛾類、蜻蜓、蠅類、蜜蜂、蝗蟲等昆蟲為獵物,也以大型動物生肉為食。該蜂工蜂會先用螫針刺入獵物,待確定其抵抗能力減弱時,用足抱住獵物,並用口器撕咬獵物將之揉成肉糜狀帶回蜂巢餵給幼蟲。 [1] 
該蜂也為雜食性昆蟲,會訪問頭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 Don)、蛛絲毛藍耳草Cyanotis arachnoidea C. B. Clarke)等植物的花朵和果實,取食花蜜或果實內汁液補充營養。該蜂會用口器取食在途經路線上的花蜜或水源,一般持續時間為2-4分鐘。 [1] 

黃腳胡蜂天敵

黃腳胡蜂常會遭到同種胡蜂和雙色胡蜂(Vespa bicolor)的創始蜂王以及鳥類、蜘蛛等動物的捕食;螞蟻會以其屍體為食。該蜂幼蟲也常會遭受病原菌侵染,造成蟲體變黑、發臭。 [1] 

黃腳胡蜂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中國南部及東部地區,後傳入相鄰的韓國、日本以及歐洲的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地。 [1] 

黃腳胡蜂繁殖方式

  • 築巢
創始蜂王出蟄後一般於4月初開始營巢。初期蜂巢營建由創始蜂王獨自完成,隨後由工蜂承擔營建任務。該蜂常將巢建於距地面較近的樹枝上,巢口向下;創始蜂王有縫隙偏好性,巢柄多選在樹枝縫隙處且與樹枝垂直。初期巢為一碗底狀,隨創始蜂王不斷加筑後逐漸擴大,同時營建巢室。巢室呈六邊形,巢殼3層,巢室、巢脾及巢殼呈灰褐色,外層呈不規則的波紋狀排列。初期巢口會呈向內、向下凹的方向修建,隨着不斷加築,巢口多會在向陽一側修建。蜂巢材質是由桉樹Eucalyptus robustaSmith)植物纖維混合唾液而成,有一定韌性。觀察發現:當原蜂巢被移除或二次破壞後,該蜂會在距原巢100-150米範圍內的屋檐下、窗沿下、門框上方等處重新築巢,在高度上會高於(n=4)或低於原蜂巢(n=4)。 [1] 
  • 成蟲交配行為
新蜂王在羽化出巢後可進行交配,交配率以羽化後翌日上午最高,4天后顯著下降。晴天時,該蜂的交配高峯一般在上午的8:00-11:00之間最多,隨後開始下降。新蜂王有向上性、向光性和縫隙偏好性,多會選擇在高處的縫隙處聚集等待。雄蜂較活躍,會在飛行中尋找交配對象;一旦發現新蜂王,會迅速用足從上方抱住新蜂王,與之交尾。交尾時雄蜂會用觸角反覆拍打新蜂王頭部,同時將腹部向下伸長彎曲,將生殖器外翻插入新蜂王的生殖器內。在交配初始新蜂王將腹部向下彎曲表示拒絕交尾;雄蜂一旦交尾失敗,會迅速選擇下一交配對象,而新蜂王會飛離原處;另外,雄蜂會舔舐新蜂王腹末外生殖器。交配時間在180-660秒之間,平均(448±51.70)秒。新蜂王可在進入越冬前進行多次交配。新蜂王約在18:00後停止活動,而雄蜂則在19:00、天完全黑後停止活動。雄蜂一般在交配後4-5天后死亡,新蜂王則在2天后進入越冬。同時觀察中未見有新蜂王分羣現象。 [1] 

黃腳胡蜂亞種分化

中文名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黃腳胡蜂喜馬拉雅亞種
Vespa velutina ardens
Buysson,1905
黃腳胡蜂西里伯斯亞種
Vespa velutina celebensis
Pérez,1910
黃腳胡蜂岐異亞種
Vespa velutina divergens
Pérez,1910
黃腳胡蜂中國台灣亞種
Vespa velutina flavitarsus
Sonan,1939
黃腳胡蜂佛羅倫薩亞種
Vespa velutina floresiana
van der Vecht,1957
黃腳胡蜂肯氏亞種
Vespa velutina karnyi
van der Vecht,1957
黃腳胡蜂地中海亞種
Vespa velutina mediozonalis
Pérez,1910
黃腳胡蜂中國亞種(墨胸胡蜂
Vespa velutina nigrithorax
Buysson,1905
黃腳胡蜂松巴哇島亞種
Vespa velutina sumbana
van der Vecht,1957
黃腳胡蜂東帝汶亞種
Vespa velutina timorensis
van der Vecht,1957
黃腳胡蜂艾爾亞奈亞種
Vespa velutina variana
van der Vecht,1957
黃腳胡蜂指名亞種
Vespa velutina velutina
Lepeletier,1836 [3] 

黃腳胡蜂主要價值

黃腳胡蜂是野生藥用植物的有效傳粉昆蟲及對農林作物有高效控害能力的天敵昆蟲之一。同時,該蜂因富含多種人體所需氨基酸而又可作為一類營養保健類的膳食食品,其營養價值已得到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肯定和推崇;以此為基礎所形成的人工養殖、銷售等產業對改善和提高中國國內西南部山區人民的人均生活水平以及帶動當地農民脱貧致富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參考資料
  • 1.    池成林,李強,馬麗.黃腳胡蜂生物學特性研究[J].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9,(第6期):933-941
  • 2.    Vespa velutina  .vespavelutina[引用日期2020-04-30]
  • 3.    Vespa velutina Lepeletier, 1836  .biolib[引用日期2020-04-30]
  • 4.    楊星科總主編.秦嶺昆蟲志 11 膜翅目[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8.01:741-742
  • 5.    楊星科總主編,秦嶺昆蟲志 11 膜翅目,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8.01,第734頁 第735頁
  • 6.    胡德具編著,林農綠地害蟲與天敵昆蟲圖冊,,2019.05,第514頁
  • 7.    彭吾訓編,動物咬傷急救常識,貴州科技出版社,2013.02,第73頁
  • 8.    楊星科總主編,秦嶺昆蟲志 12 陝西昆蟲名錄,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8.01,第1006頁
  • 9.    池成林,李強,馬麗.黃腳胡蜂生物學特性研究[J].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9,(第6期):938
  • 10.    池成林,李強,馬麗.黃腳胡蜂生物學特性研究[J].雲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9,(第6期):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