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繼華

(九江恆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鎖定
黃繼華,男,1963年出生,漢族,江西九江人,在職研究生,黨員,現任九江恆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文名
黃繼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3年
職    業
九江恆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主要成就
首屆“九江市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
出生地
江西九江
代表作品
《關於規劃建設廬山國際品牌文化園的建議》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就職企業
九江恆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

黃繼華人物簡介

從事企業管理時間:2002~至今

黃繼華個人事 跡

他能説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他有優勢做一名優秀的“manager”,成功的經理人。
他會寫詩。他的詩有靈氣,很抒情。如果你讀他的詩,或從他的詩中感覺到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或萬物真實透明而讓你對生活毫不厭倦。
他還有一個可貴的先天資源:厚實而又極具穿透力的男中音。如果你聽他的朗誦,那富於激情的聲音會令你心潮澎湃,韻味無窮。當然,你若有幸請他來一首粵語或閩南語歌曲,悦耳迷人的歌聲如春日的陽光照在你的心田,清麗、温馨、貴氣、優雅。
“真是太有才了!”借用宋丹丹的這句小品台詞來形容他。
他叫黃繼華,九江恆明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廣州本田汽車恆明特約銷售服務店總經理,首屆“九江市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九江詩壇非常活躍的詩人,九江市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九江市十三屆政協委員。
業界稱他為“黃總”。
文藝圈子呼其“青年詩人”。
所以,他是商人,或是詩人。
作為商人,他用詩孵化商人的靈感;作為詩人,他把企業事業融進詩人的個性。這兩種類型的本質是文化。因而,他註定與文化有扯不斷的情結。
他感激母校九江師專為他鋪就成長的舞台。擔任校學生會主席,被選為九江市學生聯合會主席,青年聯合會常委。連續三年被學校授予優秀學生幹部、三好學生,被省授予“全省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1987年,也就是進校的第二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他感激這個城市給他的最愛。1988年,他師專畢業,被九江市公安局選中,成為一名警官。14年的警官生涯,給了他的榮譽,激發了他日臻成熟的詩情。他榮獲全國先進個人1次,全省先進個人2次,榮立三等功3次。他的一首《橄欖綠之戀》,令人蕩氣迴腸,催人落淚,成為他對人民公安事業的絕戀。
他對廣本品牌汽車有了一個感性的認識。這種感性認識讓他內心激越。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他輕聲地念道:Accord,fit,odyssey。
一首小詩脱口而出:
在我們的城市,
Accord,是幸福的骨朵。
fit,是温情的春風。
odyssey,是城市的品格。
我們的城市,是詩的色彩。
他不愧為一個詩人。一切物象在他的眼裏都能成為詩歌意象。廣本汽車能夠成為他的詩歌意象,是因為這家合資企業認同了他的價值,或者是自己遇見了知音。他熱愛汽車。因為汽車代表人類文明成果,代表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與城市文化密切相關。他把廣本汽車與自己生活的城市聯繫起來,是他心靈的觸動,是情感的流露。九江要有更多的品牌車,這樣的城市才能稱得上繁華,才能有更高品位,才能有強烈的時代感。
“廣本”這個品牌給了詩人企業哲學思考。作為經理人,他發現企業文化之妙。他精心打造“4S”店,用全新的企業文化表達城市文化。
2003年9月。靚麗的九江城,秋高氣爽,金菊盛開。一座建築面積2195平方的“前店後廠”——廣州本田汽車恆明特約銷售服務店,如出浴的美人,在白水湖畔亮相。
清麗的面容。
温馨的微笑。
高雅的氣質。
這是廣州本田在九江的傾心打造。
恆明建店總投資1500萬。統一的店面形象,時尚的銷售展廳,現代化的維修車間。前店後廠,以辦公樓分隔。所有的辦公室,刻意表達新的理念,前面是玻璃門,後面是玻璃窗,能讓客户體驗到廣州本田服務的透明、真誠、實在,有至家之感。
2003年12月18日,廣州本田恆明特約銷售服務店正式開業!
從這天起,客户絡繹不絕。
他們領略了廣本汽車的文化品位、以人為本設計理念,恆明店的文化氣質。心中的感覺似乎是心儀已久。
他們被訓練有素的店內員工的微笑所征服。那種微笑,既表示熱情與尊重,又透露着許多自信,讓你購車的慾望油然升騰。
恆明店是九江市第一家4S店。
總經理黃繼華對4S的經營效果感到十分滿意。憑一個商人的理性思考,他悟出了“4S”文化之妙。
4S是:Sale(集整車銷售)、Sparepart(零配件供應)、Service(售後服務)、Survey(信息反饋)。
廣州本田的銷售策略就是集這“4S”於一體,簡稱為“四位一體。這種策略,為顧客購車、保養和維修等提供方便、快捷、優質的服務,保持了經銷商與客户的長遠的價值鏈關係,讓客户得到終身的服務,而不是急功近利,一錘子買賣。這種策略能讓客户產生歸屬感,有“家”的感覺。
商人是要言利的。黃繼華是商人,所以他也要言利。他認為,“四位一體”的營銷模式,利潤來源於Service,售後服務。三年來,恆明店經營的業績呈逐步上升的態勢:
2004年,銷售汽車600輛,產值1.2億,售後維修產值450萬;
2005年,銷售汽車626輛,產值1.28億,售後維修產值630萬;
2006年,銷售汽車636輛,產值1.3億,售後維修產值790萬。
作為一名企業人,他加深了對廣州本田哲學的理解。他認為,廣州本田“向顧客提供世界最高水平的商品”的企業哲學,與他“讓流動的時尚裝扮城市風景”的個人理想,非常契合。這就有了一個企業的活力之源。
於是,九江城颳起的“廣本”風暴。
於是,流動的時尚裝扮着九江的城市風景。
這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企業的創造被大眾所認同。這種創造來自品牌精神和內部凝聚力。這種創造來自一個卓越的團隊,這種創造充滿激情、積極向上。
員工是企業的主人。恆明店的員工,都經過了廣州本田的專業培訓,業務精湛。他們熱愛公司,熱愛事業。他們曾在兩週年店慶的日子,在“同舟共濟,共創輝煌”的紅幔上,莊嚴地簽下了自己名字,以此表達自己追求事業的情懷。他們在以人為本的和諧氛圍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施展自己的才華。
黃繼華把店內員工比作奮飛的雁羣。
由此,恆明店創造了“領頭雁”文化。每月評比一名恆明之星,予以獎勵;每年評比一名恆明“領頭雁”,獲帶薪攜一名親友到國內旅遊七天;連續兩年上調一級工資,職務晉升;連續五年“領頭雁”,為公司終身養老對象。
“領頭雁”文化,不只是激勵員工,更體現了企業的創新追求。這種追求的境界,是企業的願景——美好的夢想。
有一個場面很精彩。那是在恆明店舉辦三週年店慶活動上,董事會成員在董事長何惠輝的帶領下,手拉手走上舞台,齊聲朗誦總經理黃繼華寫的一首詩歌:
“你,帶着一份希望
我,帶着一份沉思
當陌生的眼光一剎那對視
所有的夢想在這裏開始
這裏流動着品牌的氣質
所有的記憶將精彩無比
所有的夢想悄然凝聚
夢想已經開始
已經開始……”
飽含真情的詩歌朗誦,讓台下的員工們激動不已。
是啊,一個全新的企業文化表達,當然是動人的。
是啊,一個品牌文化演繹一個城市的動感,引領一個城市的時尚,當然是動人的。
這就是廣州本田對九江這座城市的文化奉獻。
他並未擁有很多財富,卻能始終保持回報社會的理念。這種行為,與那些只是一味追求利潤、對社會十分麻木的闊老闆相比,肯定要高尚一千倍。
回報,飽含着企業家的道德,飽含着企業家的一片真情。
那份道德是誠信,是良心;那份真情是感恩,是愛人。
他感激這個城市為他提供了發揮才智的廣闊空間。他帶領恆明員工守法經營,誠信納税,精心打造企業的信用品牌,他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他感激家鄉對他的養育之恩。他多次在市柴桑經濟發展促進會領導的帶領下,深入家鄉貧困學生的家庭,捐出自己的工資,幫助貧困生圓大學之夢。
他感激詩歌。因為步入詩歌界,他才接觸了九江的詩歌創作現狀和詩人的生存狀態。為了文學事業,他對市內文學報刊、文學活動、生活較困難的作家詩人,及時提供了一些贊助。
三年來,他的企業為國家創税百萬元,為九江的公益事業捐贈30多萬元。
他本人被評為九江市 “首屆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慈善之星”,並獲得九江市希望工程“愛心獎”。
他作為一名現代企業主管,個人的價值取向,代表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而企業回報社會,是企業的責任與使命,是企業文化的昇華,標誌着企業文化被大眾所認同,並在社會之中產生一定的影響力。
由此,他顯得更加成熟。
九江的一些大學生把他當作崇拜的偶像。
2007年4月1日,他應邀到九江職業大學演講。
演講安排在晚上7時開始。九江職業大學能容納300人的多功能報告廳座無虛席。黃繼華演講的題目是《習慣與流程》。他運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習慣”、“流程”概念,把自己的人生際遇融入其中,把職業理想與創業精神融入其中,給人以深深的啓示。來自全校各系各專業的學生代表,有幸目睹了這位年輕企業家的風采。他們被這位企業家的幽默風趣而又不失睿智的風度所折服,他們被這位青年詩人近距離的真情表白所打動。
互動空間。
“黃先生,一個企業對於城市的貢獻,是為這個城市創税嗎?”
黃繼華答道:“一個企業能創税,這當然對城市有貢獻,但這是企業的義務。而企業對城市的貢獻是企業文化。廣州本田汽車在九江亮相,引領了這個城市的時尚,就是文化貢獻。還有,企業的經營理念,推動一個城市的品牌經營,這也是一個企業對城市的文化貢獻。例如‘海爾’現象,代表了海爾品牌文化,提升了青島市的知名度。”
頓時,全場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他的演講獲得了成功。成功的原因,在於他與學生之間的坦率溝通,在於他對自己的企業和自己生活的城市有太多的思考。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企業是城市活力的靈魂。這個靈魂,是文化。
他認為,城市的“名片策略”、“品牌策略”,無不植根於文化的土壤。城市的競爭,也和企業的競爭一樣,都是依賴於文化的競爭。
文化造就品牌。
他站在文化的高點,看待九江的品牌。
2006年12月,九江市“兩會”期間,城市“文化品牌”名詞,被本市媒體炒得熱熱乎乎。
作為九江市第十三屆政協委員的黃繼華,參與討論了市《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提及的“打造文化旅遊勝地”,讓他感到驚喜。他在政協會上呼籲:九江要精心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位。
他認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打造文化旅遊勝地”,目標明確。把文化與旅遊有機地結合起來,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兩相結合,既充實了九江旅遊業的內涵,又彰顯了九江城市的魅力。但是長久以來,兩者契合度不夠。九江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歷史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璀璨奪目。應該打造九江文化品牌,創造一種特殊的、高品位的、富於自我個性的文化。一個城市需要品牌文化來支撐。品牌有利於提高知名度,形成強大的親和力、吸引力。
他接受了《九江日報》記者的專訪。《九江日報》於2006年12月8日,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彰顯城市的魅力》為主標題刊發了專訪文章。之後,《光華網》、《中國九江網》、《九江信息港》、《九龍網》相繼轉載了這篇文章。
在本次政協會上,他提交了兩份富有創意的提案:《關於規劃建設廬山國際品牌文化園的建議》(編號187),提出吸納國際知名企業進駐園區展示形象,打造企業文化品牌“沙龍”,切實提高九江國際知名度;《關於成立九江文化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的建議》(編號188),提出加強九江文化經濟一體化研究,打造九江經濟的軟實力。這兩個提案,都與城市文化的構建有關,反映了一個企業家對文化的成熟思考。
城市文化,是他心中揮卻不去的情結。他深知一個現代企業對一個城市應負的責任。他深知一個成功企業對一個城市的文化貢獻。
他相信,一個張揚文化個性的城市,其魅力永在。
他相信,一個詩意的、和諧的生活空間即將到來。
城市在刻錄他的榮譽。
他真情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