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綬

(漢語詞彙)

鎖定
黃綬,漢語詞語,拼音是huáng shòu,意思是古代官員系官印的黃色絲帶;借指官吏或官位。 [1] 
中文名
黃綬
出    處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拼    音
huáng shòu
注    音
ㄏㄨㄤˊ ㄕㄡˋ

目錄

黃綬解釋

1、古代官員系官印的黃色絲帶。 [1] 
2、借指官吏或官位。 [1] 

黃綬出處

《漢書·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
《漢書·百官公卿表》:“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光祿大夫無。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銅印黑綬,大夫、博士、御史、謁者、郎無。其僕射、御史治書尚符璽者,有印綬。比二百石以上,皆銅印黃綬。”
後漢書·顯宗孝明帝紀》:“中二千石下至黃綬,貶秩贖論者,悉皆復秩還贖。”
《後漢書·孝順帝紀》:“詔幽、並、涼州刺史,使各實二千石以下至黃綬,年老劣弱不任軍事者,上名。”注:“二千石,太守也。黃綬,丞、尉也。”
唐·劉長卿《送從弟貶袁州》詩:“名羞黃綬系,身是白眉郎。”
明·陶宗儀《輟耕錄·印章制度》:“建武元年,詔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銀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銅印黑綬及黃綬。”
唐·陳子昂《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詩:“奈何蒼生望,卒為黃綬欺。”
唐·殷璠《河嶽英靈集上·李頎》:“惜其偉才,只到黃綬。”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李頎》:“惜其偉才,只到黃綬,故其論家,往往高於眾作。”
明·徐渭《龕山凱歌》之二:“縣尉卑官祿米微,教辭黃綬着戎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