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紀星

鎖定
黃紀星(1876~1935年),字懷唐,又字輝堂,祖籍福建莆田西天尾渭陽村人,遷居莆田涵江霞徐街(今涵東街道辦事處霞徐居委會)。
懷唐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出生地
福建莆田西天尾渭陽村
出生日期
1876年
逝世日期
1935年
本    名
黃紀星

黃紀星人物簡介

黃紀星(1876~1935年),字懷唐,又字輝堂,祖籍福建莆田西天尾渭陽村人,遷居莆田涵江霞徐街(今涵東街道辦事處霞徐居委會)。

黃紀星人物生平

少年時考上秀才。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紀星和侄綬等集資在霞徐家中創辦興郡崇實中學堂。光緒三十年(1904年),紀星曾以崇實中學堂掩護過福建省革命黨人鄭權、林斯琛、劉元棟和林心齋等。這時,紀星與綬出資大洋6000元,在上海設立達文社,編譯出售中外進步新書,其中有鄭權著的《瓜分慘禍預言記》及《福建之存亡》,鼓吹革命。因之,達文社被封閉,這兩本書被禁。但紀星仍加入林森所領導的旅滬福建學生會革命團體。宣統二年(1910年),紀星與侄緗和內弟塗開渠捐資於城內府學明倫堂(今莆田一中圖書館舊址)開辦興郡簡易師範科。他還在祖籍渭陽村以自己房屋和宗祠開辦明遠小學。宣統三年(1911年),歲次辛亥,革命黨人在武昌起義。九月十九日福州光復,二十九日,莆田各界推舉紀星組織同盟分部。又籌設治安事務所,他任治安事務所總務長之職。同年,莆田縣民眾選舉紀星與張步青為福建諮議局議員。紀星自學數、理、化,兼通英語。民國13年(1924年),涵中中學創辦不久,就在涵中教國文,還捐款修繕校舍,捐薪購買教學設備。為人廉潔正直,言傳身教。“五卅慘案”發生後,他悲憤之餘,諄諄教育學生要肩負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革命重擔。黃紀星極力支持兩個兒子(蒼麟、典麟)參加中共地下黨的革命工作。典麟終為革命犧牲。民國19年(1930)黃紀星代理涵中中學校長,掩護進步學生。黃紀星於民國24年(1935)春逝世,終年60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