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精

(中藥)

鎖定
黃精,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黃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乾燥根莖。按形狀不同,習稱“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具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之功效。常用於脾胃氣虛,體倦乏力,胃陰不足,口乾食少,肺虛燥咳,勞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痠軟,鬚髮早白,內熱消渴。
別    名
老虎姜
雞頭參
黃雞菜
節節高
仙人餘糧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百合目
百合科
黃精屬
滇黃精、黃精、多花黃精
中文學名
黃精
採收時間
春、秋二季採挖
用    量
9~15g
毒    性
無毒
貯    藏
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蛀

黃精入藥部位

乾燥根莖。

黃精性味

味甘,性平。

黃精歸經

歸脾、肺、腎經。

黃精功效

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

黃精主治

用於脾胃氣虛,體倦乏力,胃陰不足,口乾食少,肺虛燥咳,勞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痠軟,鬚髮早白,內熱消渴。

黃精相關配伍

1、治慢性肝炎,疲乏無力,腹脹不適,胃口不好,尿量減少,汗多口乾:丹蔘30g,黃精25g,糯稻根鬚25g,水煎服 。(《本草駢比》)
2、治眼,補肝氣,明目:蔓菁子一斤(以水淘淨),黃精二斤(和蔓菁子水蒸九次)。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空心以粥飲調二錢,日午晚食後,以温水再調服。(《聖惠方》蔓菁子散)

黃精用法用量

9~15g。

黃精炮製

黃精採集加工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置沸水中略燙或蒸至透心,乾燥。

黃精炮製方法

酒黃精:取淨黃精,照酒燉法或酒蒸法燉透或蒸透,稍晾,切厚片,乾燥。每100kg黃精,用黃酒20kg。呈不規則的厚片。表面棕褐色至黑色,有光澤,中心棕色至淺褐色,可見筋脈小點。質較柔軟。味甜,微有酒香氣。

黃精生理特性

滇黃精:根狀莖近圓柱形或近連珠狀,結節有時作不規則菱狀,肥厚,直徑1-3釐米。莖高1-3米,頂端作攀援狀。葉輪生,每輪3-10枚,條形、條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 -20(-25)釐米,寬3-30毫米,先端拳卷。花序具(1-)2-4(-6)花,總花梗下垂,長1-2釐米,花梗長0.5-1.5釐米,苞片膜質,微小,通常位於花梗下部;花被粉紅色,長18-25毫米,裂片長3-5毫米;花絲長3-5毫米,絲狀或兩側扁,花葯長 4-6毫米;子房長4-6毫米,花柱長(8-)10-14毫米。漿果紅色,直徑1-1.5釐米,具7-12顆種子。花期3-5月,果期9-10月。
黃精:根狀莖圓柱狀,由於結節膨大,因此“節間”一頭粗、一頭細,在粗的一頭有短分枝(中藥志稱這種根狀莖類型所製成的藥材為雞頭黃精),直徑1-2釐米。莖高5o-90釐米,或可達1米以上,有時呈攀援狀。葉輪生,每輪4-6枚,條狀披針形,長8-15釐米,寬(4-)6-16毫米,先端拳卷或彎曲成鈎。花序通常具2-4朵花,似成傘形狀,總花梗長1-2釐米,花梗長(2.5-)4-10毫米,俯垂;苞片位於花梗基部,膜質,鑽形或條狀披針形,長3-5毫米,具1脈;花被乳白色至淡黃色,全長9-12毫米,花被筒中部稍縊縮,裂片長約4毫米;花絲長0.5-1毫米,花葯長2-3毫米;子房長約3毫米,花柱長5-7毫米。漿果直徑7-10毫米,黑色,具4-7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9月。
多花黃精:根狀莖肥厚,通常連珠狀或結節成塊,少有近圓柱形,直徑1-2釐米。莖高50-100釐米,通常具10-15枚葉。葉互生,橢圓形、卵狀披針形至矩圓狀披針形,少有稍作鐮狀彎曲,長10-18釐米,寬2-7釐米,先端尖至漸尖。花序具(1-)2-7(-14)花,傘形,總花梗長1-4(-6)釐米,花梗長0.5-1.5(-3)釐米;苞片微小,位於花梗中部以下,或不存在;花被黃綠色,全長18-25毫米,裂片長約3毫米;花絲長3-4毫米,兩側扁或稍扁,具乳頭狀突起至具短綿毛,頂端稍膨大乃至具囊狀突起,花葯長3.5-4毫米;子房長3-6毫米,花柱長12-15毫米。漿果黑色,直徑約1釐米,具3-9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黃精生長環境

滇黃精:產於雲南、四川、貴州。生林下、灌叢或陰濕草坡,有時生岩石上,海拔7`00-3600 米。越南、緬甸也有分佈。
黃精: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甘肅(東部)、河南、山東、安徽(東部)、浙江(西北部)。生林下、灌叢或山坡陰處,海拔800-2800米。朝鮮、蒙古和蘇聯西伯利亞東部地區也有。
多花黃精:產於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河南(南部和西部)、江西、安徽、江蘇(南部)、浙江、福建、廣東(中部和北部)、廣西(北部)。生林下、灌叢或山坡陰處,海拔500-2100米。

黃精鑑別

黃精性狀鑑別

①藥材性狀:
大黃精:呈肥厚肉質的結節塊狀,結節長可達10cm以上,寬3~6cm,厚2~3cm。表面淡黃色至黃棕色,具環節,有皺紋及鬚根痕,結節上側莖痕呈圓盤狀,圓周凹入,中部突出。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淡黃色至黃棕色。氣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雞頭黃精:呈結節狀彎柱形,長3~10cm,直徑0.5~1.5cm。結節長2~4cm,略呈圓錐形,常有分枝。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半透明,有縱皺紋,莖痕圓形,直徑5~8mm。
姜形黃精:呈長條結節塊狀,長短不等,常數個塊狀結節相連。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粗糙,結節上側有突出的圓盤狀莖痕,直徑O.8~1.5cm。
味苦者不可藥用。
②飲片性狀:呈不規則的厚片,外表皮淡黃色至黃棕色。切面略呈角質樣,淡黃色至黃棕色,可見多數淡黃色筋脈小點。質稍硬而韌。氣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黃精藥性鑑別

酒黃精:酒制能助藥勢,使滋而不膩。

黃精相關論述

1、《本草求真》:“黃精止是入脾補陰,若使夾有痰濕,則食反更助濕。”
2、《本草便讀》:“黃精味甘而厚膩,頗類熟地黃……按其功力,亦大類熟地,補血補陰,而養脾胃是其專長。”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2.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
  • 3.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