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米

鎖定
黃米,禾本科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稈直立,植株單生或多生。葉片邊緣常粗糙。 穗狀或總狀花序,也有圓錐花序。 果實圓形或橢圓形,平滑而有光澤,淡黃或紅色。 種子白色、黃色或褐色,性粘。6~7月結果,9~10月成熟。黃米本是北方一種糧食,是糜子黍子去皮後的製成品,因其顏色發黃,因此統稱為黃米。 [1] 
黃米在中國華北、西北、東北多有栽培。在中國黃米栽培大體以山西~陝西省界為界,以東的華北、東北地區以糯性黃米為主,以西的陝西甘肅寧夏等地以粳性黃米為主。黃米生育期短、耐瘠、耐旱,與雜草的競爭力強等優點而受到重視。 [2]  繁殖的方式主要是種子繁殖,或者是分株繁殖 [3] 
黃米在中國曆代書籍中均有記載,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甘,微寒,無毒。 [4]  在《詩經·魏風》中有:“碩鼠碩鼠,無食吾黍”,可見黃米的栽培在先秦時期的重要意義。 [5]  在山西、河南地區坐月子經常飲用黃米釀製的米酒。因其具有滋肝養腎、健脾暖肝、開胃消食等功效,是人們養身健體的一種飲品。 [6] 
中文名
黃米
拉丁學名
Panicum miliaceum
別    名
夏小米
植物界
種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亞    門
被子植物亞門
分佈區域
中國華北、西北、東北
外文名
coarse rice

黃米植物學史

黃米在中國曆代書籍中均有記載,《詩經·魏風》中有:“碩鼠碩鼠,無食吾黍”,黃米的栽培在先秦時期有着重要意義。
黃米本是北方一種糧食,是糜子子去皮後的製成品,因其顏色發黃,因此統稱為黃米。
中國栽培黃米(黍子)的歷史十分悠久,河北磁山新石器遺址保存的早期農作物籽實灰化樣品的定年測試,發現距今約10000~8700年前種植的是黍,而粟則在距今約8700~7500年期間少量出現。現已出土的黍的遺存以山西萬榮荊村和甘肅秦安大地灣遺址最早,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在農業的早期階段,耕作技術較低,黍以其生育期短、耐瘠、耐旱,與雜草的競爭力強等優點而受到重視。黍和禾(粟)的分佈地區相同,生長習性、栽培要求也相似。所以古農書中多以種禾法以概之。唯於種植安排上有所不同,以其獨特的與雜草競爭能力,故《齊民要術》等把它作為新開荒地的先鋒作物
中國北方不僅關於黍子的遺址多、時代久遠,而且還發現了黍子的大量野生種和品種類型,這些都是中國作為黍子起源地的佐證。世界各國學界基本採納了栽培黍起源於中國的觀點。 [6] 

黃米形態特徵

黃米,禾本科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莖:黃米稈直立,植株單生或多生。
葉:黃米葉片邊緣常粗糙。
穗:黃米為穗狀或總狀花序,也有圓錐花序。
果實:黃米果實為圓形或橢圓形,平滑而有光澤,淡黃或紅色。 種子白色、黃色或褐色,性粘。6~7月結果,9~10月成熟。 [1] 

黃米生長環境

黃米生育期短、耐瘠、耐旱,與雜草的競爭力強等優點而受到重視。 [2] 
黃米

黃米分佈範圍

黃米在中國華北、西北、東北多有栽培。在中國黃米栽培大體以山西——陝西省界為界,以東的華北、東北地區以糯性黃米為主,以西的陝西、甘肅、寧夏等地以粳性黃米為主。 [1] 

黃米繁殖方法

繁殖的方式主要是種子繁殖,或者是分株繁殖。 [3] 

黃米栽培技術

  • 選地整地
首先,我們應該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進行種植。在正式種植前,需要深翻土壤30釐米以上,並結合耕翻,每一畝土地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2500-3000公斤、過磷酸鈣20公斤、草木灰10公斤,翻入土中作為基肥使用。在整平耮細後,及時做成寬1.3米的高畦,畦溝寬為40釐米,四周開好排水溝,便於後期排水。
  • 播種
直播
在每年的初秋或早春,按照株行距15釐米×20釐米的規格穴播,穴播深度為3-5釐米,每穴播種子5-6粒,然後覆蓋1-3釐米厚的細土,一畝土地的用種量為1.5-2公斤。
育苗移栽
為了節約種子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們可以在春季乾旱而不適宜直播栽培的地區,採用育苗移栽的方式,橫向在畦上開深5-8釐米的溝,行距為25釐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然後覆土2-3釐米厚,再蓋一層草,等到出苗後及時揭去覆草。在第二年的“穀雨”或“處暑”前後,我們就可以進行移栽,先將苗挖出,剪去側根,然後按株行距均為50釐米的規格挖穴,穴深15-35釐米,每穴栽種1株即可,再覆土蓋嚴蘆頭,並壓實土壤,使植株的根系與土壤緊密結合。為了有效降低植株的抽薹率,在移栽時,我們需要採取曲根定植,即將種苗根尖端向上彎曲成“L”形。
子芽繁殖
我們在收穫商品黃米的時候,可以將母株上萌生的健壯子芽摘下種植,過小的子芽可以栽種於苗牀,到第二年的秋天再行定植。為了防止傷口腐爛,栽種時,我們需要在傷口處塗上草木灰。
  • 苗期管理
對於採用種子直播的黃米幼苗,當苗高8-10釐米時,就可以進行間苗,當苗高15釐米以上時,我們需要進行定苗,每穴留1株壯苗。採用育苗移栽的幼苗,一般在春、秋季節進行移栽,春節前後最佳,邊挖邊移栽。定植行株距為70釐米X50釐米,穴深可以為35-40釐米(根據土地而定),呈“品”字形定植。每穴只能栽種1株,覆土厚5釐米,壓緊,澆緩苗水。
  • 中耕除草
一般在當年的6月中旬、8月中旬、10月各進行中耕除草1次,總共3次。在這以後,除草次數與秋栽相同。秋栽的一般於第二年的4月中、下旬,幼苗剛萌發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第2次於6月中、下旬;第3次於9-10月倒苗以後進行。對於第3年的黃米,生長健壯,已經封行,只在春季萌發時和秋季倒苗後各除草1次即可。在緩苗後,我們應該及時中耕,適時清除田間雜草,以便保持田間見幹見濕。我們可以根據植株長勢適當進行追肥。在夏季降雨較多時,注意排水防澇,並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 追肥管理
黃米屬於典型的喜肥植物,除了施基肥之外,每年還應該追施化肥和農家肥1-2次,一般可以結合除草進行。化肥主要為磷肥和鉀肥,農家肥主要是充分腐熟的油餅肥。第一年先施施兩次清糞水,等到秋季倒苗以後,每畝土地施腐熟餅肥500-750根據、過磷酸鈣20-30公斤。第二年到第三年,各追肥兩次,分別於每年的5-6月和10-11月。在行間開溝,每畝土地施入人糞尿或過磷酸鈣30-45公斤、氯化鉀15-30公斤,施後及時覆土、澆水。
  • 打薹
在黃米移栽以後,抽薹開花時間為第二年的5-6月份,抽薹會消耗植株的大量養分,影響到黃米產量和品質,我們應該及時打薹。打薹不能在陰雨天進行,否則雨水容易進入莖稈,導致根莖腐爛,嚴重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打薹應該在晴天時,用小刀從薹基部切除,打薹後及時培土覆蓋。
  • 培土
黃米根莖肥大且不斷向上生長,因此,在每次中耕除草以及追肥之後,我們需要在莖基周圍培土,以利於根莖生長,增加黃米產量。這樣可以促進葉柄伸長生長,改善黃米品質。每年培土1-2次。在寒冷地區上凍前,培土要厚,以利於植株越冬,而且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還能長出又長又厚的鮮紅色大葉柄。 [4] 

黃米病蟲防治

黃米的病害主要是散黑穗病、紅葉病和花葉毒病。蟲害主要是黃米吸漿蟲、粟莖跳卿和薊馬等。
散黑穗病又稱黃米黑穗病。病株上部葉片短小,宜立向上。穗部呈細長苞,由白色膜包住,膨大成瘤狀物,然後伸出葉鞘。起初為白色或稍帶紅色的病瘤。外膜破裂後黑色抱子散出,剩餘部分裂成絲狀。此病主要由種子傳染,黑粉附在種子上越冬,第二年在種子發芽後又侵入寄主。防治方法是,輪作換茬和建立無病留種地,選用抗病品種和採用藥劑拌種。用300倍福爾馬林溶液浸泡種子5分鐘,然後撈出種子覆蓋後悶2小時;或用5倍5%託布津浸種和聽菲配拌種,也有良好效果。
黃米紅葉病全株發病。少數早期死亡或抽不肯鑽。紫稈類型感病後葉片呈現深紫色,有的節間縮短。植株變矮。黃稈類型感病後葉片和花序呈現一種不正常的黃色。病株節間也有縮短現象。防治方法是,選用抗病品種。消滅傳播病毒的昆蟲、清除地邊雜草和紅葉病侵染病毒的來源。 [4] 

黃米主要價值

黃米醫用價值

黃米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甘,微寒,無毒。
在山西、河南地區坐月子經常飲用黃米釀製的米酒。因其具有滋肝養腎、健脾暖肝、開胃消食等功效,是人們養身健體的一種飲品。 [6] 

黃米經濟價值

黃米的綜合營養價值高於小麥和大米,特別是黃米對人體具有明顯的保健功效,是小麥、大米等無法比擬的。糜或黍抗旱、耐貧瘠,產量較高,應該鼓勵在北方大面積種植。

黃米食用價值

小米
小米(3張)
黃米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維生素E、鋅、銅、錳等營養元素,具有益陰、利肺、利大腸之功效。

黃米品種分類

在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四盟,黍子栽培以春播為主,主要為糯性品種,散穗型居多,籽粒較小。當地把這種農作物俗稱“黃米米”,幾乎沒有粳性黍子(即不黏的黃米)。代表性品種是黑龍江的粘豐7號,畝產在150-200公斤。另外,笤帚糜子是吉林省的農村副業,即把去過籽實的黍子(即糜子),用其莖穗製作笤帚。
在長城以南、淮河以北的華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黍子以夏播為主,條播平作,以糯性品種為主,側穗型品種居多。如“魯黍1號”。
在黃土高原區,主要是冀西、山西中南部、河南西部、陝西中部、甘肅中部東部、寧夏南部及青海東部地區。本區西北部以春播為主,東南部以夏播為主。由東向西是由糯性品種為主向粳性品種為主過渡,側穗型品種居多,越往西黍米千粒重越高。代表性品種有“隴糜5號”、“寧糜10號”、“寧糜14號”、“晉黍4號”等。
參考資料
  • 1.    杜春微, 高夢晗, 劉慶,等. 黃米品質特性研究[J]. 食品工業, 2018(2):5.
  • 2.    金州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 金縣誌[M]. 1989
  • 3.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 中藥大辭典 第2版 下[M]. 2014
  • 4.    程超寰著. 本草釋名考訂[M]. 2013
  • 5.    馬振升主編;金塔縣地方教材編纂委員會編. 校園悦讀 2[M]. 2017
  • 6.    佚名. 中國名物大典 (上卷)[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