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節

(民國時期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廣東省教育廳廳長)

鎖定
黃節(1873—1935),原名晦聞,字玉昆,號純熙,別署晦翁、佩文、黃史氏。廣東順德縣人。清末在上海與章太炎、馬敍倫等創立國學保存會,刊印《風雨樓叢書》,創辦《國粹學報》。民國成立後加入南社,長居北京,任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一度出任廣東教育廳廳長。以詩名世,與梁鼎芬、羅癭公、曾習經合稱嶺南近代四家。著有《蒹葭樓集》。 [1-2] 
中文名
黃節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73年 [1] 
逝世日期
1935年1月24日 [2] 
出生地
廣東順德縣

黃節人物生平

黃節,自幼聰敏好學,深明事理。稍長,鄙夷同宗黃士俊的變節行為,易名為“節”,取號“甘竹灘洗石人”,以明立德蹈義之志。22歲到簡岸草堂就讀,頗受老師簡朝亮道德學問薰陶;課餘與同學鄧實結為知交,以匡世扶危相互勉勵。兩年後,離簡岸入廣州花地雲林寺潛心讀書。1900年前後,漫遊各地,北登長城,出山海關,浪跡大江南北,廣泛接觸進步人士,逐漸形成反清革命思想。
1901年,黃節回到廣州,與謝英伯等創辦“羣學書社”,旋改名“武南公學會”,設中外報刊供人閲覽。翌年,應順天鄉試,在策論中力陳同仇禦侮方略,為同考官袁季九所讚賞,聯絡18房考官合力推薦,終遭主考陸潤庠阻抑而落第,遂絕跡科場,一意從事文化救國事業。轉赴上海,與鄧實創辦《政世通報》,介紹西方文明,宣傳強國思想。
1905年,回鄉變賣祖業,返滬與章炳麟、鄧實、馬敍倫、劉師培等創立國學保存會,大量蒐購明、清間禁書,刊為《風雨樓叢書》及《古學會刊》,並創辦《國粹學報》,闡發學術傳統,傳播反清思想。同年,又主編《廣州旬報》和《拒約報》,揭露美國華工受迫害的實情,鼓吹反帝愛國。
1909年,赴香港加入同盟會,以滿腔的政治熱情,寫下大量愛國詩文。
1911年秋,廣東光復,黃節出任省高等學堂監督,替都督胡漢民草擬《改元剪辮文告》、《誓師北伐文》。翌年,與謝英伯、潘達微等組織“天民社”,創辦《天民日報》,力倡發揚民主,伸張民權,罷斥貪官污吏。
1913年春加入南社。5月,到北京鐵路局供職,鬱郁不得志,時與羅癭公等徵歌狎妓,詩酒唱酬。袁世凱策劃“君主立憲”期間,黃節頻頻撰文抨擊,致遭忌恨,一度避居天津法租界。此後不再參與新聞輿論工作,專心致力學術研究和教育事業。隨着對現實的失望,思想亦漸趨保守。
1917年,受聘為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專授中國詩學。曾對蔡元培支持“新文化運動”深表不滿,又對“五四”學生運動説長論短。
1922年秋,拒絕王寵惠邀任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1923年3月,應孫中山之召,到廣州任元帥府秘書長,旋因政局不佳而不就,回京繼續任教。
1928年,應李濟深聘,任廣東省府委員兼教育廳長,復兼任廣東通志館館長。翌年,辭職回北大任教,兼任清華大學研究院導師。晚年對時事每多憂憤,汪精衞電召他出席國難會議,陳濟棠聘他任教育廳長,均堅辭不赴。
1935年1月24日在北京病逝,歸葬廣州白雲山御書閣畔。 [2] 

黃節學術思想

國粹中堅 首倡“國學”
黃節是晚清國粹中堅,首倡“國學”,多有建樹。晚清國粹思潮本質不是近代化進程中“歐化”的調諧與校正,而是從民族歷史文化中尋找顛覆清廷的依據和資源,借經史為革命釀造激情。近代“國學”最初是黃節在1903年所撰《〈國學報〉敍》中提出來的,該文發表於翌年《政藝通報》11號。黃節從民族主義立場出發,將保存國粹與保國求存聯繫在一起,企圖通過復興“國學”來救國;“國粹”為國學之精粹,體現“國家之特別精神”。
晚清國粹派興起與今古文經學之爭相連。國粹派對康有為等今文經學發難始於黃節的《春秋攘夷大義發微》,該文率先指摘董仲舒倡“春秋進吳楚”大違春秋大義;康有為站在清廷立場,提出聖人不薄四夷,“進夷狄”是春秋大義,這是偷換概念。黃節批駁説,“春秋進吳楚則有之,未聞進夷狄也”。吳楚為荊蠻之地,“春秋進吳楚”是用夏變夷。隨後,劉師培、章太炎等接連撰文,形成浩大的全面駁難攻勢。
晚清國粹派不僅有反清革命的政治訴求,而且有共同的古文經學淵源,繼承清代漢學餘緒。清初顧炎武開其先河,乾嘉蔚為大觀,漸成以惠棟為首的吳派,以戴震為首的皖派。吳學最專,徽學最精。戴震之後,衍成各派,以揚州學派、浙江學派、嶺南學派最具影響。劉師培、章太炎、黃節分別源自三派。 [3] 
通史致用 倡新史學
嶺南學派雜糅漢宋,以務實致用為歸,黃節的學術意趣取向與劉師培、章太炎有異。譬如,劉師培的《清儒得失論》指出,“求是與致用,其道固異”。章太炎的《與人論〈樸學報〉書》反思“通經致用”思想,認為“學者在辨名實、知情偽,雖致用不足尚,雖無用不足卑”,“通經”的價值是“存古”,提出“學以求真,不以致用”,這與黃節相左。
黃節創辦《國粹學報》,並任“史篇”主撰,迅速使之成為新史學的大本營。通經致用和倡新史學,是黃節治史的最大特色和歷史價值。1905年,黃節開始撰寫《黃史》。取名《黃史》顯然是受王夫之《黃書》的啓發。強烈的革命功利主義有力地推動了他突破舊史學的窠臼,踔厲風發。《〈黃史〉總敍》指出:儘管有數千年的歷史傳承和記載,但是中國有“君史”,而無“民史”,“吾四千年史氏有一人之傳記,而無社會之歷史,雖使種界常清,而羣治不進”。《黃史》有嚴重的革命情結和較強的政治訴求,但是就立論本身而言,則是寓褒貶於曲折文筆之中,講究春秋筆法,而且取材宏富,考證詳審。黃節明確強調作史須具備“獨斷之學、比次之業也”,顯示了嚴謹、創新之治史理念。
鑑於對西方史學理論的瞭解和借鑑,黃節撰《黃史》不僅依賴古籍、野史,而且“馳心域外”,參考西書,但並沒有採用西式分期和史學體例建構中國新史學,而是重傳統的紀傳體,因襲司馬遷較多。《黃史》超越舊史書的散漫凌亂,以獨特見解和思路一以貫之,構成完整統一的史學體系,為新史學的代表。 [3] 
重視學術源流考鏡 首創嶺學研究
黃節重視學術源流考鏡,首創嶺學研究。嶺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有自己的特質。以往論者多忽略嶺南文化個性,專門探討嶺南學術的論著未見。1908年,黃節著《嶺學源流》,指出:“吾粵地瀕南海,北連五嶺,與中原隔絕,惟學術開化則與中原交通最早。”黃節的嶺學研究,從漢代一直貫穿至民國,比較全面系統。
《嶺學源流》主要論述了嶺南“學貴知疑”和“務求自得”的學術傳統的流變。梳理嶺南理學流變具體翔實;對經學僅介紹漢朝的陳元和唐朝的劉軻。黃節推崇宋朝理學家、嶺南理學門派的開創者翟傑,對明朝陳獻章的評價沒有時人那麼高。黃節不宥俗見,對世人推崇阮元不以為然,對晚清“名節道德掃地而盡”、嶺學缺乏創新的沉悶局勢擔憂。嶺南學者較早接觸西學並受其影響,然怵於萬有新奇之論,“結舌不敢言其言者,不出於錮蔽即出於附會”,黃節因之呼喚嶺學新崛起。 [3] 
身兼儒林、文苑之長
黃節“以詩鳴世”,是近代著名詩人。他終身“以治詩為業”,身兼儒林、文苑之長,學者而能詩,詩人而治學。黃節撰有《詩學》、《詩律》、《詩旨纂辭》、《詩旨變雅》等多部論著,其中《詩學》(初名《詩學源流》)是第一部中國詩歌史。《詩學》初成於1910年,主要內容涉及敍源流、品高第、言作法三個方面,論述自先秦到明季的歷代詩歌及發展歷程,脈絡分明。《詩學》不僅敍述歷代詩作和作詩之變化,而且自成依歷史進程的邏輯體系,有點、線、面的結合和展現,與現代西方學術體系接近。這較此前劉熙載的《詩概》大有進步,而且比同時代梁啓超的《飲冰室詩話》、陳衍的《石遺室詩話》等結構嚴謹。梁、陳的詩話,都是論述晚清到民初的詩作,採用斷想式、點評式批評,而黃節的《詩學》是系統的論述方式,內容貫穿整個詩歌發展歷程。
黃節還作了大量詩歌箋註。他的詩歌箋註取材宏博而取捨謹嚴,結合作者生平和時代背景,知人論世,實事求是地進行研究,融會貫通而不穿鑿附會。
黃節以《漢魏樂府風箋》、《曹子建詩注》、《阮步兵詠懷詩注》等經典註釋考鏡源流,論證詳審,既含英咀華、融會貫通、準確精當,又深思明辨、生動傳神、珠玉紛陳。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將古典詩歌註釋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也為現代詩學研究開闢了一種由註釋入手進行研究的良好學風。可以説,黃節是當之無愧的現代解詩學鼻祖,他的許多學術見解澤被後世,影響深遠。 [3] 

黃節主要作品

黃節以詩名世,與梁鼎芬、羅癭公、曾習經合稱“嶺南近代四家”。著有《蒹葭樓詩》2卷,作品風格既有唐詩的文采風華,又有宋詞的骨格峭健,剛柔並美,人稱“唐面宋骨”,其中七律尤為出色。著有《詩學》、《詩律》、《詩旨纂辭》、《變雅》、《漢魏樂府風箋》、《魏文帝魏武帝詩注》、《曹子建詩注》、《阮步兵詩注》、《鮑參軍詩注集説》、《謝康樂詩注》、《謝宣城詩注》、《顧亭林詩説》等。 [2] 
參考資料
  • 1.    廣東省順德市地方誌辦公室編.順德縣誌.北京:方誌出版社,1999:253—254
  • 2.    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廣州市志卷十九:人物誌.廣州:廣州出版社,1996:195—196
  • 3.    黃節:浮出歷史地表的嶺南名家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2013-06-25[引用日期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