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秦艽

(中藥)

鎖定
黃秦艽,中藥材名。本品為龍膽科黃秦艽Veratrilla baillonii Franch.,以根入藥。功能主治為:清熱,消炎,解毒,殺蟲。 肺熱咳嗽:根1錢,水煎分3次服。 阿米巴痢疾:黃秦艽5分,草血竭1錢,水煎服。 燒傷:研細末調凡士林外搽。 此外尚可治黃疸型肝炎,蛔蟲病,癰瘡腫毒等。
中文名
黃秦艽
別    名
麗江金不換
金不換
別    名
大苦蔘
滇黃芩
黃龍膽。
漢語名稱
Huang Qin Jiao

黃秦艽來源

本品為龍膽科黃秦艽Veratrilla baillonii Franch.,以根入藥。

黃秦艽性味歸經

苦,寒。有毒。

黃秦艽功能主治

清熱,消炎,解毒,殺蟲。 肺熱咳嗽:根1錢,水煎分3次服。 阿米巴痢疾:黃秦艽5分,草血竭1錢,水煎服。 燒傷:研細末調凡士林外搽。 此外尚可治黃疸型肝炎,蛔蟲病,癰瘡腫毒等。

黃秦艽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30-85cm。全株無毛,基部有黑褐色殘葉。主根粗壯,黃色,圓錐形。粗壯,黃綠色或上部紫色,不分枝。基生葉呈蓮座狀,有長柄,葉片長圓狀匙形,長5-14cm,寬1.2-2.5cm,先端圓鈍,基部漸狹,葉脈3-5條,在下面明顯;莖生葉對生、無柄;葉片卵狀橢圓形,長3.5-8cm,寬1.3-3.5cm,莖上部葉較小,先端鈍,基部圓形,半抱莖。圓錐狀復聚傘花序花密集;花萼筒甚短,4裂至近基部,裂片先端鈍;花冠黃綠色,有紫色條紋,冠簡短,5裂,裂片長圓形,先端常凹形,基部具2個紫色腺斑;雄蕊5,着生於花冠彎曲處;子房卵形,無柄,花柱不明顯,柱頭小,2裂。蒴果卵圓形,無柄。種子深褐色,近圓形,表面具細網紋,周緣具寬翅。花、果期5-8月。

黃秦艽分佈區域

分佈於四川、雲南及西藏等地。

黃秦艽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000-4600m的高山草地、灌叢中。

黃秦艽藥材性狀

主根類圓住形或類圓錐形,扭曲不直,下部分裂或不分裂成小根,長10-25cm,直徑0.5-2cm,頂端有殘存莖基及膜質狀葉鞘。表面棕褐色,有縱向或扭曲的縱皺紋。質硬脆,易折斷,斷面皮部黃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微,味極苦。顯微鑑別根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壁木栓化,且微木化。皮層狹窄,細胞切向延長。韌皮部寬廣,外側多裂隙,近形成層的細胞排列整齊,由外向內細胞逐漸變小,形成層明顯。本質部導管類多角形,木薄壁細胞類圓形。粉末特徵棕黃色,味極苦。1.表皮組織碎片黃棕色,表皮細胞類多角形,直徑28-56μm,微木化。2.葉鞘表皮細胞黃色或淡黃色,類長方形,長77-113μm。3.導管以網紋為多,直徑12-26μm,網孔較大,形狀不規則,稀見葉鞘部位的螺紋導管。4.木薄壁細胞長梭形,微帶黃色。

黃秦艽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搽。

黃秦艽化學成份

根含呫噸酮及呫噸酮甙:1-羥基-2,3,4,7-四甲氧基呫噸酮(1-hydroxy-2,3,4,7-tetramethoxyxanthone),金不換甙元(veratrilogenin),金不換甙(veratriloside),1,3-二羥基2,7-二甲氧基呫噸酮(1,3-dihydroxy-2,7-dimethoxyxanthone),l羥基-2,3,7-三甲氧基呫噸酮(1-hydroxy-2,3,7-trilnethoxyxanthone).1-羥基-2,3,5.三甲氧基呫噸酮(1-hydrox-2,3,5trimethoxyxanthone),1-羥基-2,3,4,5-四甲氧基呫噸酮(1-hydroxy-2,3.4,5-tetramethoxrnanthone),1,4-二羥基-2,3,7-三甲氧基呫噸酮(1,4-dihydroxy-2,3, 7-trimetboxyxanthone),2,3,4,-7-四甲氧基呫噸酮1-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2,3,4,7-tetramethoxyxanthone-l-O-β-D-xylopyran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