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秋耘

(中國作家)

鎖定
黃秋耘(1918-2001),原名黃超顯,原籍廣東順德,祖居佛山市,1918年10月生於香港。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熱情地參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活動。1936年10月參加中國共產黨。1937年在上海《藝文線》雜誌第3期發表處女作報告文學《礦穴》,真實地報道了門頭溝煤礦工人的生活。抗日爆發後,回到南方在八路軍辦事處工作。30年代後期,發表過報告文學、散文和雜文。1941年起先後參加編輯《青年知識》週刊、《新建議》、《學園》等期刊。抗戰勝利後,一度在軍調處執行部做聯絡參謀,後去香港教書,利用業餘時間寫作和翻譯。解放後,先後在《南方日報》、新華通訊社和中國新聞社當記者和編輯。1954年秋調中國作家協會任《文藝學習》編委。1959年初到《文藝報》工作。1971年任廣東省出版事業管理局副局長。 [1]  1976年起,國家出版單位借調他負責主持修訂大型古代漢語詞典《辭源》。1983—1985年,由中共中央黨校借調去編寫《一二•九運動史要》。1985年任中國作協理事、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中國廣州國際筆會中心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編委。1981年後兩次赴美講學,多次出席國際筆會。2001年8月6日在廣州病逝。 [2] 
中文名
黃秋耘
別    名
黃超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8年
逝世日期
2001年8月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職    業
作家

黃秋耘人物生平

黃秋耘(1918—2001),原名黃超顯,筆名秋雲、昭彥、洛思。順德龍江人,祖居佛山,出生於香港。民國 24年(1935年),17歲的黃秋耘在香港讀完中學,同時考上香港大學、倫敦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中山大 學。他因從小對文學有濃厚興趣,選擇了清華大學國文系。在校期間,參加“一二•九”和“一二•一六”反帝愛國運動,民國25年2月,黃秋耘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受組織安 排,曾到國民黨軍隊工作,曾率領小部隊和日本侵略軍作戰。抗日戰爭勝利後,在軍調處執行部第八小組擔任我方 首席代表方方的聯絡參謀。後到香港,在中共香港工委副書記兼文委書記邵荃麟領導下工作。解放戰爭後期,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第一支隊(旅)司令部擔任情報參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秋耘先後在廣州軍管會、華南聯合大學、華南文藝學院、南方日報、中共中央聯絡部、新華通訊社總社工作,曾任新華社福建分社代社長。1954年秋,調中國作家協會,任《文藝學習》常務編委。1959年初,轉到《文藝報》任編輯部副主任。1962年《文藝報》發表一篇經黃秋耘處理的文藝評論,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姚文元斥責為“由邵荃麟所創立而由黃秋耘加以補充和發展的”資產階級文學主張“中間人物論,黃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隔離審查。1970年秋調廣東省革委會宣傳辦公室工作,次年調到廣東人民出版社,後到廣東出版事業管理局任副局長。1976年起,國家出版單位借調他負責主持修訂大型古代漢語詞典《辭源》。1983—1985年,由中共中央黨校借調去編寫《一二•九運動史要》。1985年任中國作協理事、作協廣東分會副主席、中國廣州國際筆會中心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編委。1981年後兩次赴美講學,多次出席國際筆會。
黃秋耘創作了 200多萬字的作品。他的雜文、隨筆、散文、小説、回憶錄、訪談 錄,都真實記錄下時代的印痕,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生活,他大聲疾呼:“不要在人民的疾苦面前閉上眼睛”。散文、隨筆常常通過描述重大事件如抓胡風分子、反右、 “文化大革命”等側面,揭示歷史的本質和真相。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寫作了 《心有餘悸與心有餘毒》、《雜文應當復活》、《文藝立法刻不容緩》、《中國文化憂思錄》等雜文,隨筆,直指文壇時弊,倡導民主法制。
黃秋耘主要作品有:《鏽損了靈魂的悲劇》、《丁香花下》、《黃秋耘散文選》、 《黃秋耘文學評論選》、《黃秋耘自選集》、《往事並不如煙》、《雜文選粹》、《風雨年華》等。其中《往事並不如煙》獲全國優秀散文集獎,《黃秋耘散文集》獲廣 東“魯迅文學獎”,根據同名散文改編的電視劇《霧失樓台》獲國家“金帆獎”。一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日、朝、泰文,在美、日、韓等國出版。2001年8月6日在廣州病逝。 [2] 

黃秋耘人物著作

浮沉(散文集)1948,香港人間書屋
控訴(報告文學集)1951,香港人間書屋
高士其伯伯的故事1956,少兒
苔花集(文論集)1957,新文藝
古今集(文論集)1962,作家
鏽損了靈魂的悲劇(隨筆、雜文集)1980,人文
瑣讀與斷想(文論集)1980,河北人民
丁香花下(散文集)1981,百花
黃秋耘文學評論選 1983,人文;增訂本,1988
黃秋耘散文選 1983,四川人民
黃秋耘自選集 1986,花城
往事並不如煙(散文集)1987,花城
雜文選粹·黃秋耘之卷 1987,湖南文藝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