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福墓

鎖定
黃福墓位於都昌街道黃家辛戈村西北,原昌邑縣印刷廠東,墓室為石頭結構。原有封土高約10米,四周圍有磚牆,院門向東,並有台階數級可攀。院內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楊士奇所撰墓碑兩塊,墓道兩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馬,葬主人是明代大臣黃福。
中文名
黃福墓
地理位置
都昌街道黃家辛戈村西北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門票價格
免費

黃福墓墓主簡介

黃福(1363~1440)字如錫,別號後樂翁,山東昌邑黃家辛戈人,明代政治家。歷仕至少保兼户部尚書,卒贈太保,諡“忠宣”。《明史》有傳。
黃福祖籍泗州,宋元佑年間六世祖恩甫始徙昌邑。明洪武甲子科入貢,官至户部尚書,進位少保,贈太保,諡號忠宣。從政50年,憂國憂民,廉潔奉公,死後家產甚少,為後人稱道。黃福22歲為貢生,入太學,始任項成主薄,不久改任清源知縣。後被明太祖提升為工部右侍郎。太宗繼位,升為工部尚書,永樂三年(1405年),改任北京刑部尚書。任職期間,開源節流,努力減輕人民負擔,深受眾望。是年,南方交趾動亂,朝廷命黃福去兩廣治軍。動亂平息後,交趾大治,人心悦服,社會安定,經濟繁榮,成為明朝有名的新治之邦,黃福聲望日高。黃福在邊疆為官19年,仁宗皇帝調其回京。宣德元年,留守邊疆的官吏,實施暴政,交趾人又起反抗,朝廷再次命黃福前去平息。黃福實施仁政,提出足食、足兵、省役三項建議,被採納,減輕了農民負擔。回朝後改任户部尚書。幾年后皇帝念他年事已高,久勞在外,改任南京陪都兵部尚書,後又重賜,授光祿大夫,加贈三代。正統五年(1440年)正月,病死南京,朝廷敕賜祭葬,回原籍昌邑安葬。

黃福墓文革破壞

黃福墓位於都昌街道黃家辛戈村西北,原昌邑縣印刷廠東,墓室為石頭結構。原有封土高約10米,四周圍有磚牆,院門向東,並有台階數級可攀。院內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楊士奇所撰墓碑兩塊,墓道兩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馬,為明代御葬,抗日戰爭期間,墓室被盜,"文化大革命"期間,圍牆被拆,石人、石馬被砸。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