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申薌

鎖定
黃申薌(1884-1942)(概述圖來源:[1]) [1]  ,字少驤聖養,又名紹香。湖北省大冶縣(現大冶市)還地橋鎮人。出身貧寒鄉村教師家庭,早年投身革命,為推翻清王朝不急怠奮鬥。武昌首義後,黃申薌先後擔任第八協統領,邊衞第二協統領。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黃申薌赴上海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1932年,黃申薌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情報、統戰工作,並介紹一些北伐將領和幹部加入共產黨和赴抗日民主根據地工作。1942年因積勞成疾病故。著有《聖響詩稿》一書。1959年11月,中共上海市委追認黃申薌為革命烈士。 [2] 
中文名
黃申薌
別    名
紹香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3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主要成就
湖北軍隊同盟會發起人
出生地
湖北省大冶縣
代表作品
《聖響詩稿》

黃申薌人物生平

黃申薌(1884-1942),又名紹香,名少驤,字聖養,號六泉居士,湖北大冶人。先祖黃若芬,明代武官,抗清戰死,鄉人遂改村名“黃若芬”以紀念之。其父亦頗具民族氣節,人稱“三益先生”,黃受其薰陶。 [4] 
1900年至1905年,黃申薌在縣求學期間,先後秘密組織同心會、鼎新會、新民會等反清團體,會員達數百人。1906年,黃申薌入湖北新軍第三十二標當兵。不久,被選入陸軍特別小學堂,加入日知會。1907年,黃申薌發起組織種族研究會,次年參與創建湖北軍隊同盟會,後改組為羣治學社。1909年初,黃申薌率社員加入共進會,委以“大都校”。後共進會聯絡會黨組成“中華山”山堂,編為五鎮,黃為第四鎮統制。7月,黃申薌返大冶設立參謀部,以統率鄂東南各縣會黨,並編成左、右協,擬在湘鄂邊境起義未遂。同年冬,黃申薌一度代孫武主持共進會會務,遷總機關於武昌,建立指揮系統,編成指揮團及補充、籌飽九隊。翌年4月,長沙搶米風潮發生,焦達峯欲率會黨起事,黃申薌應約以謀響應。後因風潮平息、事機敗露,乃避走上海。1911年赴鄂南、贛西、皖南等地聯絡會黨,鼓吹革命。
1911年武昌起義後,黃申薌奉黎元洪命返鄂,參加武漢保衞戰,任民軍第十四標標統,增援漢陽,駐梅子山、赫山一帶。11月24日,佔領鋼藥廠以北一帶陣地,協同步隊四標激戰三晝夜,打退敵人多次進攻。又調沌口阻擊清軍渡江漢陽失守後,率部駐防白沙洲、金口、贛州、青山等地。後黃申薌歷任第八協、第七協統領,湖北近衞軍第二鎮統領。1912年2月,黃申薌發起羣英會倒孫武暴動,自任總司令,事後被派遣出國求學,離漢赴滬。
適“二次革命”起,黃申薌與季雨霖、詹大悲秘密返漢策動反袁,被黎元洪偵悉輯捕,遂東渡日本,加入中華革命黨。1916年回鄂籌劃討袁事宜。袁死,赴北京,任陸軍部諮議。護法運動中,黃申薌任湖北靖國軍司令部參謀長,轉戰鄂西、川東等地,後至廣州從事革命活動。1923年,黃申薌任江西水上警察廳廳長。兩年後辭職,隱居廬山,後移居彭澤縣。1928年定居上海。1932年,黃申薌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情報工作。黃申薌曾積極參加抗戰活動。因積勞成疾,於1942年1月30日在上海病逝,葬於上海滬西區大陸公墓。1959年,黃申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黃申薌平生愛作詩繪畫,尤喜畫竹。著有《聖響詩集》。 [3] 

黃申薌主要事蹟

黃申薌黃申薌與共進會

黃申薌於共進會是有很大貢獻的。孫武從日本回鄂組織共進會,是以黃申薌聯絡的會黨和新軍士兵作羣眾基礎的,這是不爭的事實。隨着黃申薌加入共進會,羣治學社中的絕大多數鄂籍社員都加入了共進會。以後,他又陸續介紹過不少人加入共進會,如三十二標的戴鴻炳、朱樹烈、王時傑、關克威、張樹棠、徐佔龍、向海潛等。黃申薌極富活力,經他介紹人會的人應不在少數。
江炳靈在1954年12月8日舉行的一次首義人士座談會上説:學兵中有個大冶人黃申薌,軍籍是第三十二標,能説能寫,共進會用孫中山的名義委他為大都校。他在學兵中串聯了許多人,我也被串聯在內。他們的活動步驟是先從幫會人手,因為幫會是原有的秘密組織,有反清的歷史傳統,加以運用掌握,容易成為革命的力量。黃申薌在軍中發展共進會,他以聯絡幫會方式進行,先換貼拜把,逐漸灌輸革命思想,直到填志願書人會為止。此外,他又將一些革命小團體並人共進會。如他原先組織的種族研究會,黃元吉、湯舜卿的文學研究社,丁仁杰、蕭國寶的自治團,李建中梁維亞的武德自治社,向海潛、李紹白的羣英會。羣英會對外稱一百零八人,取水滸梁山泊聚義一百零八將之意,實際人數遠不止此數。隨着革命隊伍的日益壯大,革命空氣空前高漲。正如張難先所説:“復有孫武、焦達峯,於己酉年三月至漢,組織共進會,與黃申薌等結納,愈形活躍。歷來鄂中黨務,未有盛於此時者也。”
1909年9月,孫武去了廣東,共進會會務改由黃申薌主持。鑑於以前展次聯絡會黨起事均告失敗的教訓,加上“黃申薌與軍中黨人關係至深,情況熟悉”,乃轉向新軍活動。“以黃申薌為軍界中心,彭漢遺、查光佛任聯絡。這一時期的工作多有建樹,卓有成效。如着手調查軍隊會員人數,編制會員名冊。統計共有會員815人,將此800餘人編作指揮團。另外,大冶劉函三、黃麗生、朱秀松、鬍子巖、柯茂山等各具名冊來漢,又將他們編為補充、籌館等九隊;嚴格人會手續:設立代表制度:制訂秘密規約。如內則、公賞、公罰、外務等共40條;建立指揮系統。設立籌備處,作為指揮機關。 [7] 

黃申薌親屬成員

黃申薌有三子。長子黃元,亦曾寄跡於彭澤山中桃源農場。次子黃宣,早逝,葬於彭澤城東。三子黃孚於。 [5] 

黃申薌後世紀念

1959 年11 月,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正式確認黃申薌系中國共產黨黨員,並追認黃申薌將軍為革命烈士。
矯矯孤高枝,落落幾片葉;
獨立天地間,不與俗花接。
秀勁長少年,挺身抗霜雪;
風來難折腰,愈顯君子節。
這是辛亥革命英傑黃申薌在抗日反蔣最艱難的歲月1932 年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時所畫一幅《墨竹圖》上題的一首“言志詩”。詩畫中的墨竹迎風玉立,剛勁挺拔,畫的雖只有稀疏幾片竹葉,但卻顯得勃勃生機,充滿着傲雪凌霜的大無畏英雄氣慨。這幅墨竹與題詩,是他從辛亥革命元勳到優秀共產黨員光輝一生的絕妙、真切的寫照。 [6] 
參考資料
  • 1.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編著. 辛亥革命人物像傳[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3.06,第78頁。
  • 2.    盛大禮主編;胡映良,張昌滿,李家術等副主編. 新四軍黃石人物誌[M],第196頁。
  • 3.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編著. 辛亥革命人物像傳[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993.06,第78-79頁。
  • 4.    湖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湖北省志人物誌稿 第1卷[M]. 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1989.08,第148頁。
  • 5.    黃申薌-彭澤人物  .彭澤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10-04]
  • 6.    革命家黃申薌:從辛亥元勳到秘密共產黨員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0-04]
  • 7.    陳元生主編;付永祥副主編. 百年回望-辛亥革命志士後裔憶先輩[M]. 武漢:武漢出版社, 2011.09,第261-2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