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瓦韋

(中藥材)

鎖定
黃瓦韋(學名:Lepisorus asterolepis (Baker) Ching)是水龍骨科,瓦韋屬植物。
中文名
黃瓦韋
拉丁學名
Lepisorus asterolepis (Baker) Ching
植物界
蕨門
薄囊蕨綱
蕨目
水龍骨科
瓦韋屬

黃瓦韋形態特徵

黃瓦韋 ,生於岩石上。分佈西南、廣西、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等地。
黃瓦韋 黃瓦韋
植株高約12-28釐米。根狀莖長而橫走,褐色,密被披針形鱗片;鱗片基部卵狀,網眼細密,透明,棕色,老時易從根狀莖脱落。葉遠生或近生;葉柄約長3-7釐米,禾稈色;葉片闊披針形,長約10-25釐米,短圓鈍頭,下部1/3處為最寬,約1.2-3釐米,向基部突然狹縮成契形並下延,幹後兩面通常呈黃色或淡黃色,光滑,或下面偶有稀疏貼生鱗片,邊緣通常平直,或略呈波狀,革質。主脈上下均隆起,小脈隱約可見。孢子囊羣圓形或橢圓形,聚生在葉片的上半部,位於主脈與葉邊之間,在葉片下面隆起,在葉片背面成穴狀凹陷,相距較近,孢子囊羣成熟後擴展而彼此密接或接觸,幼時被圓形棕色透明的隔絲覆蓋。 [1] 

黃瓦韋分佈範圍

產福建(武夷山)、浙江(安吉、淳安、臨安、慶元、遂昌、西天目山、昌化、孝豐)、江蘇(溧陽)、安徽(黃山、九華山)、江西(廬山、武功山、鉛山)、湖南(黔陽、安江、龍山、新寧、武崗)、湖北(巴東、會豐、宣恩、恩施)、陝西(眉縣和户縣)、貴州(安順、梵淨山、畢節、納雍、盤縣、凱里、江口、正安、雷山)、四川(康定、雅安、寶興、峨眉山、南川、奉節、灌縣、屏山、雷波、鄉城、開縣)、廣西(興安)、雲南(綏江、文山、大理、無量山、彝良、大關、鎮雄、獨龍江流域、嵩明)、西藏(察隅、波密、米林、林芝、錯那、亞東、吉隆)。附生林下樹幹或岩石上,海拔1000-3500米。尼泊爾、印度北部和日本也分佈。模式標本採自陝西户縣。

黃瓦韋藥用功效

【採集】全年可採。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微寒,味苦。"
【功用主治】消炎,解毒,止血。治發熱咳嗽,尿路感染瘡癰腫毒
①《貴州民間藥物》:"全草:解熱。治發燒,止咳嗽。孢子囊:炒後研末。外治小兒白口瘡及刀傷出血。"
②《寧夏中草藥手冊》:"清熱,利尿,解毒,止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研末撒。
【選方】
①治發燒:七星劍根兑酒搗爛,取汁服。(《貴州草藥》)
②治尿路感染,小便澀痛,尿血:瓦韋、蒲黃各三鎮,茅根一兩。水煎服。
③治瘡癰腫毒:瓦韋三錢,水煎服;或鮮瓦韋適量,搗爛外敷。
④治外傷出血:瓦韋適量,焙乾,研細末,撒敷傷口。
⑤解硫黃中毒:瓦韋三錢。水煎服。(②方以下出《寧夏中草藥手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