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炳華

(第二炮兵某設計所原副總工程師)

鎖定
黃炳華,浙江諸暨人,1938年出生,1963年8月浙江大學畢業後入伍,第二炮兵某設計所原副總工程師。
中文名
黃炳華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8年
逝世日期
1997年5月13日
畢業院校
浙江大學
出生地
浙江諸暨

黃炳華人物簡介

幾十年來,他先後組織了多種型號導彈陣地論證、勘察、設計和建設的現場指導任務,取得10多項重大科研成果。1996年1月,中央軍委授予他“獻身國防現代化模範科技幹部”,軍事科研一級英雄榮譽稱號。1997年5月13日,他因積勞成疾病逝。

黃炳華事業經歷

2007-06-22 來源: 新華社(北京)
倉小寶繪圖
黃炳華走了已經整整10年,但他最愛説的那句話——“把事業的‘油門’踩到底”,至今還在深深影響着他生前所在部隊的科研人員。
走進黃炳華生前所在的第二炮兵某設計所,接待記者的設計室主任馮利,從一大堆圖紙中抽出身來,在一個大櫃子中找出一本黃炳華事蹟紀念冊。紀念冊上,一幀照片格外醒目,只見黃炳華半卧在病牀上,右手拿筆、左手扶尺,一絲不苟地在畫圖紙。看到這幅照片,馮主任眼睛有些濕潤。
20多年前,我國一批新型導彈武器裝備到二炮部隊,但是陣地建設還未啓動。作為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導彈陣地設計的領軍人物——設計室主任黃炳華,為給導彈早安“家”,帶領科研人員上高原、鑽密林、闖深山、爬懸崖,進行野外勘察。回到家又夜以繼日地拿方案、搞論證、畫圖紙。接下來還要下部隊教技術、蹲現場、搞指導,整天馬不停蹄。
設計所總工程師譚可可,當年和黃炳華是技術上的老搭檔,他們上高原,闖戈壁,同甘苦,共患難,留下了許多令人回憶的篇章。回憶起那段並肩戰鬥的時光,譚總工程師感慨萬千:“黃炳華是累死的啊!他沒倒下以前,根本看不出他是一個癌症病人。想起黃炳華那匆匆的腳步,我們一點都不敢懈怠。”
的確,譚可可沒有讓老大哥黃炳華失望,他先後組織完成導彈陣地重大工程設計項目50餘項,其中獲得軍隊優秀勘察設計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被評為國家一級建築師、二炮導彈專家。
跟隨黃炳華轉戰南北的設計室主任馮利清楚記得:那年,某導彈陣地工程塌方,趕到現場的黃炳華,已進入癌症晚期,疼得直不起腰,很多專家勸他不要到現場。“用擔架把我抬進去,不進現場我不拍板!”最後,大家拗不過他,醫務人員提着吊瓶,戰士用擔架把他抬到了施工現場。
英雄走了,但英雄的精神不死。在馮利身上,人們就能看到黃炳華的影子。一次在執行塌方搶固任務時,因塌方還在繼續擴大,部隊領導出於安全考慮,阻止馮利進入山洞。馮利説啥也不幹,他也是丟下那句話:“不到現場我不拍板!”來到現場,馮利像“蜘蛛俠”一樣,攀爬到塌方點查看石質,尋找治理塌方的辦法,全然不顧自身安危,讓官兵們感動不已。
“路燈的作用不僅在於照亮黑夜,還能給夜行的人們燃起希望。”設計所政委陸其傑感慨地説:“黃炳華就像一盞路燈,照亮着科研人員前行的道路。”(解放軍報夏洪青)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