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淑

(革命烈士)

鎖定
黃淑,1904年3月出生於湖南省臨湘縣。因為她6歲喪母,從小就要承擔一些家務勞動,照看弟妹,培養了獨立生活能力。黃淑8歲讀小學,15歲考入岳陽貞信女子中學,因為成績優異,得以學費減半,讀到畢業。1923年她以優秀成績考入廈門大學。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創辦廈大,為國育才,對品德、學業優秀的學生實行免費讀書,並聘任一批進步教師來校任教。黃淑考取這樣的大學,十分珍視學習機會,勤奮刻苦讀書,並培養了愛國主義思想,常以秋瑾自勉,決心投身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對國家民族做一點有益的貢獻。因此,她不但學業有成,而且思想進步,成為愛國學生運動的女先鋒。 [1] 
中文名
黃淑
外文名
Huang Shu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南省臨湘縣
出生日期
1904
逝世日期
1927
職    務
革命者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
主要成就
中共臨湘縣委婦運委員和縣女界聯合會主席
性    別

黃淑人物生平

黃淑(1904~1927),臨湘縣陸城鎮(現屬岳陽市云溪區)人。1926年,放棄學業,從廈門大學返回家鄉,投身革命。10月20日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被選為中共臨湘縣委婦運委員和縣女界聯合會主席。1927年5月18日,臨湘團防接到密令,對共產黨員和農運幹部大肆屠殺。當時,黃淑正在聶市瞭解婦運情況,黃在方誌盛茶坊樓上被捕,當即被拖至樓下,遭繩捆索綁、槍托毒打。黃大義凜然,痛斥團丁。當日午後,被慘殺於聶市街上。 [2] 

黃淑人物事蹟

北伐開始後,共產黨人發揮了先鋒和中堅作用,使北伐軍迅速攻克長沙,向湘北挺進作戰,湖南革命形勢發展很快。1926年7月,黃淑從廈大回臨湘度暑假,深受革命高潮的影響,立即參加迎接北伐軍的文藝宣傳隊,在省農運特派員李中和、盧子云的組織領導下,充分發揮了女大學生的才能和智慧。她頭蓄短髮,身着白衫青裙,瀟灑大方,講演流暢,受到革命軍民的熱烈歡迎,很快成為臨湘女界的風流人物,在大革命的高潮中嶄露頭角 [1] 
北伐大軍繼續北上,頻傳捷報,農民運動更加發展壯大。22歲的黃淑,不想再回廈大讀書,決心留在家鄉參加革命工作,從事農民運動。她得到中共組織的熱情支持,並被吸收為共產黨員,擔任新成立的臨湘縣女界聯合會主席。1927年春,中共臨湘縣委成立,她又當選為縣委委員。她還擔任了縣懲治土豪劣紳特別法庭的主要成員,成為反動勢力望而膽戰心驚的女法官。 [1] 
黃淑率領組織起來的婦女同胞,橫掃封建制度,剪髮放足,取締娼妓,爭取婚姻自主和婦女解放,使婦女成為革命的重要力量。她還發展趙飛英等女知識青年入黨,擔任基層婦女、農民組織的負責人,使臨湘縣婦女運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1] 
婦女起來革命,得到革命羣眾的熱烈讚揚,但是也遭到封建勢力的謾罵攻擊。為了反擊敵人的破壞,特別法庭召開萬人大會,公審販賣婦女的惡霸胡興虎和誹謗婦女運動的劣紳王達圃。公審大會上,黃淑發表演講,宣傳婦女解放,批判三從四德,號召婦女起來革命,引起聽眾的強烈反響。特別是法庭歷數兩個壞蛋的罪行後判處其死刑,開了革命專政的先河。聽到黃淑演講後,許多婦女看到了挺起腰桿做人,實現男女平等的希望,紛紛加入女界聯合會、農民協會,不求菩薩求團體,保護婦女的權利。有一個原本很封建的文人蔡開文,會上也深受感動,回家書寫了“天足會”三個大字橫幅,掛在當街,以示對婦女革命的支持。 [1] 
隨着大革命的發展,一些反動政客開始暴露出反革命的階級本性,在國民黨右派勢力的支持下,破壞和打擊農民運動。曾向黃淑求過婚的詹先甲,1927年2月參加右派分子劉嶽峙組織的“左社”,勾結縣長、團防隊長篡奪國民黨縣黨部的領導權,擅自緝拿農會幹部,殺害農民。陰謀暴露後,詹先甲逃竄武漢。黃淑十分氣憤,向農協委員長李中和彙報説,詹先甲躲在武漢親友家,願帶人前去追捕。經批准後,她帶幾個農會骨幹,將詹先甲捉拿歸案,經特別法庭審理,處以死刑,為革命羣眾伸張了正義。 [1] 
蔣介石在上海叛變革命後,消息傳來,臨湘反動團防紛紛反攻倒算,為被鎮壓的反動分子復仇,對共產黨員和農運骨幹進行大屠殺。黃淑於5月18日在臨湘聶市被反動團防抓捕殺害。羣情激憤,要求堅決鎮壓反革命,為烈士報仇雪恨。後來,殺害黃淑的劊子手終於都受到嚴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