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淑娉

鎖定
黃淑娉(1930年8月-2023年5月11日),女,生於香港,祖籍廣東台山,195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7年9月入讀北京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52年7月於北京燕京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央民族學院工作。新中國人類學界第一位女性博士生導師。
黃淑娉長期從事人類學、民族學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出版著作12部,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合著《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獲廣東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專著《廣東族羣與區域文化研究》獲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2] 
2023年5月11日,黃淑娉因病在廣州去世,享年93歲。 [1-2] 
中文名
黃淑娉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0年8月
逝世日期
2023年5月11日
畢業院校
燕京大學
職    業
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長、中山大學人類學系主任
主要成就
新中國人類學界第一位女性博士生導師
主編《廣東族羣與區域文化研究》
主編《廣東族羣與區域文化研究調查報告集》
出生地
香港
祖    籍
廣東台山

黃淑娉人物生平

1952年7月於北京燕京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央民族學院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6年8月晉升教授。黃淑娉1987年12月從中央民族學院調入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工作,1990年8月任人類學系主任,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中國民族學學會副會長。
1993年經國務院學務委員會批准為文化人類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2004年8月退休。
2023年5月1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退休教授黃淑娉同志,因病在廣州去世,享年93歲。 [1] 

黃淑娉主要貢獻

黃淑娉長期從事人類學、民族學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曾任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長、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系主任、中國民族學學會副會長等職。曾在壯、傣、侗、黎、苗、瑤、畲、納西、彝、布朗、基諾、拉祜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和漢族地區作田野調查研究。
黃淑娉1993年經國務院學務委員會批准為文化人類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也是新中國人類學界第一位女性博士生導師。在多年人類學、民族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中,先生以她的學術追求、學術成就以及對後輩不倦的教誨,為中國人類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1] 
黃淑娉一生致力於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不僅著述豐富,且傾注心力培養學科後人。 [2] 

黃淑娉科研成果

1. 主編《廣東族羣與區域文化研究》;2. 主編《廣東族羣與區域文化研究調查報告集》;3. 《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與龔佩華合著);4. 《原始社會史》(合作,副主編)等。 [3] 

黃淑娉所獲獎項

2011年7月,被評為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家(首屆)。
2021年7月,榮獲“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黃淑娉出版著作12部,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合著《文化人類學理論方法研究》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第二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獲廣東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專著《廣東族羣與區域文化研究》獲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