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泥土

(水稻土類型土種)

鎖定
黃泥土是一種水稻土土種,分佈在江蘇蘇州、江蘇無錫、江蘇常州、江蘇鎮江、江蘇吳中。
中文名
黃泥土
土種編號
10615
土壤類型
水稻土
土壤亞類
瀦育水稻土
土類(二普)
水稻土
亞類(二普)
瀦育水稻土
亞類(土種志)
高山荒漠草原土
母    質
黃土狀的湖積母質
剖面構型
Aa—Ap—P—W
面積(公頃)
224267

黃泥土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採自吳縣農科所水塔附近,太湖平原,海拔3m,地下水位97cm, 黃土狀母質。年均温16℃,年降水量1025mm,無霜期240天,≥10℃積温4962℃。 稻—麥輪作。 Aa層: 0—12cm,灰棕色(7.5YR 5/2),粉砂質粘土,小塊狀結構,很多棕色鱔血斑。 Ap層: 12—22cm,灰棕色(10YR 4/2),粉砂質粘土,塊狀結構,細根多,較多暗赤色鏽紋,黃灰色膠膜。 P層: 22—62cm,棕灰色(10YR 5/1),壤質粘土,大塊狀結構,細根少, 橙色鐵錳斑點,棕灰色膠膜。 W層: 62—100cm,棕灰色(10YR 5/1),壤質粘土,稜塊狀結構,黃棕色鐵錳斑點,黑棕色雛形鐵錳結核,棕灰色膠膜。

黃泥土主要性狀

該土種發育於黃土狀的湖積母質,在長期水旱輪作條件下, 季節性淹水,週期性乾濕交替,土壤氧化還原作用明顯,剖面為Aa—Ap—P—W型。通體質地均勻,壤質粘土。耕層有鱔血斑,自犁底層開始結構體表面有黃灰色膠膜及鐵錳鏽斑。 瀦育層呈稜塊狀結構,垂直節理,有較厚的灰色膠膜和鐵錳結核。氧化鐵的晶膠率犁底層 為耕層的1.5倍(n=11),滲育層為耕層的6.82倍,瀦育層為耕層的10.08倍。據剖面樣分析, 耕層有機質為2.60%,全氮為0.156%,全磷0.052%, 全鉀為 1. 388%,微量元素中等,有 效銅3.45ppm(n=135),有效鉬0.15ppm(n=8)。陽離子交換量為20me/100g土。

黃泥土生產性能

該土種土體厚,田腳高,耕性好,爽水,保水供肥能力強; 目前以稻—麥或稻—油輪作的一年兩熟製為主,年畝產糧800kg以上, 是太湖平湖生產性能最好的一個土種。今後改良利用要有相對合理的作物佈局。實行稻—麥輪作,實施秸稈還田,特別採用油菜萁直接還田,以疏鬆土壤。據崑山市定點觀察,連續三年菜萁還田的效果顯著,還田區比對照區總孔隙度增加4.7%,有機質增加0.04%,速效磷增加4ppm。 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據多點試驗,磷肥(過磷酸鈣)每畝施用15—25kg為宜,旱作施用為主,水稻施用以秧田和早稻較宜。據宜興市試驗,畝施氯化鉀8—10kg, 三麥平均增產12.18%,油菜增產16.4%,單季稻增產9.66%。

黃泥土歸屬分佈

黃泥土,屬瀦育水稻土亞類黃泥土田土屬。 廣泛分佈於江蘇省太湖平原,海拔2—6m,多數分佈於4m左右的地段,遍及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等市, 以吳江、崑山、無錫、宜興、江陰、武進等地面積最大,共有336.4萬畝。 [1] 
參考資料
  • 1.    黃泥土  .國家土壤信息服務平台[引用日期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