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波羅花

鎖定
黃波羅花(Incarvillea principis Bur. et Franch)是紫葳科角蒿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佈於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西藏等地,生長於海拔2,000米至3,350米的地區,常生於高山草坡以及混交林下,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麗江高山植物園進行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黃波羅花
拉丁學名
Incarvillea lutea Bureau & Franch.
別    名
圓麻參(麗江)
黃花角蒿
土生地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4] 
角蒿屬
黃波羅花
命名者及年代
Bur. et Franch,1936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

黃波羅花形態特徵

黃波羅花線稿圖 黃波羅花線稿圖
多年生草本,具莖,高達1米,全株被淡褐色細柔毛;根肉質,粗1-2釐米。葉1回羽狀分裂,多數着生於莖的下部,長12-27釐米;側生小葉6-9對,下面的幾對較長大,橢圓狀披針形,長5-9釐米,寬1.5-3釐米,兩端鈍,邊緣具粗鋸齒,在脈上被毛,尤其在葉片下面更明顯,無柄;頂生小葉與最上部的一對側生小葉匯合。頂生總狀花序有花5-12朵,着生於莖的近頂端;小苞片2,線形,長10-15毫米;花梗長5-10毫米。花萼鍾狀,綠色,具紫色斑點,脈深紫色,長1.5-3釐米,萼齒寬三角形,頂端尖,長5-10毫米。花冠黃色,基部深黃色至淡黃色,具紫色斑點及褐色條紋,長5-6(-8)釐米,口部直徑約3釐米,花冠筒長約4釐米,裂片圓形,長1.5-2釐米,寬2-2.5釐米,被有具短柄的腺體。退化雄蕊極短,長1毫米,花絲、花葯淡黃色。蒴果木質,披針形,淡褐色,長約10釐米,粗1.3-1.5釐米,具明顯的6稜,頂端漸尖。種子卵形或圓形,平凸,長4-4.5毫米,寬3-4.5毫米,頂端圓形或微缺,淡黃褐色,常在上面被密的灰色柔毛,翅寬約1毫米。花期5-8月,果期9-1月。 [1]  [5] 

黃波羅花生長環境

生於高山草坡或混交林下,海拔2000-3350米。 [2] 

黃波羅花分佈範圍

產雲南西北部、四川西部(理塘、巴塘、道孚、木裏、雅江)、西藏(朗縣、加查、貢噶)。 [2] 

黃波羅花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黃波羅花的根可入藥,有滋補作用。 [2] 

黃波羅花該種提示

該種植株全被淡褐色極細絨毛,側生小葉6-9對,着生於葉軸的上半部,花淡黃色,萼齒披針狀三角形,易於區別。 [1] 

黃波羅花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