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毛灰葉

鎖定
黃毛灰葉是豆科、灰毛豆屬植物黃灰毛豆(學名:Tephrosia vestita)的別名。 [1] 
中文名
黃毛灰葉
拉丁學名
Tephrosia vestita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豆科
灰毛豆族
灰毛豆屬

黃毛灰葉形態特徵

灌木狀草本,高1-2米;全株密被黃白色茸毛,莖基部木質化,具縱稜,之字形上升。羽狀複葉長約10釐米;葉柄短,長1-1.5釐米,葉軸上面具不明顯的淺溝;托葉線形,錐尖,長3-5毫米,早落;小葉3-5 (-6)對,倒卵狀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2-4釐米,寬1-1.8釐米,先端圓或微凹,基部楔形,上面粗糙,無毛,下面密被絹毛,中脈和葉緣更顯著,側脈15-20對;小葉柄長約2毫米,密被茸毛。總狀花序頂生或於枝端與葉對生,長3-7釐米,稠密多花;苞片小,狹三角形,背面密被茸毛,早落;花長約1.7釐米,芳香;花梗長約2毫米;花萼皿狀,長約3毫米,寬約4毫米,萼齒三角形,上方2齒分離,下方1齒稍長;花冠白色,旗瓣近圓形,長約1.5釐米,外面密被黃色絹毛,翼瓣線形橢圓形,龍骨瓣卵形;子房密被絹毛,花柱扁平,上彎,內面被長纖毛,柱頭點狀,胚珠多數。莢果直,線形,長5.5-6釐米,寬約0.5釐米,扁平,下向斜展,密被黃色絹毛,縫線稍厚,頂端截尖,喙部直,連宿存花柱長約1釐米,有種子10-12粒;種子小,黑色,腎形。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1] 

黃毛灰葉產地生境

產江西、廣東。生於曠野、路旁、疏林和草地。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也有分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