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歇浦

鎖定
上海市境內黃浦江的別稱。簡稱歇浦。因相傳戰國時楚春申君黃歇疏鑿此浦而得名。
中文名
上海市境內黃浦江
別    名
黃歇浦
簡    稱
歇浦

黃歇浦名稱由來

上海市境內黃浦江的別稱。簡稱歇浦。因相傳戰國時楚春申君黃歇疏鑿此浦而得名。按江南港浦傳説出於黃歇開浚者甚多,見於宋以前記載的,有浙江吳興黃浦、江蘇江陰申港、黃田港等;此上海*黃浦不見於宋以前記載,以此浦為黃歇所鑿,顯系比較後起的説法。

黃歇浦春申君簡介

黃歇(公元前320—前238),戰國時期四大著名君子之一,號春申君,楚國丞相。黃姓,楚國貴族,誕生在四川達州萬傾池。黃歇遊學博聞,善於詞令,巧於謀略。頃襄王時任左徒,楚考烈王元年,任為令尹,拜為相,賜淮北12縣。後因保太子登基有功,改封江東吳之地。門下能人食客三千,富賢俠名。曾派兵救趙攻秦,後又滅魯,多功績。
黃歇在任興修水利,造福一方。公元前241年,楚國都城由陳郢(今淮陽)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這時,春申君的封地由淮北12縣改封吳地,其家族也隨之遷離黃國故城。他在改封的廣大地域內分設都邑,大興農耕水利。在今上海、蘇州一帶,治理申江,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績顯赫,深得民心。 [1] 
故此,當地人為了懷念他,紛紛以其姓或號為山、水、地方命名。人們不僅為他建了廟宇,還將當地河改稱為春申江,簡稱申江。後來,人們便以“申”代稱上海。在上海,黃浦江、申江、春申江、黃浦區、黃申路、春申村等,均為紀念這位開“申”之祖而命名(《上海地名志》)。又如安徽黃山,江蘇省江陰市的君山因此也叫黃山等均如是説。
2002年9月,在上海申博成功的歡慶晚會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追古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申君,給如今上海這座特大國際都市,留下了厚重的歷史和無法磨滅的烙印。 [1] 

黃歇浦歷史事件

據記載:黃氏先祖黃歇執相的第十五年(公元前248年),主動向楚考烈王請求改封江東吳地(今常州、蘇州、上海一帶)。請封江東,意味深刻,其一是他懼秦畏秦避秦的表現;其二是他私慾膨脹,開發富饒的吳越可為他帶來大筆財富;其三是為他“狡兔三窟”作準備。作為當時政治家、軍事家的黃歇此舉名義上是開發治理楚國大後方,實則嚴重損害了楚國的國家利益,但對於江東無疑是件興事,大大推進了江東尤其是上海的開發建設和歷史發展。黃歇攜其家族隨之遷離黃國故地,帶着他的三千門客浩浩蕩蕩來到江東,在他改封的廣大地域內,分設城邑,派族人管理,讓他的門客協助負責開發事務。黃歇將都邑設在吳都故址(今蘇州),大興土木,使“故吳墟”得以重建。黃歇來到被當地百姓咒為“斷頭河”的黃浦江邊,這條小江嚴重淤塞,兩岸豐水期內澇成災,澱山湖與東海之濱的廣袤原野即今天的上海市域,一片沼澤,人煙稀少,滿目荒涼。黃歇看出這塊土地的價值,他要把這塊澤國變成沃野,變成他的糧倉。治水對黃歇這個水利專家來説明顯要強過他統兵打仗。他用大規模軍事屯墾方式,組織百姓疏通吳淞江,開浚黃浦江,將其江面拓展到300米至700米,深挖至十數米,與東海的長江出海口連通,築起了堤壩。黃浦江疏浚後,當地水系分明,澤國變成良田,經濟日益發展,地位日彰,這條河千百年來造福於百姓,至今承擔着航運、排洪、灌溉、漁業、旅遊、調節氣候的重要作用,成為上海的母親河。人們為了懷念他,就把這條河叫做黃歇浦、黃浦江、春申江、申江,為他建了廟宇。至今在上海市松江區新橋鎮有一個春申村,相傳是黃歇當年開浚浦江的“指揮所”,上海也因此被稱為“申”城。2002年9月,在上海申博成功的歡慶晚會上,人們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將他譽為開發上海第一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