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橋鎮

(江蘇省泰興市下轄鎮)

鎖定
黃橋鎮,隸屬於江蘇省泰興市,地處長江北岸的蘇中平原,處於長江三角洲北翼,素有“北分淮委,南接江潮”的水上樞紐之稱,其南瀕長江,東連如皋,北接姜堰,是蘇中、蘇北地區通往蘇南的重要門户。 [1]  境內鹽靖高速、新長鐵路、334省道、229省道穿境而過,距南京上海僅2小時車程。 [2] 
黃橋鎮共轄55個行政村,10個社區,196055人(2017年),轄區面積175.95平方公里,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0萬人。 [2] 
黃橋鎮,是江蘇省重點鎮,是泰興市的經濟、文化、商貿、交通“副中心”,重點小城市,江蘇省“擴權強鎮”試點鎮。 [3]  2018年5月24日,黃橋鎮入選最美特色小城鎮50強。 [4] 
中文名
黃橋鎮
外文名
HuangQiaoCounty
別    名
黑松林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江蘇省泰興市
地理位置
蘇中平原南部、長江三角洲
面    積
175.95 km²
下轄地區
55個行政村,10個社區
政府駐地
泰興市黃橋鎮城黃路180號
電話區號
0523
郵政編碼
22541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96055人(2017年) [5] 
著名景點
黃橋戰役紀念館
粟裕同志墓
丁文江故居 [26] 
黃橋古鎮 [27] 
火車站
黃橋貨運站
車牌代碼
蘇M
行政代碼
321283
GDP
85億人民幣(2014年) [2] 

黃橋鎮歷史沿革

黃橋鎮 黃橋鎮
早在2000多年前漢高祖時期,劉濞為吳王,都廣陵,黃橋取名“永豐裏”。
北宋建鎮,又名“黑松林”。
元末明初易名黃橋鎮。
2010年4月,泰興市溪橋鎮、劉陳鎮與黃橋鎮合併設立新的黃橋鎮。 [5] 

黃橋鎮行政區劃

黃橋鎮下轄55個行政村,10個社區
勝利村
西街社區
諸馬村
太平村
西寺橋村
吳莊村
直來橋村
秦莊村
路莊村
果園村
勤豐村
口巷社區
封家莊村
南垈村
中鹽村
江堡村
東顧村
翁莊村
三里村
陳橋村
唐港村
東閭村
南殷村
朱何村
雙聯村
新洋村
橫巷村
站東村
楊春村
海顧村
鞠垛村
米巷社區
東場村
韓莊村
浩堡村
印家院村
永豐社區
金堡村
印院村
野屋村
王莊村
革新村
北街社區
朱徐村
黃坍村
華莊村
前進村
布巷社區
餘家莊村
白莊社區
吳韓村
嚴徐村
合心村
大張村
南街社區
華溪社區
雙橋村
西洋莊村
錢葛村
南沙村
祁巷村
樊家集村
劉陳村
野向村
東街社區
(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6] 

黃橋鎮地理環境

黃橋鎮地理境域

黃橋鎮地處長江北岸泰興市境內,介於北緯31°~32°,東經119°~120°,全境總面積175.95平方公里,位於泰興、如皋、海安、姜堰、靖江縣(市)交界處。 [5]  東接如皋市,南界靖江市,西瀕長江,與揚中市、常州市武進區隔江相望。北鄰泰州市姜堰區,東北與海安縣接壤,西北與泰州市高港區毗連。

黃橋鎮地形地貌

黃橋鎮地處長江北岸的沖積平原——蘇中平原,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面標高5米左右,為泰興市的最高點。 [7] 

黃橋鎮氣候條件

黃橋鎮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高,氣候宜人,雨量充沛,農業自然資源豐富,適宜發展種養業,常年主導風為東南風,其次為東北風,年平均温度15℃。 [8] 

黃橋鎮經濟

黃橋鎮綜述

2014年,黃橋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億元,增長30.8%;完成工商税收收入4.5億元,增長25%;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41.8億元,增長17%。實現建築業工程結算收入40億元;完成服務業增加值35.5億元,增長23.7%;新開工10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18個。 [2] 

黃橋鎮農業

2014年,黃橋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57983萬元。其中多種經營產值90635萬元,糧食總產量達11.2016萬噸,出欄生豬504304頭,出欄家禽226.6479萬羽,水果4151噸,蔬菜15.4146萬噸。4萬畝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內農民通過土地租金、合作經營和打工,人均新增1500元,年人均純收入接近1.6萬元。 [8]   

黃橋鎮工業

黃橋鎮 黃橋鎮
2013年,江蘇省泰興黃橋工業園區進入省級經濟開發區管理序列,與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作共建,並與江蘇大學材料學院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投入2億多元,實施園區“五路五橋”工程,新建4幢3.2萬平方米的標準廠房,籌建總部經濟大樓。舉辦江陰、蘇州項目推介會和上海樂器專題招商會。
開發實施重大工業項目24個,計劃總投資51.8億元,其中1億美元和7億元人民幣以上重特大項目2個。實現工業現價產值159億元,完成工業國税開票銷售46億元,利税16.35億元,分別增長11.13%、27%、6.41%。淨增規模以上企業8家,新增年開票銷售億元以上企業2家,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件,“中國提琴產業之都”複評順利通過。 [9] 

黃橋鎮第三產業

2013年,新增個體工商户420户,規模商場5家,三產從業人員達9156人。

黃橋鎮交通

黃橋鎮公路

寧通高速、寧靖鹽高速、京滬高速交匯連通,直通江陰長江大橋的出入口位於黃橋工業園區內。

黃橋鎮鐵路

新長鐵路貫穿黃橋南北,與國家鐵路主幹線“隴海線”、“京滬線”交叉相連,並在工業園區內設有黃橋站。 [10] 

黃橋鎮社會

黃橋鎮基礎設施

2013年,如泰運河綜合治理、公園免費開放、農民集中居住小區建設、農村改廁等實事項目實施到位;天然氣接通工程、市政公用設施改造、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地、農村路橋等工程正在實施;公交免費項目由於涉及到全市面上的政策統一性,市政府暫緩執行。完成了黃橋鎮2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規劃控制帶。

黃橋鎮社會保障

2013年,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續保率95%以上,參保人數達6.12萬人,新農合參保人數達13.17萬人。新增創業人數1212人,帶動就業3927人。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核查清理1281户2064人,北街、印院兩個社區創建為省級和諧社區,4個社區按AA級標準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站。

黃橋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3年,共有中學三所,小學三所,並於當年完成了鎮中心幼兒園、橫巷幼兒園的整體搬遷工作。
幼兒園
小學
中學
黃橋鎮中心幼兒園
黃橋鎮中心小學
黃橋鎮初級中學
黃橋鎮貝貝星幼兒園
黃橋鎮東街小學
江蘇省黃橋中學
黃橋鎮啓樂幼兒園
黃橋鎮南街小學
泰興市第四高級中學
黃橋鎮橫巷幼兒園

泰興市南沙初級中學 [23] 
黃橋鎮東街幼兒園

泰興市劉陳初級中學 [24] 
(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11] 

黃橋鎮衞生事業

2013年,新創建市衞生村1個,完成9個村的改廁任務。成功創建成餐飲放心消費工程示範鎮,順利通過省級衞生鎮的複核驗收。鎮計生協會被省計生協會表彰為先進單位。

黃橋鎮社區工作

2013年,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98%,社區矯正“三色管理”受到省司法廳表彰。羣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如映春紅、老來樂、老戲迷等業餘文娛團隊多次在市、鎮文化活動中表演。 [9] 

黃橋鎮城鎮建設

黃橋鎮舊城改造

黃橋鎮 黃橋鎮
自1997年起,黃橋鎮充分利用民資,開啓了大規模的城鎮建設改造工作,先後組織實施了70多項重點工程,累計實施拆遷面積26萬平方米,新增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通訊、供電、郵電、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城鎮建設投入年均超億元。
黃橋鎮在社區文化和城市自然景觀的建設上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對黃橋公園、直來河進行了改造,興建了佔地4000多平方米、配以噴泉、林間小道、休閒亭的銀杏露天花園。文化廣場、古風廣場建成,全鎮建有各類城市雕塑60餘座。公園茶社、書畫社、花鳥協會、集郵協會、京劇票友聯誼會、老媽媽合唱隊等組織創立。
黃橋鎮在2009年被定位為蘇中小城市、泰興市副中心以來,科學修編總規、編制控規、修建詳規等8個方面的規劃。南伸北延、東進西擴,形成“四橫四縱”的城市主幹道路網體系,使建成區面積由7.1平方公里擴大到10平方公里。
2015年,由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開展的建制鎮示範試點工作正式啓動,全國共有90個建制鎮被列為試點地區,泰興市黃橋鎮也位列其中。 [12] 

黃橋鎮新城建設

黃橋新城
黃橋新城(4張)
黃橋新城位於老城區的西北側,東至季黃河,西至寧靖鹽高速,南至通站路,北至如泰運河,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人口規模6萬人,定位為教育中心、醫療中心、文體中心、便民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休閒中心。
截至2015年,新城主框架已經拉開,總投資10億元的城市綜合體商業部分全部竣工交付,將於10月份開業運營;佳源四星級酒店已經開工建設;上海花園、國裕華府、清華園、朗悦河畔、興隆一號等高檔小區主體封頂;安置小區河濱家園、金溪家園,已安置户數4000多户。總投資2億元,集農貿菜場、大型超市、快捷酒店、門面商鋪、多層住宅、市民廣場於一身的鄰里中心預計年底投入使用;總投入3.5億元的新黃橋中學已進入內外裝修階段,下學期將正式投入使用;總投入4.5億元的泰興市第二人民醫院遷建工程,門診大樓已通過主體驗收,病房樓已封頂,計劃2017年正式運營。新城中小學和幼兒園已規劃立項,文體中心、金融中心、汽車客運站、便民中心、中心湖公園進入實施階段。 [13] 

黃橋鎮歷史文化

黃橋鎮綜述

黃橋鎮區內現有東、南、西3片傳統風貌古街區,總面積達28萬平方米,共有24條古街巷。特別是珠巷、羅家巷、王家巷、米巷等街巷原汁原味地保留了明清以來的歷史原貌。這些街巷沿街多以店面房為主,前店後作。巷道較寬,兩旁建築屋檐低矮,青磚小瓦,硬山屋面,用材粗大,舉折平緩,矮撻子門,完整地反映了黃橋原有的城鎮風貌、適當的街區尺度和地方特色。
黃橋鎮境內有福慧寺、宗鏡庵、真武廟等古寺廟3座;以及何氏、韓氏、王氏、錢氏、張氏、閭氏、沈氏7個宗祠;有文明橋、致富橋古橋2座;鎮內還保存有大批唐、宋、明、清石刻、木匾。
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舊址、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新四軍第三縱隊司令部舊址、黃橋決戰支前站舊址;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明清民居建築羣;泰興市文物保護單位15處:如牛皋洗馬池、顧孝子墓、丁文江故居、丁西林故居、新四軍黃橋戰役革命烈士紀念塔、粟裕骨灰安放處等。 [3] 

黃橋鎮旅遊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
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在古樸而幽深的黃橋米巷東首,有一座聞名遐邇的清代園林建築——丁家花園。這裏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丁文江先生的故居。
民國29年(1940年),陳毅、粟裕率領新四軍橫渡長江,東進黃橋,設立新四軍蘇北指揮部,成立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指揮了名震中外的黃橋決戰,開闢了以黃橋為中心的蘇北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950年),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首尾兩戰均在黃橋地區發生,其中就包括甚為著名以少勝多的“黃橋戰役”。 [3] 
黃橋戰役紀念館於1979年籌建,1990年又進行了擴建。全館佔地1764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560平方米。通過各種途徑的徵集及整理,現館藏曆史照片2500多幅,革命文物235件,新四軍老戰士及名人字畫300多幅,於1980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5] 
工字樓
工字樓,原為黃橋中學教學樓,磚木結構。1940年,新四軍東進黃橋後,蘇中、蘇北軍事指揮部就設在這裏。陳、粟二將軍曾在此制訂了“以黃橋為中心,採取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在這裏指揮了“營溪反擊戰”、“黃橋決戰”、“攻打姜堰”等戰鬥。
工字樓是我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正義戰勝邪惡的歷史見證。1980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將工字樓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黃橋戰役革命烈士陵園
黃橋戰役革命烈士陵園位於黃橋公園內北側,園內松青柏翠,莊嚴肅穆。數百名革命先烈安卧其中。紀念碑上鐫刻着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葉飛同志的題詞:“黃橋戰役革命烈士永垂千古。”許多當年參加過黃橋地區革命和黃橋戰役的老同志以及他們的後代,經常來此悼念他們的戰友和先輩,寄託他們的衰思。這裏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韓秋巖故居
黃橋戰役革命烈士陵園 黃橋戰役革命烈士陵園
韓秋巖故居位於黃橋鎮珠巷東首,系清末建築。韓秋巖是高級工程師、著名書畫家,黃橋中學創始人之一,曾任美協江蘇分會會員、蘇州國畫院畫師、蘇州滄浪詩社社長等職。
韓秋巖故居原有房屋11間,前後三進,佔地面積418平方米,建築面積211.46平方米。現存房屋三間,是1989年韓秋巖為建黃橋圖書館所捐,磚木結構,檐高3米,進深6.2米,面積76.26 平方米;門前天井83.64平方米,青磚鋪設。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顧孝子亭
宋顧孝子亭顧昕,宋代永豐裏(今黃橋)人。其事母至孝,每起必問母所欲,歷50年來未嘗稍懈。母病,晝夜侍奉,衣不解帶。母目失明,他晝夜號泣,直至痊癒方休。明成祖文皇帝聞其孝行後,作詩兩首,並附以序,以示表彰。後人為紀念其孝行,就其葬地建造了“顧孝子亭”。明萬曆十九年(1620年)泰興知縣段尚繡又在亭中立石碑,上刻“宋顧孝子墓”5字,兩側石柱刻對聯一副:“孝列史書,五十載晨昏不改;墓憑碑石,二百年風雨無傷”。後由於年久,碑亭圮廢。2000年,黃橋人將其重新修復並移至黃橋公園內。
合併圖冊
御史府
御史府建造於明正德年間,距今已近500年曆史。前後六進,第一進為三開間,第二、三、四、五進均為五開間,第六進系樓房,亦為五開間,兩側各有耳樓兩間,計間平房18間樓房,樓板全部楠木鋪就,至今沒有一點鏽痕。整個建築為民居風格,磚木結構,磚雕門牆。
御史府御史府是明代何棐的府第。何棐17歲考中秀才,20歲得中舉人,21歲殿試為二甲九十三名,賜“同進士出身”。由於何棐為官清廉,頗有建樹,故官位一路升攀,曾任陝西道監察御史、軍中紀功(督軍)、廣西按察司副使、南京太僕寺少卿。位從三品。 [5] 
將軍府
將軍府 將軍府
將軍府位於黃橋王家巷東首,系民國中將朱履先的府第。現存28間房屋,三間對廳,三間敞廳,九間堂屋,四間樓房,六間倉房,一間廚房,兩間門房,均為磚木結構,現仍保存完好。
朱履先又名朱先志,參加過1911年辛亥革命起義。解放後,歷任蘇北行署副主任、蘇北行政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省政協委員等職。
丁西林故居
丁西林先生的故居始建於清代,磚木結構,現存四進計15間平房,水磨磚鏤雕門樓,整個建築為清朝風格,至今保存完好。
丁西林先生一生曾擔任過民國中央研究院代理總幹事、物理研究所所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文化部副部長、對外友協和對外文聯負責人,也是中國著名的喜劇大師。 [5] 
古風廣場
古風廣場 古風廣場
古風廣場位於古鎮黃橋十橋中路中段,座西朝東,場內設有民俗銅雕、假山花壇,有石凳石椅供人小坐,有奇花異草讓人觀嘗。地面以青磚鋪就成多種圖案紋絡,格調獨特。一派古樸典雅、嫺靜莊重的景象。與其相襯托的是一片明代建築羣,南有進,北有進,共計間平房。造型別致,古色古香,一律青磚灰瓦,飛檐翹脊,木製花窗,雕棟畫梁,其門樓均為磚雕和漢白玉石砌就。充分展示了其時代風格和民族色彩。尤其這片明代建築羣至今保存完好,在蘇北乃至江蘇均屬罕見。
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位於黃橋鎮珠巷街124號,始建於明代,改建於清初,蘇北地區比較罕見,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何氏宗祠由大門堂、儀門、大廳、振裔樓組成。祠堂坐北朝南,大門兩邊垛頭設大塊磚雕,刻上有靈芝、珊瑚、犀角、元寶、古錢等吉祥圖案。2005年原人民日報總編、中國新聞記者協會主席邵華澤為該祠題字“江北第一祠”。 [14] 

黃橋鎮獲得榮譽

全國重點鎮
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
江蘇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江蘇省文明鄉鎮
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
江蘇省牛仔布名鎮
全國文明鎮
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中國提琴產業之都
國家級生態鎮
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全國羣眾體育先進鄉鎮
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15] 
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16] 
江蘇省文明鄉鎮 [17] 
2021年全國千強鎮 [21] 
江蘇省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 [22] 
“國際樂器演奏日”中國永久舉辦地 [25] 
(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18] 
2023年10月20日,入選“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第176。 [28] 

黃橋鎮特色小吃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之所以出名,與著名的黃橋戰役是緊密相連的。黃橋決戰期間,黃橋人民發動鎮內60多家燒餅店,18家磨坊日夜趕製黃橋燒餅,男女老幼,車推肩扛,支援前線將士,創造了新四軍建軍史上以少勝多的戰例。1949年,黃橋燒餅被選入開國大典國宴,1952年4月,毛澤東主席盛讚:“黃橋燒餅好出名的”。為進一步擴大黃橋燒餅和黃橋的知名度,2001年、2004年黃橋鎮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和第二屆中國·黃橋燒餅節 [5] 
古代燒餅,制用精細。據《隨園食單》載稱,燒餅的製作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油和麪炙之。”黃橋燒餅吸取了古代燒餅製作法,保持了香甜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這一傳統特色,已從一般的“擦酥餅”、“麻餅”、“脆燒餅”等大路品種,發展到葱油、肉鬆、雞丁、香腸、白糖、桔餅、桂花、細沙等十多個不同餡的精美品種。黃橋燒餅,或鹹或甜,鹹的以肉丁、肉鬆、火腿、蝦米、香料等作餡心。燒餅出爐,色呈蟹殼紅,不焦不糊不生。1983年被評為“江蘇省名特食品”。2013年第十四屆國際餐飲博覽會上,被評為“天下第一餅”。也是這一年,“黃橋燒餅”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獲准註冊。 [19] 
黃橋粯子粥
黃橋粯子粥被稱為“中國的咖啡”。黃橋人從小就是喝着長大的,“秈子粥灌灌,養的像個盤盤”,它不知滋養了多少黃橋人,是凡黃橋人無比深愛它,即使在外地,也會託家人捎上一些粯子,煮粥吃,百吃不厭。黃橋人講究一口包子,一口燒餅,夾點小菜,喝上一口粘乎乎的秈子粥。 [20] 

黃橋鎮歷史名人

姓名
身份
顧昕
宋孝子
何棐
明太僕寺少卿
何棠
明禮部郎中
何萱
清音韻學家
朱履先
辛亥元老
丁文江
中國現代地質學之父
丁西林
喜劇大師、文化部副部長
王德寶
中科院院士、著名生命科學家
(以上表格參考資料來源: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