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楊葉栒子小葉變種

鎖定
黃楊葉栒子小葉變種葉片形小,長5—10毫米,花多單生。產四川、雲南。模式標本採自雲南洱源黑山門。
中文名
黃楊葉栒子小葉變種
拉丁學名
CotoneasterbuxifoliusLindl. var.vellaeus(Franch.) Klotz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薔薇科
栒子屬
黃楊葉栒子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亞    目
薔薇亞目
亞    科
蘋果亞科
單花組
小葉系

黃楊葉栒子小葉變種形態特徵

本變種葉片形小,長5-10毫米,花多單生。 [1] 
參見:黃楊葉栒子(原變種)

黃楊葉栒子小葉變種產地分佈

產四川、雲南。模式標本採自雲南洱源黑山門。 [1] 

黃楊葉栒子小葉變種本種提示

據 G. Klotz 意見,黃楊葉栒子僅產於印度南部並將我國西南部產的黃楊葉栒子分別命名為以下五種,由於不易劃分,現列舉其名稱、產地和主要特徵,待以後研究解決。
C. lidiiangensis Klotz in Wiss. Zeits. Univ. Halle 12 (10): 773. 1963.本種與黃楊葉栒子很相近似,但葉片先端常鈍並有微尖,很少急尖,下面無乳頭,花序少花 (1-4朵),果實有2-3小核。產雲南麗江、鶴慶、昆明等地。
C. hodjingensis Klotz in l. c. 12 (10) 774. 1963.
本種與前種相似,但葉片稍小而狹 (5×2-9×3.5毫米),小枝和葉片絨毛脱落較早,花序少花 (1-2朵),花朵較小(7-8毫米)。產雲南鶴慶。
C. delavayanus Klotz in l. c. 12 (10) 774. 1963.
本種近似前種,但莖平鋪生長,小枝和葉面上的毛較少,葉片稍窄(3×1.5-12×4.5毫米)是其異點。產雲南西部。
C. argenteus Klotz in l. c. 12 (10): 775. 1963.
本種近似 C. lidjiangensis Klotz, 但小枝初被銀灰色絨毛,葉片橢圓形或窄橢圓形或披針形,先端圓鈍有凸尖,下面密被灰色絨毛,永不脱落。產雲南西北部。
C. rockii Klotz in l. c. 12 (10): 775. 1963.
本種近似 C. lidjiangensis Klotz, 但小枝幼時密被剛伏毛,不久脱落無毛;葉片橢圓形或寬披針形,先端常鈍,稀急尖而有凸尖,下面被薄層絨毛。產西藏東南部、四川西南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