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梅鎮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轄鎮)

鎖定
黃梅鎮,隸屬於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介於東經115°43'~116°07',北緯29°46'~38°18',地處黃梅縣中心,東連獨山鎮,南濱下新鎮,西依大河鎮,北接五祖鎮,鎮人民政府為縣人民政府駐地, [2]  行政區域面積83.71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黃梅鎮户籍人口為178932人。 [3]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始,黃梅鎮境域屬黃梅縣。1982年,定名為黃梅鎮。 [2]  截至2021年10月,黃梅鎮轄14個社區、25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人民大道678號。 [2] 
2019年,黃梅鎮有工業企業181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3個。 [3] 
中文名
黃梅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
地理位置
黃梅縣中心
面    積
83.71 km²
下轄地區
14個社區、2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人民大道678號
電話區號
0713
郵政編碼
4355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鄂J
人    口
178932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黃梅鎮歷史沿革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始,黃梅鎮境域屬黃梅縣。
民國元年(1912年),更名縣市鎮。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改稱城廂鎮。
1949年,設城關鎮。
1982年,定名為黃梅鎮。 [2] 

黃梅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黃梅鎮轄竹林咀、沙嶺、西河橋、周嶺、城鄉、東禪、蔡楓樹、茨林樹、赤土坡、東山、劉塘、城西、古塔13個居民委員會,程白馬、許鋪、商河、五里墩、觀塘嶺、停刀口、盤龍山、七星、蔣花園、李塘、石老屋、陳圩、段圩、張湖、濱湖、苗竹、劉大、潘湖、章大屋、郭林橋、魏涼亭、王嶺、向窯、大勝坡、苗咀25個村民委員會。 [2] 
截至2021年10月,黃梅鎮轄14個社區、25個行政村:沙嶺社區竹林社區、東山社區、城鄉社區、古塔社區、劉塘社區、城西社區、周嶺社區、蔡楓樹社區、東禪社區赤土坡社區西河橋社區茨林樹社區、張湖原種場社區、大勝坡村、魏涼亭村、王嶺村、向窯村、潘湖村、章大屋村、郭林橋村、李塘村、石老屋村、劉大屋村、陳圩村、段圩村、張湖村、濱湖村、苗竹林村、苗咀村、七星村、停刀口村、蔣花園村、五里墩村、觀塘嶺村、盤龍山村、程白馬村、商河村、許鋪村; [4]  鎮人民政府駐人民大道678號。 [2] 

黃梅鎮地理環境

黃梅鎮位置境域

黃梅鎮介於東經115°43'~116°07',北緯29°46'~38°18',地處黃梅縣中心,東連獨山鎮,南濱下新鎮,西依大河鎮,北接五祖鎮,鎮人民政府為縣人民政府駐地, [2]  行政區域面積83.71平方千米。 [3] 

黃梅鎮地形地貌

黃梅鎮地勢南高北低,地面高程均在海拔10∽80米間,最高峯位於馬尾山,海拔201.9米;最低點位於張湖,海拔10米。 [2] 

黃梅鎮水文

黃梅鎮屬華陽河流域縣河水系,古角、壠坪河在轄區內匯成縣河,河道總長22千米。 [2] 

黃梅鎮自然災害

黃梅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大風、霜凍等,最嚴重一次發生在1998年7月間的洪水災害,農田受災面積7000畝,直接經濟損失摺合人民幣3000萬元。 [2] 

黃梅鎮自然資源

黃梅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產資源主要有鐵、石膏等,鐵礦地質儲量5229萬噸,石膏礦地質儲量2.7億噸。 [2] 
2011年,黃梅鎮有耕地面積3.8萬畝,人均0.3畝,其中旱地0.4萬畝,水田3.4萬畝。 [2] 

黃梅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黃梅鎮轄區總人口13.8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80萬人,城鎮化率71%,另有流動人口41000人。總人口中,男性7.30萬人,佔52.8%;女性6.50萬人,佔47.2%;14歲以下21000人,15∽64歲8.20萬人,65歲以上2400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48.7人。 [2] 
截至2017年末,黃梅鎮常住人口為150550人。 [1] 
截至2019年末,黃梅鎮户籍人口為178932人。 [3] 

黃梅鎮經濟

黃梅鎮綜述

2011年,黃梅鎮財政總收入404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95萬元,從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11.3萬元,增值税823.5萬元,企業所得税98.6萬元。 [2] 
2019年,黃梅鎮有工業企業181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23個。 [3] 

黃梅鎮農業

2011年,黃梅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6.1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43%,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種植面積3.8萬畝,生產糧食2.8萬噸,人均20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棉花、油菜等,棉花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1000噸;油菜種植面積3.4萬畝,產量6000噸,林業以種植經濟林為主,林地面積1.3萬畝,活立木蓄積量70萬立方米,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生豬飼養量10萬頭,出欄4.5萬頭,存欄3萬頭。水產養殖以魚類為主,水域面積1.5萬畝,養殖面積1萬畝,產量4496噸。 [2] 

黃梅鎮工業

2011年,黃梅鎮工業以機械電子、紡織等為主,工業總產值30.2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23%:擁有工業企業128家,職工5.9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1億元。 [2] 

黃梅鎮商貿

2011年末,黃梅鎮有商業網點7000個,職工1.2萬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億元,集貿市場5個,年成交額2億元。 [2] 

黃梅鎮金融業

2011年末,黃梅鎮境內有各類存款餘額12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5億元。 [2] 

黃梅鎮社會事業

黃梅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黃梅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3548人,專任教師120人;小學30所,在校生1.3萬人,專任教師89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8所,初中在校生1.2萬人,專任教師135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859.8萬元,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的1.7%。 [2] 

黃梅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黃梅鎮有文化站1個,活動中心38個,文化社團25個,藝術演出團體33個,文化專業户51户;圖書室38個,藏書15萬冊,各門類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185人,體育活動場所60個,98%村(居)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60%。 [2] 

黃梅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黃梅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78個,牀位1210張,每千人擁有病牀8.8張,擁有執業醫師866(含執業助理醫師)人,註冊護士256人,醫療機構完成診療3.8萬人次,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2] 

黃梅鎮社會保障

2011年,黃梅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319户,人數7203人,支出1200萬元,月人均135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576人次,支出13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73户,人數2501人,支出180萬元,月人均80元。國家撫卹、補助優撫對象24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00萬元,敬老福利院1個,牀位6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60人,社會福利費支出40萬元。社區服務設施50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含縣直企業)收入2.2億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8.6萬人。 [2] 

黃梅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黃梅鎮有郵政局1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2家,固定電話用户2.5萬户,移動電話用户5.6萬户,電話普及率99%,寬帶接入用户1.3萬户。 [2] 

黃梅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黃梅鎮有京九、合九鐵路,滬渝、福銀、黃黃高速公路,105國道7條高等級鐵路、公路,連通村公路98條,通車裏程306千米。 [2] 

黃梅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黃梅鎮因古代縣北部山區有黃梅山、黃梅水得名。 [2]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 )[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39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湖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7月:1398-1399.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348.
  • 4.    2020黃梅鎮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