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村進士第

鎖定
黃村進士第,又稱黃家大廳,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商山鄉黃村,建於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系族人為紀念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進士黃福而建。黃村進士第,佔地面積約790平方米,該房門樓上嵌有木匾一塊,“進士第”三個大字。 [2] 
黃村進士第坐南朝北,前面有小聚散廣場。進士第白牆,青瓦,外觀呈封閉式,通進深51米,通面寬15.5米,前後共四進,依次為門樓一門屋一享堂一寢樓。門屋前增建有門樓,寢樓後又加一天井,並在後天井的垣牆上做假門樓,在縱軸線上形成進深為五進的格局。黃村進士第集建築、石雕、木雕、彩繪於一體之大成者,顯示了中國明代建築風格和徽派建築技藝。 [2] 
1986年7月,黃村進士第被列入安徽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13年5月,黃村進士第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黃村進士第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商山鄉黃村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1046-3-344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黃村進士第歷史沿革

明代嘉靖八年(1529年),黃福族人為紀念己丑科進士黃福建黃村進士第。 [2] 

黃村進士第建築格局

黃村進士第結構

黃村進士第最初是府邸,又稱黃家大廳。後來改為家祠,村民仍然習慣稱為“廳”,有別於宗族的祠堂。黃村進士第坐南朝北,前面有小聚散廣場。進士第白牆,青瓦,外觀呈封閉式,通面寬15.5米,通進深51米,佔地面積約790平方米,前後共四進,依次為門樓一門屋一享堂一寢樓。每進庭院兩側均有側廊相連,前後四道天井,第一道天井除外,二三四道天井兩側均有門出入,整個建築佈局既類似又區別於大多數徽州古祠堂。它在門前增設門樓,在寢樓後又加一天井,並在後天井的垣牆上作假門樓,在縱軸線上形成進深五進的格局。 [2] 
黃村進士第

黃村進士第特點

黃村進士第是徽州典型的祠堂建築,平面佈局完整,黃村進士第枋為木枋,枋額間原有木雕,現已毀。進士第整個建築木結構較嚴密,樑架用料碩大,技藝純熟,工藝精巧,尤其是正額梁多為單跨三開間大梁、斗拱等鋪作都具有典型的徽州明代民居的手法特徵。整個外觀樸素無華,樑架均為抬梁式和穿鬥式結合的結構形式,門廳前後檐部,享堂、寢樓前檐部做了船篷軒,其餘均做覆水椽,出細望磚裝飾。月梁曲線自然、優美。雀替、象鼻、梁砣、撐拱、柱託等構件均雕刻精美,特別是整個地坪均為石板鋪砌,刻成方磚境地式樣,出牆為徽州馬頭牆傳統作法,整個建築錯落有致,伸向蒼穹,顯得端莊嫺靜,充分體現了徽派建築的特色。所有木構件不刷油漆,盡顯木材自然紋理,該第的平面佈局為“日”字形。 [2] 

黃村進士第主要建築

  • 綜述
黃村進士第坐南朝北,前後共四進,分別為門樓、門屋、享堂、寢樓。
  • 門樓
黃村進士第的門樓為四柱三間三樓式,具有典型的明代營造法式樣特徵,柱石為花崗岩石,磚木拱、樓檐為水磨磚疊澀做法,檐下用疊澀出跳承託,不用斗拱;為了豐富空間序列,又在樓後復建門屋以增加建築羣的進深感,門屋中間為門道,兩側為耳房,前部3開間,後部5開間,前後柱風格佈置各不相同,其剖面在五架樑前後加軒式前後廊。為了顯示主人顯赫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在門屋中採用七層斗拱,較享堂還多出一挑,予以重點強調。 [2] 
  • 寢樓
黃村進士第寢樓的平面為通過式,佈局與享堂相同。寢樓後設置主屏風、次屏風,樓梯位於屏風之後,是較為少見的一種形式。進士第有楮樹大圓柱120根,門屋、寢樓的柱網結構採用徽州祠堂中常見的減柱法,減去明間前檐柱,用大額承託明間正貼樑架,這樣既突出明間,加大了明間的立寬面,又減少了立面開間數,避免了僭越等級之嫌。每每黃昏之時,會有成千上萬只蝙蝠聚會於此,在廳內各處翻飛、倒掛,表演各種特技。蝙蝠是吉祥物,由此讓人想到:蝙蝠之蝠與福諧音,可見黃村乃至休寧、徽州確實是一塊洞天福地。 [2] 
黃村進士第
  • 門屋
黃村進士第門屋的大門之上,藍底金字“鄉聖”豎匾鑲以龍框懸掛於門樓下,門樓正中嵌有明代嘉靖十年(1531年)十一月“地方官員”為己丑科賜進士出身黃福立“的“進士第”大黑字木匾一塊,匾長2米,寬0.5米,字體為楷書。 [2] 

黃村進士第主要展覽

黃村進士第兩側的丹樨和廂房,四壁掛有照片,反映2007年6月30日美國波士頓東北大學21名師生在此採茶、鋤地、餵豬、觀古民居等,體驗文化徽州的照片。 [2] 

黃村進士第文物遺存

黃村進士第,門前有三個旗杆墩,古時是旌旗招展,分外威風。門樓上方豎鑲一龍框,上書“鄉聖”二字,藍底金字,昭示着皇恩浩蕩,主人身份的顯赫。其下又嵌有木匾一塊,上書“進士第”三個大字。
二道門是儀門,門的兩側立着兩個巨大的抱鼓石。兩側依次為丹樨和廂房。四壁掛有不少照片。二進乃祭祖的享堂。六根圍粗1.6米的柱子一字排開,正樑中央懸掛着一塊木匾: 光裕堂。兩側巨型楹柱上掛有對聯:東魯雅言詩書執禮,西京明詔孝悌本仁。另一柱子上書:鐘鼎山林各天性,風流儒雅是吾師。 [2] 

黃村進士第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黃福,字子謙,休寧黃村人,明嘉靖八年(1529年)進士,曾任兵部主事、福建參議、湖廣參議等職。任職期間“疏言時事,抗直不撓”,幾經升降,宦途較為坎坷。 [2] 
黃福入仕後授兵部知事,進武選司郎中。期間,一鮑姓司禮欲為從子乞錦衣百户,旨下,黃福上奏執意不予,並盡栽所有有罪錦衣,遷福建參議,掌司事分毫不沾,卻因受部屬連罪被謫判饒州。不久,又遷浙江僉事。因開城河、疏湘湖、勤政惠民有功,升任湖廣參議。嘉靖十一年(1532)建進士第。 [3] 
  • 相關地理
黃村位於休寧縣城南15千米,距黃山市中心城區18千米,緊鄰休婺公路,轄區面積5.3平方千米,其中茶園1600畝,山林5200畝,全村六個村民小組、212户、823人,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黃村原名黃川,傳説黃村黃氏的祖先是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在唐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起義,黃思誠之子黃恭“避兵,遷黃川大塘源即裏村,是為黃村始祖”,因“居斯者皆姓黃,又其地多池沼,故名”。黃村分為上門村、下門村。上門村呈“凸”字形,背靠三山,村前築口大水塘一 月形塘,稱為"三豬共槽”。村中闢有四條水溝,兩條暗溝,兩條明溝,四溝均通月形塘,名日“四水歸堂”,黃村進士第坐落在下門村。 [3] 
  • 相關傳説
在19世紀的九十年代中期,黃村的“七房”古民居,移建到了美國的波士頓,有人説這是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在西方引起了強烈反響,給黃村的古建築抹上了神秘的一筆,但也有人為徽州古建流落他鄉而扼腕嘆息。 [4] 

黃村進士第文物價值

黃村進士第是徽州典型的祠堂建築,平面佈局完整,結構用材碩大,建築工藝精細,雕刻裝飾精美,,堪稱徽州古祠堂式建築中的珍品,是研究徽州古建築的重要實物例證。黃村進士第以集建築、石雕、木雕、彩繪於一體之大成者的風采,充分顯示了中國明代建築風格和徽派建築技藝。 [2] 

黃村進士第保護措施

黃村進士第保護範圍:四周牆基外,東、南、西、北各5米。
黃村進士第建設控制地帶:保護範圍外,東、西、南各25米,北50米。 [4] 
保護範圍 保護範圍
1986年7月,黃村進士第被列入安徽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2020年,黃村進士第智慧消防物聯網採購及安裝。 [5] 
2013年5月,黃村進士第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黃村進士第參觀信息

  • 地理位置
黃村進士第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商山鄉黃村。 [2] 
  • 交通路線
休寧縣人民政府到黃村進士第約6.8千米,自駕約12分鐘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