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木犀草

鎖定
黃木犀草(學名:Reseda lutea L.)是木犀草科木犀草屬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氣味芳香,可以作為芳香類園藝植物。株高30-75cm,無毛;數莖叢生,分枝,枝常具稜。葉紙質,無柄或具短柄,3-5深裂或羽狀分裂,裂片帶形或線形,邊緣常呈波狀。
中文名
黃木犀草
拉丁學名
Reseda lutea L.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白花菜目
木犀草科
木犀草屬
分佈區域
中國遼寧省的金縣、旅順等地,歐洲、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原產地
歐洲,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入侵地
遼寧省金縣旅順等地

黃木犀草形態特徵

成株根部木質化,有芳香和辛辣味。草高30-75cm,莖直立或斜升,數莖叢生,枝常具稜,無毛。單葉互生,紙質,無柄或具短樹,3~5深裂或羽狀分裂,裂片有時再裂,裂片線形、帶形或被針形至長圓形,長1.0-3.5cm,寬0.1-0.3cm,面端鈍,邊緣微波狀。總狀花序畫生,主軸無毛:花小,黃色或黃綠色,徑0.5cm,花梗長3-5m,比専片長,片6枚,線形,不相等,果期宿存,花6枚,具圓形的爪,與粵片近等長,上邊的2片最大,3裂,中裂片比側裂短1倍,線狀形,裂片2,2-3裂,半月形,邊緣具稀疏牙齒,下邊的2片不分裂,雄蕊12-20枚,早落,雄蕊由3個心皮組成,1室,基部有短柄,而端開裂。
果實和種子萌果聞柱形,有時卵形或近球形,直立,三稜狀,長約1cm,頂端3開裂,具3個短而在的牙齒狀突起物。種子黑色,平滑,有光澤,腎形,長約2mm [1]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枝常具稜。葉紙質,無柄或具短柄。總狀花序頂生,萼片及花瓣通常6枚,萼片線形,花瓣不等大,具圓形的瓣爪;種子黑色,平滑有光澤。有意引進,以種子繁殖 [2] 

黃木犀草生長環境

本植物為外來種,常沿鐵路旁山坡生長或生於島嶼(旅順海貓島),逸為野生。一般性雜草。 逸為野生,常沿鐵路邊山坡生長,或生於島嶼(旅順野貓島) ,花果期6-8月。

黃木犀草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遼寧省的金縣、旅順等地。產歐洲、亞洲西部、非洲北部。
參考資料
  • 1.    何家慶著,中國外來植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第400頁
  • 2.    嚴靖,閆小玲,馬金雙主編,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彩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0,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