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木巴戟

鎖定
黃木巴戟(Morinda angustifolia Roxb.)是茜草科巴戟天屬植物。直立灌木或小喬木,高約6米;枝四稜形,無毛。葉對生或單葉與花序對生,幹後棕綠色,長圓形、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5-30釐米,寬6-10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成短柄。
中文名
黃木巴戟
拉丁學名
Morinda angustifolia Roxb. [2]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龍膽目
茜草科
巴戟天屬
黃木巴戟
分佈區域
雲南南部

黃木巴戟形態特徵

葉全緣,上面無毛,下面粗糙無毛或脈處有疏短粗柔毛;側脈每邊9-13條,網脈明顯;葉柄長0.5-1釐米;托葉生葉柄間,每側2片,分離,鑽形,或合生,漸尖或急尖。頭狀花序與頂葉對生;花序梗長1.5-4釐米;花多數,無梗,具鑽形小苞片;花萼管部花時各花彼此緊貼,後變為下部多少合生,檐部環狀,截平;花冠純白,高腳碟形,向內彎,管部長約1.6釐米,內面和喉部無毛,檐部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雄蕊5,着生冠管下部,花絲短,花葯長約5毫米,線形,內藏;花柱外伸或內藏,頂端2裂,子房4室,每室具胚珠1顆;胚珠着生子房隔下部,橫生。聚花核果漿果狀,熟時白色或黑色,桑椹果形,徑可達2.5釐米;核果基部多少彼此合生或近分離,倒卵形,具種子4顆。花果期夏秋季。 [1] 

黃木巴戟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1400米的林中。

黃木巴戟分佈範圍

產自雲南南部,西雙版納植物園有栽培。印度東部和北部、尼泊爾、不丹、緬甸和老撾有栽培和野生。

黃木巴戟主要價值

本種木材黃色,其木材、樹皮和根可提煉染料,是民間常用的染料植物之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