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月山

(中國京劇演員)

鎖定
黃月山(1850年一1900年),天津人,中國京劇演員。
幼學梆子,後改習京劇武生。曾得武生任七親傳。他不但武功好,而且説白淋漓激昂,唱工也悠揚動聽。
本    名
黃月山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850年
逝世日期
1900年
代表作品
《伐子都》
獨木關
職    業
京劇演員
別    名
黃胖

黃月山人物概述

黃月山(1850~1900)
京劇演員,工武生。綽號黃胖。天津人。誕辰:1850年,道光三十年(庚戌);逝世: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庚子)。

黃月山藝術經歷

黃月山幼學梆子武生,後改學京劇武生及文武老生,為著名武生三派之一。
黃月山於同治末年在上海搭班演戲。1880年搭北京嵩祝成班。他武功精湛,並善於展現京劇中人物蒼涼、悲壯的情緒,他飾演《薛禮嘆月》中的薛禮,《巴駱和》中的駱宏勳,唱段悠揚動聽,廣受讚賞。
光緒十三年(1887),黃月山與京劇名淨李連仲、武旦李燕雲(小不點)同時加入瑞勝和梆子班(後於1893年改組,名“寶勝和”),皮黃、梆子同台演出。
光緒二十一年(1895),他改搭田際雲創辦的玉成班。
黃月山在形成“黃派”藝術風格後,身體逐漸發胖,後期以演老生戲為主。其弟子李吉瑞(出科於文安)繼其衣缽,將“黃派”諸名劇繼續上演,使“黃派”藝術流傳更為廣泛。

黃月山藝術特色

黃月山武工精湛,唸白淋漓激昂,唱功悠揚動聽。

黃月山演出劇目

在上海搭班時,以跌撲繁重的《伐子都》等戲著稱。《獨木關》《巴駱和》為其代表作。還兼演小生戲《黃鶴樓》《羣英會》《岳家莊》和老生戲《四郎探母》等。在瑞勝和、寶勝和、玉成班期間,曾排演許多新戲,如《反五關》《火燒百涼樓》《定燕平》《蓮花湖》《槍挑小梁王》《潞安州》《大名府》《二桃殺三士》《風塵三俠》《卧虎溝》《東嶺關》《十僧鬧花堂》《難中福》《請宋靈》《木羊陣》,以及取材於《彭公案》《施公案》的《劍峯山》《尹家川》《八寶鬧連環》《賀蘭山》《洗浮山》《俠義英雄圖》等,對豐富京劇武打劇目,有重要貢獻。

黃月山主要傳人

他的傳人有李吉瑞、馬德成、瑞德寶、楊瑞亭、李桂春(小達子)等,均屬黃派武生中的翹楚;富連成出
黃月山 黃月山
科並擔任教師的沈富貴,中華戲校畢業的王金璐,均擅演黃派戲。女演員恩曉峯、露蘭春、何翠寶以高慶奎,盛麟父子,亦以能演黃派戲而受到內外行的重視。黃月山的長子黃榮勝,字少山,自幼在楊隆壽主辦的小榮椿科班學老生;長孫黃益安出身於北京天橋羣益社,與梁益鳴同科學武生;次孫黃元鍾自幼在富連成科班學戲。

黃月山派系特點

黃月山所創立的表演體系,為清末武生三大流派之一,黃派最大特點和俞派恰恰相反,他頗注重唱工。
黃月山以唱工刻畫人物和精妙的髯口功為俞、李所不及,表演風格以激昂蒼勁為主。黃月山武功精湛,且有嗓能唱,並有堅實的唱工基礎,在其獨有的劇目中多以蒼涼悲壯的二黃、反二黃唱段和淋漓激昂的説白表達人物的性格與處境,如《銅網陣》《獨木關》《巴駱和》等。
他善於通過細緻入微的表演來點染人物的特點,如演《獨木關》之薛禮,用薛禮由老軍扶持出場後的掙扎晃身,以刻畫抱病的英雄,為同行所歎服。
黃月山能戲極多,且能兼演小生應功德《岳家莊》和《羣英會》《黃鶴樓》,又能演老生戲如《四郎探母》。
武生戲多為他自編自演,拿手劇目有《獨木關》《鳳凰山》《溪皇莊》《絕燕嶺》《百涼樓》《蓮花湖》《銅網陣》《劍峯山》《惡虎村》《駱馬湖》《翠屏山》《潞安州》《請宋靈》及《巴駱和》等。
他擅於在劇目中飾演老年英雄人物,創作了形勢各異的表演特技,如《百涼樓》的撲火,《劍峯山》的詐瘋等,尤以耍髯口為一絕,如《絕燕嶺》中的定燕平,扎硬靠,戴翎子,掛白滿,着厚底靴,用雙槍,能於耍槍、耍翎子、耍靠旗的同時耍髯口,來表現人物的絕望和憤怒,有極強烈的藝術效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