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慶瀾

鎖定
黃慶瀾(1875~1961年),字涵之,祖籍江西景德鎮,出生於上海。民國期間,歷任上海火藥局局長、上海地方審判廳廳長、上海特別市公益局局長等職。黃為發展教育事業,不惜巨資,獨自創辦三育中小學(今恆通路),自任校長達50年之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任中國人民教濟總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佛教淨業社社長,曾被推選為市人民代表會議特邀代表、市政協委員。 [1] 
中文名
黃慶瀾
出生日期
1875年
逝世日期
1961年
性    別
黃慶瀾(1875~1961年),字涵之,祖籍江西景德鎮,出生於上海。南洋公學師範院畢業,清代副貢(貢生)。曾任湖北德安、宜昌知府。民國期間,歷任上海火藥局局長、上海地方審判廳廳長、上海特別市公益局局長等職。黃為發展教育事業,不惜巨資,獨自創辦三育中小學(今恆通路),自任校長達50年之久。黃慶瀾清末自費赴日本考察教育,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在其父支持下,創立三育初高等小學於梅白克路(今新昌路),民國2年(1913年)~4年,捐助三育經費2.13萬元(銀元)。由於捐資興學有功,民國7年,受大總統特獎,給三等嘉禾獎章。民國12年,於境內恆通路租地建造校舍,至民國24年,在校學生達642人,由於辦學成效卓著,多次受到國民政府嘉獎,獲得各級嘉禾獎章8次。民國23年,在全市小學辦學水平評比中,三育被評為甲乙等,在境內位居第二。民國26年八一三日軍入侵上海,校舍全被日軍炸燬,民國27年,黃在新閘路920弄租屋繼續辦學。
黃慶瀾信奉佛教,熱心社會慈善事業。民國26年初,上海成立慈善團體聯合會教災會(簡稱慈聯會),黃任副主任,又兼任難民賑濟委員會主任。八一三淞滬抗戰後,上海廣大市民家業被毀,論為難民,擁入租界,最多時達70萬人。在黃慶讕、趙樸初等愛國人士倡導下,民國26~29年,先後在上海設置難民收容所50餘處,收容難民達50萬人次。中共江蘇省委抽調黨員,加強難民工作的領導,難民工作取得救濟團體上層人士的支持,使收容所不僅解決難民的衣、食、住問題,還有計劃地對難民進行抗日救亡宣傳教育和文化教育。當時,趙樸初是慈聯會的常委。收容所的主任,趙制訂的難民教育訓練支前計劃,得到黃的認同,立即付諸實施,並以“移民墾荒“為理由,動員1200名青壯年難民,開往温州,輾轉參加新四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任中國人民教濟總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佛教淨業社社長,曾被推選為市人民代表會議特邀代表、市政協委員。1956年,三育中小學併入其他公立學校,黃因年事已高,不再兼任校長。 [1] 
參考資料
  • 1.    上海市閘北區志編纂委員會,閘北區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8年03月,第11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