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悦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鎖定
黃悦 [1]  ,女,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33] 博士生導師 [37]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院長。 [2]  [41] 
主要從事比較文學、比較神話學方面的研究,重點關注中國優秀文化在當代的創造性轉化與海外傳播 [41]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以來英美漢學家的中國神話研究” [39]  。參與國家重大課題三項,北京市課題一項,已出版專著《神話敍事與集體記憶:淮南子的文化闡釋》,譯著《千面女神》等。 [35]  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38]  曾受邀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湖北衞視等媒體平台講授神話學系列課程。 [38] 
講授的本科課程包括:《中國文化概論》 [42]  、《比較文學原理》、《世界文明史》、《世界神話與文化》 [42]  等,為研究生開設《文學人類學導論》、《比較神話學導論》等課程。 [35] 
兼任中國神話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輯專家委員會“神話組”專家。入選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2013),獲北京市高等學校第三屆青年教學名師(2019)、北京語言大學首屆“青年教學名師”(2019),北京語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18),北京語言大學教學標兵等。 [35] 
中文名
黃悦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中國社會科學院
職    業
教師
代表作品
專著《神話敍事與集體記憶:的文化闡釋》
主要成就
200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獲文學博士學位
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
入選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
籍    貫
陝西洛川

黃悦人物生平

黃悦,女,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34]  ,博士生 [37]  導師。
黃悦
黃悦(6張)
1998-2002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基地班本科生,2002年7月獲文學學士學位 [35] 
2002-2005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2005年獲文學碩士學位(比較文學);
2005-2008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200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比較文學);
2008年7月起在北京語言大學從事教學與碩士生、博士生 [37]  導師工作。

黃悦人物介紹

黃悦,女,北京語言大學教授,一帶一路研究院副院長。 [38] 
主要從事比較文學、比較神話學方面的研究,近年來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神話學與文學的互釋以及探索傳統神話的現代意義 [3]  。參與國家重大課題三項,北京市課題一項,已出版專著《神話敍事與集體記憶:淮南子的文化闡釋》。 [36]  譯著《千面女神》等 [36]  ,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38] 
兼任中國神話學會副秘書長,中國民間文學大系出版工程編輯專家委員會“神話組”專家。入選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2013),獲北京市高等學校第三屆青年教學名師(2019)、北京語言大學首屆“青年教學名師”(2019),北京語言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018),北京語言大學教學標兵等 [36] 
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萬字 [3]  。曾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讀書》欄目主講神話學系列節目 [4]  ;2018年起在湖北衞視中華文化公開課《非正式課堂》節目擔任主講老師 [5]  ;在蜻蜓FM主講《神話:破解西方文化的密碼》 [6] 

黃悦主講課程

講授的本科課程包括:《比較文學原理》、《世界神話與文化》、《世界文明史》等,為研究生開設《文學人類學導論》、《比較神話學導論》等課程。 [35] 

黃悦主持項目

2021年獲國家社科基金資助一般項目“20世紀以來英美漢學家的中國神話研究” [39] 

黃悦獲獎記錄

曾獲北京語言大學第七屆青教賽二等獎(2017)、最受學生歡迎獎(2017),北京語言大學第十二屆優秀教學獎一等獎(2018) [3]  ,北京語言大學教學標兵(2017-2018) [7]  ,2019年入選北京語言大學“青年教學名師” [8]  。2019年12月獲得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獎。 [9] 

黃悦主要貢獻

已發表論文包括:
  1. 《符號經濟與消費神話》載《江西社會科學》(2005) [10] 
  2. 《從河北涉縣女媧信仰看女神文明的民間遺存》載《中國比較文學》(2007) [11] 
  3. 《創世神話的價值重估與意義闡釋》載《長江大學學報》(2009) [12] 
  4. 《重建整體性的神話觀》載《百色學院學報》(2009) [13] 
  5. 《漢代神話中的災難主題與英雄敍事》載《多元文化互動中的文學對話》(2010) [14] 
  6. 《漢代神話歷史管窺:以黃帝為例》載《中國文化研究》(2011) [15] 
  7. 《我們今天怎麼看神話》載《中國圖書評論》(2011) [16] 
  8. 《神話歷史:一個跨學科的新視角》載《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1)(《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17] 
  9. 《重訪凱爾特神話歷史——以愛爾蘭為例》載《百色學院學報》 (2011) [18] 
  10. 《現代性身體觀的神話學反思》載《百色學院學報》(2012) [19] 
  11. 《解碼符號經濟》載《文化與符號經濟》(2012) [3] 
  12. 《地方神話傳統與當代生態文明》載《青海社會科學》(2013) [20] 
  13. 《從文學尋根到知識考古》載《百色學院學報》(2013) [21] 
  14. 《架起文化傳統與新興產業之間的橋樑》載《符號與傳媒》(2013) [22] 
  15. 《關鍵詞:神話》載《民族藝術》(2014) [23] 
  16. 《文化遺產關鍵詞:説文解字》載《文化遺產關鍵詞》(2014) [24] 
  17. 《中國博物志傳統的誤讀與重審》載《中美比較文學》(2014) [25] 
  18. 《説文解字》,《文化遺產關鍵詞》(2014) [26] 
  19. 《史詩》載《民族藝術》(2015) [27] 
  20. 《水死中的神話原型與文化隱喻再探》載《中國比較文學》(2017) [28] 
  21.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oist Creation Myth,載《東學西傳:國學與漢學》(2017) [29] 
  22. 《從仿真到虛擬:智能化時代的情感與道德》 ,載《文學人類學研究》(2019) [30] 
  23. 《論當代網絡文學對中國神話的創造性轉化》,載《西北民族研究》(2019) [31] 
  24. 《試論科幻文學中科學與神話的共生關係》,載《貴州社會科學》(2020) [32] 
  25. 出版專著《神話敍事與集體記憶:<淮南子>的文化闡釋》(南方日報出版社,2010年8月) [3] 
  26. 《中國神話的網絡裂變與傳播規律初探》論文 (2021·6文化遺產) [40] 
  27. 譯著《千面女神》北京聯合出版社,2021版 [3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