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庶

鎖定
黃庶(1019~1058),字亞夫、亞父,號青社。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雙井十龍之一的黃湜(茂洵)之子 [1] 北宋大文豪黃庭堅的父親,雙井黃氏六世,西漢丞相黃霸後裔。擅長詩文,有《伐檀集》傳世。 [2] 
仁宗慶曆二年(1042)進士,時年二十五。歷佐一府(長安府)三州(鳳翔、許州、青州);1053年,青州通判;1055年,知康州、朝散大夫。嘉祐三年(1058年),卒於任所,年四十。 [7]  誥贈以大理寺丞大中大夫
亞夫、亞父
青社
所處時代
宋代
出生地
修水雙井村
出生日期
1019年
逝世日期
1058年
主要作品
伐檀集
本    名
黃庶

黃庶人物生平

黃庶,雙井六世,1019年生於修水雙井村,23歲金榜題名,與王安石同榜進士,雙井村的第七位進士,分寧黃氏自金華遷修水的第九位進士。黃庶先後在長安、許州、青州、康州((今廣東省德慶縣))為官,黃庶為人剛正,為官清廉,憂公如家,品行端正,飽讀詩書,曾在康州任太守。

黃庶智取兒名

黃庶知道人的魅力是從芳名開始的,名字會對人產生激勵作用。他從古書中選擇遠古時期的賢能之士的字給長子取名,他給長子取名“大臨”。大臨來自遠古時期的“八愷”,八愷出自《山海經》、《左傳·文公十八年》和《史記》等。八愷者,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黃大臨一歲時,黃庶在1042年進士及第。由此振奮,黃庶為次子繩權取名為庭堅,庭堅者,八愷之一。庭堅是遠古時期聖賢皋陶的字,皋陶是舜帝的良佐,中華民族的司法鼻祖,為人正直而有智慧。黃庶給予次子以極大的厚望。黃庭堅六兄弟,四兄弟的名來自八愷:大哥黃大臨、二弟黃叔達、三弟黃蒼舒,還有兩位弟弟的名來自“八元”:大弟黃叔獻、四弟黃仲熊。八元者,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 [3]  他生育的六子,名字均來自八愷八元,均成才有名望,黃庭堅為最顯。
黃庶很仰慕北宋大臣魯宗道,魯宗道在天禧元年(1017 年)為右正言。他任職後,對於如何考察官吏、整頓吏治,向宋真宗提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宋真宗對他頗感厭煩。魯宗道見真宗如此,對真宗説:“陛下你任用我,哪裏是僅僅為了收到納諫的虛名呢。我以身居其位而不實際幹事為恥辱,請皇上罷去我的官吧。”真宗為他的敢於直言所感動,在金殿的牆上大書“魯直”二字,讓大家向他學習。 [4]  為此,黃庶為黃庭堅取字“魯直”。

黃庶康州有聲

黃庶經常以優秀的古人來激勵自己,做一個有功於國家和人民的事情。據《雙井世家·黃庶傳》記載,黃庶經常對自己説:觀詩書以來,至於忠賢義士、奇節大功,常恨身不出於其時,不得與古人上下其事,每自奮,以為苟朝得位,夕必行之,使後之人望乎己,若今之慕乎古也。他為官,有其高祖黃贍愛民之遺風,重德愛民,他在詩《過建成侯廟》雲:德銘潁人心,千載不可磨。 [10]  他忠貞愛國,他在《送李室長慶州寧覲》雲:我生南方長詩書,愛國區區肺如炙。欲於塞外勒姓名,往往夜夢賀蘭石。據《詩祖堂翰溪廷元公支》記載,黃庶自述雲:我心之所存, 效於國資於民。
黃庶在1055年,知康州,為康州太守。康州地偏民困,暴亂不斷。當時為儂智高叛亂平定不久,哀鴻遍野,瘡痍滿目,百廢待舉。黃庶,不畏艱難,視困為進,夙夜為公,以救民水火為己任,鞠躬盡瘁,積勞成疾,壯年卒於任所。 [9] 

黃庶李氏賢助

黃庶的夫人李氏,建昌(修水)李氏人也。建昌李氏,是大唐李氏皇室後裔,人丁興旺,交友甚廣,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是江南大族。有李氏山房,黃庶的內弟(小舅子)李常能詩善文,學富五車,藏書萬卷,俗稱李萬卷,蘇軾為李氏山房撰文紀事。黃庶夫人李氏,文化素養很高,夫妻同心,甘心補台,育兒教子,頗有家法。黃庶中年逝世後,李氏果敢而睿智地擔起齊家重任,六個兒子皆長大成人並有名望,並養育出震古爍今的兒子黃庭堅,她是位偉大的妻子。黃庶夫人李氏,誥封壽光縣太君、安康郡太君。(摘自《浙江家譜文化》2019年12月第3期“修水雙井黃氏四十八進士盛象探究”一文)

黃庶文化交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分寧黃氏,開放創新,文化交遊,與時俱進,終成千古一族。分寧黃氏注重文化交遊,這個習俗,讓他們快速擴展思維,吸收全國英才的智慧,把分寧黃氏的家學推向更高的層次。黃庶的文化交流對象有:黃晞柳瑾、劉卿材、莫景、崔公孺、黃通、雷簡夫、王甫、向宗道、楊真長,富弼、李子儀、歐陽修宋祁、文彥博、吳育楊察晏殊、張明遠等。 [11]  這些交遊人士,有的是官場同僚,有的是同年進士,有的是世誼,有的是有共同的偶像(和歐陽修一樣學習韓愈),黃庶詩云:慣看韓老詩中景,樹色泉聲似故人。有的是詩文密友(和崔公孺一樣學習李杜詩篇),有的是同鄉同年(如莫景)等等。其中,同年進士及第,是士大夫交友的重要渠道。柳瑾(字子玉、書法家)、蘇頌王安石等都是黃庶的同年進士。黃晞,福建建安人,藏書萬卷,以研究《周易》和《春秋》為主。(摘自《浙江家譜文化》2019年12月第3期”修水雙井黃氏四十八進士盛象探究“一文)

黃庶詩文崇韓

黃庶工詩文,倡學韓愈,不蹈陳因,不作駢偶浮麗之詞。所作《和柳子玉十詠》中《怪石》詩,有意矯西昆體之弊,為世人傳誦。《四庫提要》説:“庭堅之學韓愈,實自庶先倡”。四庫館臣評其散文“古質簡勁,頗具韓愈規格”。

黃庶自編詩集

黃庶把自己創作的詩自編為書,取名為《伐檀集》,”伐檀“二字,來自《詩經·伐檀》。《宋史·藝文志》著錄《黃庶集》六卷,已佚。今僅存《伐檀集》二卷,乃皇佑五年(1053年)在青州幕僚時自編。
黃庶的詩,以明嘉靖六年喬遷訂補本《伐檀集》(《山谷全集》附刻)為底本(藏江西省圖書館,有葉德輝親筆跋),校以清乾隆緝香堂本(簡稱緝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同治南城宜秋館據明滇中李友梅本校刊本(簡稱宜本),清光緒黃菊秋翻刻《山谷全書》附刻本(簡稱黃本)等。

黃庶自序詩集

江夏黃庶,字亞夫。其少而學也,觀詩書以來,至於忠臣義士,奇功大節,常恨身不出其時,不得與古人上下其事。每輒自奮,以為苟朝得位,夕必行之,當使後之人望夫己,若今之慕乎古也。
既年二十五,以詩賦得一,第歷一府三州,皆為從事,逾十年,郡之政,鉅細無不與,大抵止於薄書獄訟而已。其心之所存:可以效於君,可以補於,可以資於民者,未曾有一事可以自見。然而月廩於官,慄麥常兩斛,而錢常七千,問其所為,乃一常人皆可,不免而能茲素餐昭昭矣。
暇日,常所作草稿,得數百篇,覽初省末散亡居多,其存者或失首遺尾,或竄乙斷裂,不可讀。因取完其者,以相從而編焉。題之《伐檀集》,且識其愧,然其性嗜文字,有若病癖未能無妄作,後來者皆附於篇之所云。
皇祐五年十二月青社自序

黃庶開創宋詩

黃庶很有開創精神,他在《大孤山》裏寫道:我行不忍隨人後,許國肝膽神所歆 [8]  他是探索宋詩發展方向的一位先行者。他的詩歌主張與創作對黃庭堅及江西詩派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他的《伐檀集》共六卷,現僅存二卷,詩168首,內容豐富,自成特色。他倡導師法“李杜”,追求“清”的審美理想,發揚“風雅興寄”的美刺傳統,主張詩歌創作要“鳴道德,傷憂患”,恪守中華“詩以載道”的詩教。他的這些主張是針對當時主導詩壇的西昆派而提出來的,宋詩究竟朝什麼道路發展,黃庶進行了深刻反思和有益的探索實踐。黃庶詩歌章法陡折、煉字烹句、以故為新、運古於律的藝術手法和沉鬱深厚、清新自然、飄逸豁達的藝術風格。黃庶的詩歌是黃庭堅及其江西詩派淵源所在。 [5] 
黃庭堅曾書刻其父黃庶《大孤山》、《宿趙屯》二詩,跋雲:“先大夫平生刻意於詩,語法類皆如此。然世無知音。小子不肖,晚而學詩,懼微言之或絕,故刻諸星子灣,以俟來哲。”知父莫若子,黃庭堅何以合刻此二詩?從《跋》中蠡測,要比歷代諸家品評黃庶及其《伐檀集》的結語,都更全面、深刻。 [6] 

黃庶代表詩作

探春
雪裏猶能醉落梅,好營杯具待春來。
東風便試新刀尺,萬葉千花一手裁。
怪石
山阿有人着薜荔,廷下縛虎眠莓苔。
手磨心語知許事,曾見漢唐池館來。
信馬尋春上古原,天工一幅繡平川。
花應笑我將詩句,便當遊人費萬錢。

黃庶人物家族

烈祖父:黃浩
天祖父:黃玘
高祖父:黃贍、叔高祖父:黃貽、黃賦
曾祖父:黃元吉,伯曾祖父:黃元績
祖父:黃中理,叔父:黃中雅、黃中順
父親:黃湜,伯父:黃沔、黃滋,叔父:黃淳、黃渙;堂叔父:黃灝、黃浹、黃注、黃渭、黃浚。時稱雙井十龍。 [1] 
兄弟:黃昭、黃襄、黃廉、黃羽、黃昉;堂兄弟:黃育、黃尹、黃庠、黃雍、黃序、黃寬、黃向、黃康,從兄弟:黃廓、黃度、黃廙、黃齊、黃方、黃奇
兒子:黃大臨黃庭堅、黃叔獻、黃叔達、黃蒼舒、黃仲熊,侄子:黃仲堪、黃叔夏、黃叔敖、黃景珪等
孫子:黃樸、黃榎、黃相、黃槐、黃柞、黃棁、黃栕,堂孫:黃棣、黃楚、黃麓、黃壄、黃霦、黃霖等
曾孫:黃黔、黃然、黃槱、黃照、黃炁、黃羔,堂曾孫:黃子耕(黃㽦)、黃子邁(黃犖)等
玄孫:黃坡、黃塾、黃壄、黃堂、黃培、黃均、黃壑、黃墾、黃童、黃至、黃坦等
來孫:黃銔、黃鐀、黃錙、黃銖、黃鎔、黃鈇、黃鎬、黃鍹、黃鏞、黃鍍、黃鏌、黃鉭、黃銧、黃鑑、黃鐧等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