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帝廟

鎖定
黃帝廟,又名軒轅廟,是為了黃帝建的廟,建在黃帝陵寢所在橋山的東麓,廟內存放着57通石碑,都是歷代君王為祭祀黃帝的祭文,始建於漢代,建在黃帝陵寢的西麓,後宋太祖開寶5年將其遷到東麓,一直到現代。
中文名
黃帝廟
別    名
軒轅廟
坐落於
黃帝陵寢所在橋山的東麓
創    造
指南車

黃帝廟建築簡介

黃帝廟,又名軒轅廟,坐落於黃帝陵寢所在橋山的東麓。據廟前碑文記載,黃帝廟始建於漢代,唐代宗大曆年中置黃帝廟於橋山西麓,宋太祖開寶五年(972)移建於橋山東麓,即現代的廟址。黃帝廟坐北面南,門前立一方形磚砌蚩壁,壁上書寫着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的題照: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黃帝廟建築特色

大殿門額上書“人文初祖”四字大匾,系原國民黨著名愛國將領程潛所題。大殿中神塞內有軒轅黃帝浮雕石像,石雕像高3.9米,寬3.3米,是以東漢武梁祠廟的畫像石刻拓片為藍本放大刻制的。
在黃帝廟院東側新建碑廓內,存放着57通石碑,均為歷代帝王致祭軒轅黃帝的“徹制祝文”(即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