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帝功德大典

鎖定
《黃帝功德大典》是2011年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宏濤。
中文名
黃帝功德大典
作    者
劉宏濤
譯    者
劉宏濤
出版時間
2011年5月
出版社
太白文藝出版社
頁    數
157 頁
ISBN
9787806809822

黃帝功德大典大典簡介

劉宏濤編著的《黃帝功德大典》,以黃帝的家世、身世、子孫分佈為背景,詳盡地輯錄了黃帝的發明創造以及黃帝荊山鑄鼎、創立中華的豐功偉績。反映出黃帝不僅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同時也是中國國家的締造者。大典收錄歷史文獻跨度大、人物多,並有大量的考古文獻,特別是有關“禹秉黃制”和周秦漢唐四朝盛世的孕育過程,反映出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內涵。大典的絲綢版曾於2008年被黃帝陵永久收藏。黃帝陵管理局認為“這是對於黃帝志書文獻是一個重要的補遺。”大典由陝西出版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受到海內外讀者的讚賞和歡迎。
《黃帝功德大典》是一部國家文化。第一次輯錄了從古至今各個歷史時期國家、地方對黃帝創立中華、建立國家豐功偉績的記述,從先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到民國,歷史傳承,含概各個時代。並輯錄了歷代名人如李白、杜甫、舒元輿、李商隱、曹植、王安石、蘇軾、班固、陳覺、李因篤、樊增祥、武則天、孫中山、毛澤東等歌頌黃帝建國豐功偉績的詩、詞、賦及祭文。是一部非常難得、非常珍貴的文獻資料。
《黃帝功德大典》由陝西出版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大典從黃帝的家世、黃帝的身世和黃帝的子孫分佈幾個方面全面論述中華民族體系的形成,從黃帝的發明創造、黃帝的荊山鑄鼎和“禹秉黃制”敍述黃帝建立國家、創立中華的偉大功德。大典的絲綢版曾於2008年被黃帝陵管理局永久性收藏,是對黃帝志書文獻一個重要的補遺。
陝西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大典還從周、秦、漢、唐四個盛世在中華原黃帝荊山鑄鼎地的孕育過程,文約義豐地揭示了整個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該書的編輯出版,是對中華國家文化的搶救和整理,是對現有黃帝文獻資料的重要補遺。對於探尋中華文明源頭,弘揚黃帝創造精神,提高國家形象,維護祖國鼎盛統一,團結世界各地華人、華族都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黃帝功德大典大典目錄

黃帝功德大典 黃帝功德大典
1、尊頌黃帝功德 彰顯華夏文明(序一) 楊勇先 張寶通
3、從黃帝文獻看中華文明的脈絡 (序二) 何光嶽 楊東晨
1、黃帝家世
5、黃帝身世
11、黃帝子孫
13、黃帝功德
14、發明創造
26、荊山鑄鼎
附:
47、大禹鑄鼎
56、歷代名人詠黃帝大禹荊山鑄鼎
77、荊山的名字
82、荊山覽勝處
83、黃帝鑄鼎地荊山仰韶文化古遺址
84、關於黃帝荊山鑄鼎歷史上的若干問題
100、孕育中華
100、周
104、秦
108、漢
111、唐
115、中華原
附錄:
120、中華民族為什麼尊黃帝為人文始祖
120、我們的“祖國”在哪裏
123、中華原大事記
125、中華原與黃帝鑄鼎之荊山
131、秦漢的櫟陽宮殿在哪裏
137、西安建都20朝代説
138、構築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
142、淺談中華原景區開發與建設
147、祭祀中華先祖大典祭文
154、後記

黃帝功德大典作者簡介

黃帝功德大典 黃帝功德大典
劉宏濤,1953年2月4日生,西安閻良人,曾求學於北京魯迅文學院。中國發明家協會會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域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曾榮獲聯合國“科學與和平”貢獻獎。現任黃帝文化研究院院長、西安傳統文化研究會顧問、漢字網學術顧問、倉頡文化研究會首屆學術顧問、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文化經濟交流協會副會長、陝西毛澤東書法研究會副會長。
曾發表過小説、故事、散文、電視文學劇本數十萬字。其中散文《外婆喬》入選《中國改革開放20年作品精選》散文卷,40萬字的長篇小説《柿溝》在《文經縱橫》雜誌中連載。絲綢版《黃帝功德大典》被黃帝陵永久收藏。個人傳記入選《中國書畫篆刻界名人錄》及《世界名人錄》。曾多次受到温家寶、王光英、陳慕華等黨和國家領導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