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巷

鎖定
黃巷源自晉代黃元方(公元280-375年),為八姓衣冠入閩始祖之一,閩中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説,三坊七巷裏卻只有“黃巷”,史料有載即福州黃巷祖居黃樓史料有載至少有六人(而實際名不見經傳者在五代十國前福州黃巷黃家子孫遠在百人以上)。
中文名
黃巷
外文名
Huang Alley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
創始人
黃元方

黃巷歷史沿革

黃巷 黃巷
黃巷因“雙黃交臂、文武相安”的故事而名聲在外(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入閩),這個巷也因此被認為運交華蓋,宜室宜家,居者日眾,聲名日隆,碩彥間出,名宦鹹集,單有清一代,就有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撫李馥、梁章鉅、郭伯蔭,進士陳壽祺等輩。兩宋時級元明時期此地黃姓名人頗多,不過後世到了清代黃巷裏姓黃的名人未見其多,倒也符合“此一時、彼一時”的社會哲學,不必有過多的嘆息。君不見這個巷裏還曾羈留過北方遊牧部落的毛、薩、葛氏移民,以及東南亞島國的番客。福州方言將“毛、薩、葛”三字連讀,是“做事沒結果”的意思。但這不影響三坊七巷人善待兄弟族羣的兼容胸懷。這讓人聯想到福州的老榕樹,三分雍容,七分自信,一種與生俱來的海涵氣度。黃巷的標誌性建築是“小黃樓”。相傳黃璞少時攻讀的祖居舊屋,就在小黃樓附近。林則徐師兄、官至江蘇巡撫的梁章鉅,於清道光年間對黃璞舊居進行全面修葺,並建了西花廳小小黃樓,以及與之配套的舊居東側園林小築“東園”。梁是中國聯學的開山人,修樓的一大目的,是作為不時延請當地吟友唱和之所。因此建築羣中有藏書房、假山、水池、拱橋、半邊亭等,古意盎然,文氣撲面。連梁的老師、鰲峯書院山長陳壽祺也曾擋不住透惑,搬過來挨着小黃樓住下,分享弟子的館藏資源。因一道“雪洞”而神秘兮兮的小黃樓裏,福州方言所特有的行吟之聲於今已沓,有福之州的文化遺產裏,則添了梁章鉅彙編的十卷《三山唱和集》。小池石拱橋護欄上所刻的“知魚樂處”四字,其奧妙也許正在於此。閩中有材,左海為盛。旗鼓相揖,科甲聯芳。單進士及第人數,就多達4000餘眾。小黃巷的東頭,曾因郭家“五子登科”而被暱稱文曲星的窩。郭家故居的牌子,雖以進士出身官至湖廣總督的老二郭柏蔭為名,舉人出身的老四郭柏蒼,則猶以布衣高才而更具文名。有行者笑道:古人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羨,在福州黃巷裏,倘不太計較平仄的話,可以對上一句:“為父應作郭階三”。福州黃巷始祖黃元方派衍其中徙福建莆田唐桂州刺史黃岸一支甚盛其子三長明經閩縣令黃謠、次黃典,季黃樂。為福建東南望族。其莆陽裔十分顯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則為狀元者有10位:其中文狀元者7位即五代黃仁穎、宋代黃公度、黃定、黃由、黃樸,明代黃觀、黃士俊;武狀元者3位:唐代黃仁澤、明代黃鉞、清黃仁勇。為榜眼者3位:宋代黃洽、黃艾,明代黃鳳翔。為探花者3位:宋代黃桂、明代黃暘、清代黃叔琳。為宰相者10位:宋代黃中庸黃鏞黃洽黃祖舜;明代黃景昉黃士俊黃道周,清代黃機黃錫袞黃廷桂。為尚書者7位 :明代黃綰黃光升黃鳳翔黃汝良、黃鉞、黃懋官、黃鳴俊

黃巷簡介

黃巷 黃巷
福州黃巷創始人由光州固始黃巷八姓入閩始祖之一晉安郡守相當於今福州市長黃元方所建,其裔世居十二代至福州黃巷舉家外遷莆田黃巷始祖唐代進士桂州刺史光祿大夫開國公黃岸和其長子唐進士閩縣令黃謠,次子唐明經岡州令黃典、季子唐,官令黃樂,部分黃元方之裔留守祖居福州黃巷。至黃岸六世孫唐天順進士史學家、大學問家、文學家黃璞晚年復歸隱福州黃巷祖居黃樓。;而不見“陳巷”或“林巷”。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嘛。兩晉時中原衣冠士族南遷入閩,其中部分黃姓的後裔聚居於此地。偏安日子宜於定心耕讀,就有碩儒黃璞等輩,修學守道,深居簡出,令人肅然生敬。連唐末起義軍首領黃巢攻城撥寨,經過此巷,竟也熄炬噤聲而過,秋毫無犯,傳為佳話。莆田裔孫遍及世界或商貿墾殖,宋、元時期,特別是明、清以來,向外播遷日益增多。至今查證,後裔廣播於閩、台、江、浙、兩廣、兩湖、贛、皖、雲、貴、川、陝、齊、魯、幽、燕之地和國外東南亞的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文萊、越南、緬甸、老撾、柬埔寨等主要地區,以及世界各地,擁有500多萬之眾。

黃巷黃巷淵源附錄

黃巷黃巷人文淵源

福州黃居軒轅總部落號黃帝少典長子建夏朝故都壽百有十歲配夫人金天氏西陵氏葬陝西黃陵縣中都橋山子廿五人得姓者十四人長子昌意
二世 昌意金天氏號少昊軒轅次子配蜀山氏壽百歲葬山東曲阜城東雲陽山子顓頊
三世 顓頊昌意子賜嬴姓配若水姬氏騰奔氏壽九十八歲葬山東濮陽子卷章
四世 卷章顓頊子配有莘女嬌氏子皋陶
五世 皋陶卷章子號大業協同夏禹治水有功受虞禪位壽百歲葬浙江紹興府會稽山禹陵配虞氏子伯益
六世 伯益臬陶子事夏禹在位三載後禪讓帝位於夏啓配金氏焉有子六長太康次陸終季仲康四少康
七世 陸終伯益次子號吳回兄帝太康失國弟復焉受封於河南潢川定城西二十裏黃國壽六十有一配金氏鬼方氏子昆吾
八世 昆吾陸終子號王相徙商丘封江夏郡王配嬴氏子淵公
九世 淵公王相昆吾子字湘若配姬氏子帝杼
十世 帝杼淵公子號南陸配虞氏子槐
十一世 槐公帝杼子舜帝甲申年有虞封候爵於光州潢川定城為故黃國之始祖配嬴氏子芒
十二世 芒公槐長子號女修配嬴氏子泄公
十三世 泄公芒長子號祖衝配姬氏子扁駟
十四世 扁駟泄次子配嬴氏子廑勤
十五世 廑勤扁駟長子配堯氏子根
十六世 根公廑勤次子配舜氏子崇軒
十七世 商朝 崇軒初名尹號阿衡根子官宰相配嬴氏子梁伯
十八世 梁伯崇軒長子配姬氏子祖甲
十九世 祖甲樑子配商氏子攸
十二世 攸公祖甲長子號汝鴻配曹氏子稟
廿一世 稟公攸子居黃州黃岡縣封黃岡伯配嬴氏子主土
廿二世 主土稟子封南星王配姬氏子不稿
廿三世 不稿主土次子官侍中郎配嬴氏子佗
廿四世 佗公不稿八子配姬氏子擴
廿五世 擴公佗子官武陽候配嬴氏子倀
廿六世 倀公擴子號父叔官大將軍配姬氏子汝鳩
廿七世 汝鳩倀子號吳父配吳氏子岵
廿八世 岵公汝鳩子官長城縣尉配嬴氏子彤
廿九世 彤公岵子配姬氏子倏
三十世 倏公岵子國史院內學士配嬴氏子弗亞
卅一世 弗亞倏子封歷正卿士配比干女子林夫
卅二世林夫弗亞子官太史配嬴氏子域
卅三世 域公林夫子封新祝君配姬氏子父檀
卅四世 父檀域公子官典農子配嬴氏子約績
卅五世 約績父檀子官司錄配姬氏子黌
卅六世 黌公約績子配嬴氏王所
卅七世 周朝 王所黌子官大將軍配王氏子中立
卅八世 中立王所次子官遠征大將配周氏子起犀
卅九世 起犀中立子配嬴氏子髦子
四十世 髦子起犀子官中大夫配周氏子見推
四十一世 見推髦子子官司諫配嬴氏子鞅
四十二世 鞅公見推子官兗州剌史配商氏子履
四十三世 履公鞅子配姬氏子辰
四十四世 辰公履子官閣署正配嬴氏子芮伯
四十五世 芮伯辰長子官至司徒配芮氏子考
四十六世 考公芮伯次子官大正配夏氏子君牙
四十七世 君牙字良夫考子周桓王時大司徒配周氏子宓
四十八世 宓公牙子字中立周莊王時官江夏長史徵軍大將配商氏子形
四十九世 荊公宓子字起崛官宗正配嬴氏子詹父
五十世 詹父荊公子官閣署正配詹氏子僖
五十一世 僖公詹父子封高平候配王氏子翳
五十二世 翳公僖子配林氏子藩
五十三世 藩公翳子官大正配潘氏子吉甫
五十四世 吉甫藩子配唐氏子適
五十五世 適公吉甫子配陳氏子權梁
五十六世 春秋朝 權梁適公子配梁氏子垂
五十七世 垂公權樑子字君孟官大司農黃國國君配孟姬氏子息葬光山寶相院側
五十八世 息公垂子居光州潢川定城西隆古黃國周襄王鄭初癸酉年楚國以不納遂吞併黃國子孫遂以國為姓官攘校尉配周氏子熾
十九世 熾公息子配王氏子宰孔
六十世 宰孔熾子晚年官正上卿配夏氏子三老公棟公陳公
六十一世 老公宰孔長子配陳氏子二妥宗伯由潢川定城西遷光州固始配王氏子妥公
六十二世 妥公老公子官庶尹遷宗伯配商氏子企公
六十三世 戰國朝 企公宗伯妥公子字邡公配林氏子廣中
六十四世 廣中企公長子官都尉配農氏子扃公
六十五世 扃公廣中次子字輔西官冀州牧錢府上士配張氏子二淑弓
六十六世 淑弓扃子字芹公官郡邑正配潘氏子二浩公輔西
六十七世 浩公淑弓長子字永樂封司徒居光州固始配楚氏子惠
六十八世 惠公浩季子字駿公官內史封公爵配周氏子歇公
六十九世 歇公惠子號春申君楚國考烈王時宰相生於光州潢川定城故都中寓居新羅耋年徙居黃州江夏郡門下食客三千戰國四大君子周朝赧王丁未年正月初五日午時生周朝赧王姬延癸酉年八月十五日子時亡剌墓在湖廣常德府江陰北門外黃鶴仁義開元寺乾山巽向配李氏姬氏鄭氏毛氏子十三尚號幼衝嘗暉韶往擎曼向平曦義榮安遠述究貴姑
七十世 秦朝 尚公歇公子字太公號幼衝秦朝關西大儒周朝赧王庚午年三月初三日生秦朝辛卯年十二月初五日卒配王氏子大綱
七十一世 大綱幼衝子西漢光州剌史封江夏候周朝赧王姬延已亥年六月廿八日生西漢高後辛酉年七月十六日卒配鄭氏子公卿
七十二世 西漢朝 公卿大綱子官太常博士周朝赧王姬延庚午年七月初七日生漢景帝劉啓庚寅年八月廿九日卒配陳氏子士夫
七十三世 士夫公卿子漢高祖劉邦辛丑年九月初六日生漢武帝元狩辛酉年十一月十七日卒配韓氏子彬彰彩
七十四世 彰號大族士夫次子漢文帝劉恆庚午年九月初六日生漢武帝劉徹徵和庚寅年四月十七日卒配柳氏子霸公
七十五世 霸公大族季子字次公漢丞相由江夏郡安陸徙居淮陽陽夏西漢宣帝五鳳丙寅年官御史大夫左丞相封建成候漢武帝徵和庚戌年八月十一日午時生漢宣帝甘露庚午年三月初一日丑時卒葬河南歸德府考城大奎陵山龍形配樊氏陳氏巫氏紀氏呂氏子十三仲達仲浦仲渲矯明廣明劉釗宣容宏叔季良裕
七十六世仲達霸公子官御史大夫漢武帝元封辛未年五月初八日生漢成帝建始辛卯年十月初十日卒配黨氏子宗
七十七世 宗仲達子號仍嘉漢昭帝元鳳辛丑年八月初八日生漢平帝元始辛酉年十一月十一日卒配張氏子祿
七十八世 祿公宗子號元相東漢初官諫議大夫配柴氏子伯良
七十九世 伯良祿公子漢宣帝甘露庚午年十二月廿五日漢建武庚寅年九月初七日卒配燕氏子況
八十世 況公伯良子官葉縣令復居江夏安陸縣雲夢鄉漢成帝庚午年五月十六日生漢和帝永元庚寅年十一月初十日卒配葉氏子香
八十一世 東漢朝 香公況子字文疆九齡母喪事父至孝東漢永元初累拜尚書令左丞相東漢光武帝建武乙卯年三月十八日寅時生東漢安帝永初丁未年十二月廿五日子時卒葬江夏郡安陸雲夢北郊源口配夫人李氏鄭氏陸氏胡氏子八瓊瑰璉理琛瓚珂琉
八十二世 瓊公香公子字世英官尚書左僕射封忠候壽漢章帝元和乙酉年正月十二日生漢桓帝延熹甲辰年二月十五日卒七十九配夫人陳氏顏氏李氏子恩榮
八十三世 恩榮瓊公長子漢安帝元初丙辰年四月十六日生漢獻帝建安庚辰年十二月初六日卒配胡氏子琬
八十四世 琬公恩榮子字子琰官中書令封關內侯與楊彪同拜光祿大夫漢順帝永和辛巳年八月十八日生漢獻帝初平壬申年十月十五日卒壽五十二配夫人趙氏袁氏李氏吳氏劉氏子二通奎
八十五世 通公字苴公號龜壽琬公子桓帝延熹辛丑年九月初九日生三國齊王正始庚申年十二月十六日卒配楊氏子忠
八十六世 三國朝 忠公通長子字漢升又字竟威號舜夫三國蜀將軍五虎將靈帝光和辛酉年正月初十日生獻帝延康庚子年十二月廿五日殉於御營諡剛候配曹氏子權
八十七世 權公忠次子字公衡號靖楷晚號道隆官車騎將軍東漢末年嘗避亂於仙遊平明山後回光州固始獻帝建安年庚寅年十二月初一日生三國未帝天紀庚子年十一月廿一日卒景初年間諡景候配丘氏子騰
八十八世 騰公權子初名迪字隍號道隆蜀延熙初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光州剌史三國231年九月初五日生晉310年十月初十日卒配鄭氏知運
八十九世 晉朝 知運初名潛騰子字丕渭官永嘉太守立郡學置義田晉255年正月十二日生晉340年九月二十日卒配詹氏元方字彥豐
九十世 元方(280-375年)即晉代八姓入閩之一(又名黃允)居黃巷之始祖字彥豐號萇馨知運子五胡亂華東晉永昌壬午年隨晉元帝司馬睿南渡中洲板蕩衣冠入閩仕晉安郡太守政尚慈惠封閩國公實為閩粵兩省黃氏之始祖居福州候官烏石山黃巷嘗以道學倡閩有萬卷書樓在福州榴花洞於西晉惠帝公元280年正月初四日辰時生東晉安帝孝武帝公元375年十一月十五日寅時卒壽九十五諡文節配鄭氏子仲葬烏石山榴花洞口
九十一世 仲公(325-402年)元方子字杓迪南郡都尉內史晉成帝鹹康已亥年六月十六日生南北朝武帝壬戌年十月初二日卒封閩國公葬候官縣西配何氏生子九長子雍舊雍新雍天雍地雍金雍木雍水雍火雍土
九十二世 雍舊仲公長子字偉公號泓伯封太史黃門侍郎東晉簡文帝鹹安辛未年十月廿一日生南北朝北魏正平辛卯年十二月十五日卒配王氏生子四如章如意如詩如文
九十三世 如意雍舊次子字奎公東宮舍人東晉安帝隆安庚子年十月十五日生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壬午年十二月初九日卒壽一百有三歲配胡氏子四長諱齊次諱西季諱賦四諱辛
九十四世 南北朝 西公字昱公如意長子官仕梁歷官湖廣江陵縣令安陸令遂居焉配曲氏子薰傳青山虎丘派
齊公如意次子中郎將贈太保南北朝北魏延和癸酉年七月二十日生南北朝宣武帝永平辛卯年十一月十二日卒配林氏子貴林
九十五世 貴林齊長子國子監祭酒贈太傅南北朝北魏獻文天安丙午年六月廿五日生文帝大統庚申年十月初二日卒配詹氏生子四瑞儀端儀祥儀禮儀
九十六世 端儀貴林次子南朝建安都陽令南北朝宣武帝景明庚辰年五月十五日生陳宣帝太建庚子年十一月廿一日卒配鄭氏子若
九十七世 若公端儀長子南朝荊州剌史武帝召為附馬孝莊帝永熙癸丑年十月初十日生隋朝煬帝大業乙丑年九月十九日卒配丘氏生子六長子浮之滔之浪之流之淵之源之
九十八世 隋朝 滔之若次子隋朝青錢弘文館學士官至御史中丞陳文帝天康丙戌年九月十二日生唐朝太宗貞觀庚子年二月初二日卒配陳氏子二芫芳
九十九世 芳公滔之次子號竹巖撰家譜圖序歷官福唐參軍晉安太守勤恤庶民講學於閩之東山撰家譜圖序隋文帝開皇庚申年七月廿二日生唐朝高宗上元乙亥年二月初十日卒配鄭氏子三長衝次守恭季守美
一百世 唐朝 衝公芳公子字士謙封秘書監唐太宗貞觀丁亥年正月初六日生唐少帝唐隆庚戌年十一月十五日卒配蘇氏胡氏子三長諱岸徙莆陽延壽裏莆田黃氏後唐丁亥科狀元黃仁穎為其哲裔次諱崖傳仙遊尖山黃氏
守恭芳公次子字國材號一翁晚號惟康由福州黃巷徙居豐州郡東南郊開元寺唐太宗貞觀已丑年二月十八日生唐睿宗太極壬子年十二月十八日卒葬泉郡西郊刺仔山子五配李氏馬氏長經居南安蘆裏隍山次紀居惠安黃田季綱居安溪葛磐四緯居同安坑柄綸繼胞叔守美為嗣
守美芳公季子字士材號怡康由福州黃巷徙居福建漳浦南詔唐太宗貞觀癸巳年三月廿八日生唐中宗太神龍乙巳年十一月廿八日卒配馬氏無嗣特立胞兄五子緯為嗣

黃巷黃巷名人黃璞

黃璞(837-920年),字德温、紹山,黃璞,字德温,一字紹山,號霧居子。歷史學家、大學問家、文學家。唐進士官至唐朝翰林院崇文館大校書。黃璞其故居有兩處。一在福建莆田涵江區國歡鎮黃巷山前黃即早年故居(今莆田國歡鎮黃霞村)。一在福州三坊七巷之一東街口南后街黃巷第36號小黃樓晚年故居。 唐乾符五年(878年)八月,黃巢率義兵夜過璞家門時,知是大儒,命令軍士把火把吹滅,靜悄悄地走過去,沒有驚動他,而名聲大振,傳為佳話。
唐大順二年(891年),登進士第,官尚衣監主簿。乾寧初(894年),升任崇文閣校書郎致仕。
黃璞著有《霧居子集》和《閩川名士傳》。《閩川名士傳·序》載:蒐集自唐中宗(705年)以後福建名人54人事蹟寫成本書。是福建省最早的一部人物誌。
黃璞有子8人:其中次子仁渥,官教讀太子正字;三子仁滔,官御史中丞;四子仁藻,官著作郎;七子仁渭,著作郎授館職。四人與父同任館職,世稱“一門五學士”。
黃璞樂善好施,平日賙濟鄰里貧苦士民200多家。舍田租500石,地50畝建上生寺;後又舍埭田275畝給寺僧。為人公正,平息羣眾紛爭,為民伸冤理枉。在家28年中,境內“幾無冤民”。
黃璞卒後,葬在國歡寺後。與福建晉江潘湖歐陽詹齊名,擅長詩歌,傳誦一時。唐大順二年(891年),登進士第,調尚衣監主簿。乾寧初年,任崇文閣校書郎。其十世孫黃福生由福建莆田涵頭前黃徙居北京房山張坊北白岱裏前黃,清內閣大學士忠勤伯黃廷桂為其哲裔。

黃巷黃巷小黃樓

黃璞家世背景,原載《台灣江夏莆陽黃氏大宗譜》
第1世:黃 岸——衝公長子;字宗極,又字魁傑,號彥忠,江夏莆陽黃氏始祖(674年農曆正月5日-756年農曆3月29日),唐朝秘書監,初居湖北黃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遷福建侯官縣(今福州東街)黃巷,最後遷入泉州郡莆陽縣延壽裏國歡院(今涵江區國歡鎮黃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進士,歷任弘文院編修,徐州牧,廣西桂州刺史,陳十要道於唐玄宗,治為天下第一,755年歸養。有惠政,封開國公,進升為金紫光祿大夫,諡“忠義”。為福建東南望族,其莆陽後裔十分顯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則為狀元者有10位:後唐黃仁穎、宋代黃公度、黃定、黃由黃觀、黃樸,明代黃士俊武狀元唐代黃仁澤、明代黃鉞、清代黃仁勇;為榜眼者3位:宋代黃洽、黃艾、明代黃鳳翔;為探花者3位:宋代黃桂、明代黃暘、清代黃叔琳。為宰相者10位:宋代黃中庸黃鏞黃洽黃祖舜;明代黃景昉黃士俊黃道周,清代黃機黃錫袞黃廷桂。為尚書者7位 :明代黃綰黃光升黃鳳翔黃汝良黃鉞、黃懋官、黃鳴俊。配趙(封開國夫人),配邱(封吉國夫人);子三(黃謠、黃典、黃樂)。
第2世:黃 謠——岸公長子;字延翰,(700年農曆5月8日-773年農曆9月7日),唐朝720年登明經科,733年登狀元,徐徵榜進士,授閩縣縣令,清慎廉能,民稱善治,以子散騎常侍黃華貴,封金紫光祿大夫(唐正一品榮譽稱號)。葬於閩縣延福院西,7配朱,配姜(封沛國夫人);子十(朱氏生黃英、黃蓋、黃華、黃革、黃莫,姜氏生黃慕、黃著、黃範、黃蒞、黃薦開基於台灣台北)
黃 典——岸公次子;字延林,(702年農曆9月1日-780年農曆11月2日),唐代宗763年舉明經官,永春縣令、岡州令;遷居廣東南雄黃氏之始祖,配趙;子四(黃頂、黃碩、黃穎、黃頡)
黃 樂——岸公三子;字延院,(715年農曆7月14日-800年農曆10月15日),756年春開基於台灣台南;配林;子三(黃明、黃暉、黃旭)其後裔分居閩縣烏石山榴花洞南麓黃厝
第3世:
黃 英——謠公長子;葬於囊山院西九峯山;配何;子一(黃昌宗)
黃 蓋——謠公次子;葬於囊山院西九峯山;配邱;子一(黃昌期)
黃 華——謠公三子;字萼華,(730年農曆10月10日-800年農曆3月3日),唐代宗765年登狀元蕭逋榜進士,授散騎常侍(正一品),性端重,質實諾,不欺凌,居官以清慎為著,封金紫光祿大夫,葬莆陽上林東黃山;配常;子二(黃昌齡、黃昌朝
黃 革——謠公四子;修煉於福州岵山,唐朝太和中,昇仙於鰲橋,世稱岵山真君,祀有祝禱必應,廟今猶存,郡志、通志有載。
黃 莫——謠公五子;768年明經及第,官大理評事,葬於金坑上,有碑;後黃始祖,配孔,配林;子三(黃昌岌、黃昌裔、黃昌業)
黃 慕——謠公六子;字孟華,官於海南瓊州知府,遂居焉;餘情不詳。
黃 著——謠公七子;字伯華,官於廣東雷州推官,再遷山東黃縣;餘情不詳。
黃 範——謠公八子;字仲華,官於湖廣黃州通判,遷居湖廣黃州;餘情不詳。
黃 蒞——謠公九子;字玄華,官於崖州知州,遷居海南崖縣;餘情不詳。
黃 薦——謠公十子;字季華,官於嘉興知縣,遂居焉;餘情不詳。
黃 頂——典公長子;字袞幹,(730年農曆12月19日-804年農曆9月5日);配何;子一(黃恭)遷廣東南雄派之祖
黃 碩——典公次子;字袞坤,遷仙遊楓亭黃厝;配洪;餘情不詳。
黃 穎——典公三子;字袞山,號文峯,遷居惠安文峯山;餘情不詳。
黃 頡——典公四子;字袞河,遷居龍溪浦南;配王;餘情不詳。
黃 明——樂公長子;字裳龍,(732年農曆7月15日-800年農曆12月27日);配王;子一(黃敬)
黃 暉——樂公次子;字裳犀,居於後黃;配吳;子二(黃建伊、黃建億)
黃 旭——樂公三子;字裳麟;配吳;子三(黃建海、黃建滬、黃建池)
第4世:
黃昌宗——英公之子;葬於九峯山;配王(長子黃汝霖出繼給黃恭為嗣)廣東南雄始祖;子二(黃汝霖、黃觀
黃昌期——蓋公之子;葬於九峯山;配詹(其子黃準出繼給黃敬為嗣);子一(黃準)
黃昌齡——華公長子;唐朝794年,官至大理寺評事,葬於前黃山;配孔;子三(黃岣、黃衍、黃嶢)
黃昌朝——華公次子;字文曲,(766年農曆4月14日-840年農曆12月1日),唐朝798年登狀元李隨榜進士,授浙江金華縣令,葬於九峯山之原;配康;子四(黃峯、黃倜、黃峻、黃獻
黃昌岌——莫公長子;唐朝貞元初,賜中憲大夫,葬於國歡院北;配鄭;子二(黃涅盤、黃崇精)
黃昌裔——莫公次子;唐朝800年,官居汀州寧化縣令;配周;子一(黃阮)
黃昌業——莫公三子;唐朝834年,官至户部郎中,世居福州閩縣五虎山,葬於大田驛東山後浮蒼茶園邊;配周;子三(黃方山、黃烏山黃道山
黃 恭——頂公之子;(746年農曆7月28日-821年農曆2月15日),唐朝780年進士,官工部員外郎;配陳(胞兄黃昌宗長子黃汝霖為嗣);子一(黃汝霖)
黃 敬——明公長子;字袞幹,(748年農曆10月22日-822年農曆12月8日);配林(胞兄黃昌期子黃準為嗣);子一(黃準)
黃建伊——暉公長子;餘情不詳。
黃建億——暉公次子;餘情不詳。
黃建海——旭公長子;餘情不詳。
黃建滬——旭公次子;餘情不詳。
黃建池——旭公三子;餘情不詳。
第5世:
黃汝霖——昌宗長子;(759年農曆7月16日-836年農曆11月10日);配王;子二(黃琇、黃福)
黃 觀——昌宗次子;唐朝給事中,世居候官縣東山,從候官縣遷居江西吉安府泰和縣;配阮;子三(黃舜元、黃舜臣、黃舜俞)
黃 準——敬公之子;(810年農曆正月17日-880年農曆11月21日);配王;子一(黃禿)
黃 岣——昌齡長子;官至福州長史;配林;子一(黃如規)
黃 衍——昌齡次子;官至潮州長史,遂居焉;配薜;子一(黃如現)
黃 嶢——昌齡三子;官至大理寺評事;配孔;子六(黃瑜、黃琰、黃璩、黃琚、黃瑤、黃璞
黃 峯——昌朝長子;字景聳;官至儀同三司使,為浙江興化郡城阮巷始祖,葬於上寺西;配朱;子一(黃確)
黃 倜——昌朝次子;字景周,(800年農曆2月5日-880年農曆12月12日),東黃始祖,葬上林東黃山;配朱;子一(黃滔)。
黃 峻——昌朝三子;字景崇,唐朝834年進士,歷任河南固始縣丞,候官縣令,諫議大夫;配孟;子一(黃碣
黃 獻——昌朝四子;字景陟,(810年農曆7月7日-881年農曆11月15日),唐朝隱士,鞏溪黃氏始祖,葬於永福梧桐潼關教忠院山南;配趙(唐朝儒士趙自勤之女,合墓);子一(黃曹)
黃涅盤——昌岌長子;又名黃文矩,唐元和中,應閩王賜妙應大師,通志、郡志皆有載。
黃崇精——昌岌次子;又名黃忱童,號本寂大師,建蒙山寺,創撫州曹山禪院,唐天覆間坐化,諡元澄,葬於曹山,通志、郡志皆有載。
黃 阮——昌裔之子;官至金華主簿,葬於國歡院;配沈;子一(黃蟾)
黃方山——昌業長子;餘情不詳。
黃烏山——昌業次子;餘情不詳。
黃道山——昌業三子;餘情不詳。
第6世:
黃 琇——汝霖長子;字裳冠,(812年農曆9月19日-898年農曆12月10日),唐文宗838年裴思謙榜進士,官刑部員外郎;配林;子一(黃韜)
黃 福——汝霖次子;字裳秀。世居福州南后街黃巷其曾孫黃程遷居廣東潮州甚盛。配王氏子(黃世和)
黃舜元——觀公長子;遷居江西吉安泰和;餘情不詳。
黃舜臣——觀公次子;遷居江西吉安泰和;餘情不詳。
黃舜俞——觀公三子;遷居江西吉安泰和;餘情不詳。
黃 禿——準公之子;字裳龍,(840年農曆4月16日-915年農曆10月15日);配徐;子一(黃德)
黃如規——岣公之子;餘情不詳。
黃如現——衍公之子;餘情不詳。
黃 瑜——嶢公長子;遷居陝西省長安市;餘情不詳。
黃 琰——嶢公次子;遷居四川省成都市;餘情不詳。
黃 璩——嶢公三子;遷居浙江省寧波市;餘情不詳。
黃 琚——嶢公四子;遷居廣東省順德縣;餘情不詳。
黃 瑤——嶢公五子;遷居江西;餘情不詳。
黃 璞——嶢公六子;(837-920年)字德温,號霧居子。官至大校書,耆年居福州黃巷小黃樓;前黃始祖,有“一門五學士”之美譽,配孔;子八即仁溉(進士三史擢第以父蔭文林郎)、仁渥(館閣學士教讀太子正字)、仁滔(侍御史居興教裏)、仁藻(館閣學士著作郎其裔居巖潯、七步上黃)、仁澤(865—945年)唐乾寧乙卯(895年)科武狀元,官節度巡官(系中華黃姓第一武狀元)又名黃諷,累官至偽閩諫議大夫、節度巡官,始遷侯官倉山下林古稱白林,事蹟載福州志。妣文氏,葬上林。(子二:慕華居倉山下林,慕風徙翁潭前黃)、仁濟(館閣學士其裔居上林、佘埔)、仁渭(著作郎徙惠安縣文峯裏)、仁滂(館閣學士居惠安鳳山)
黃 確——峯公之子;官至虞部郎中,為黃石東井郡城阮巷南安清源峯之始祖;子一(黃珂)
黃 滔 ——倜公之子,(840—911年)唐昭宗895年趙觀文榜進士,官監察御史,時值唐室衰落,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審知割據福建一帶,黃滔以文學儒士入王審知幕府座上賓,有《莆陽黃御史集》傳世;尊為東里黃始祖。子一(黃珦
黃 碣——峻公之子;字德磊,諡忠義,贈司徒,從王審知由河南光州固始仕閩,閩小將,為福州道山黃氏始祖,歷官固始縣丞,候官縣令,福州通判御史中丞諫議大夫,尋除漳州剌史,徙婺州剌史,遷威勝軍節度副使,唐朝光啓890年董昌謀反,黃碣公以死爭之,為董昌所害;子一(黃環)
黃 曹——獻公之子;字宜官,(828年農曆2月10日-906年農曆12月10日);子三(黃俶、黃珍、黃佩)
黃 蟾——阮公之子;餘情不詳。
第7世:
黃 韜——琇公之子;字建道,侍御史(839年農曆正月21日-915年農曆10月12日),配吳;子二(黃彬恭、黃彬敬)
黃 德——禿公之子;字建德,(870年農曆2月22日-948年農曆10月2日);配洪;子一(黃源)
黃仁溉——璞公長子;著作郎;子一(黃允)
黃仁渥——璞公次子;餘情不詳。
黃仁渭——璞公三子;餘情不詳。黃仁藻——璞公四子;餘情不詳。
黃仁澤——璞公五子;(865-945)唐乾寧武狀元,節度巡官,福州倉山下林黃氏始祖。子二(慕風居翁潭、慕華居白林即下林)
黃仁濟——璞公六子;(館閣學士其裔居上林、佘埔)其子黃仲孚-----孫黃開------曾孫黃君卿-----元孫黃詹即黃汝詹居潮州(其弟黃汝方居鼎州)黃氏始祖為廣東黃氏大族。
黃仁渭——璞公七子;(著作郎徙惠安縣文峯裏)餘情不詳。
黃仁滂——璞公八子;(館閣學士居惠安鳳山)餘情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