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山炮台舊址

鎖定
黃山炮台舊址,東西長3.2公里、南北1.7公里,海拔91.7米,北臨長江,此處江面寬僅1.25公里,素有“江海門户、鎖航要塞”之稱。黃山有着“枕山負水”、“水環巒拱”的天塹之勢,黃山有席帽、馬鞍、龍頭諸峯,平均高91米。
中文名
黃山炮台舊址
所處時代
明代至民國
保護級別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所屬地區
江蘇省江陰
文物特徵
登高山之頂,北望靖江,與孤山對峙;周圍山峯,綿延30餘公里,閲不盡的大江南北兩岸風光。浪急湧高,峻巖夾持。黃田港東岸有一座錦屏似的小山與黃山互為犄角,此即君山。此山海拔72.5米,面積40.4萬平方米,山雖不大,但名聲很大,素有“江陰主山”之稱。自崇禎八年(1635)始在黃山的大小石灣修築炮堤、配置大炮,清康熙二年(1663)正式築炮台。乾隆年起,又在江陰段長江兩岸設汛,安排綠營兵加以駐防。道光二十年,江陰已建成石牌、黃山、黃田港、閘西敵樓、夏港墩、申港墩、蘆埠台、桃花墩、谷瀆墩、谷瀆炮房、範港墩、泗港墩、善港墩等14處汛,要塞防務初具規模。同光年間,要塞的防禦進一步正規化和層次化、體系化,近年相繼清理出的7座同治年鋼筋水泥炮台和2尊“耀武大將軍”萬斤鐵炮即是這一段歷史的見證。至甲午戰爭前,南岸已有東、西山兩個炮台羣,黃山、仙人港(暗)、黃山港(暗)、小角山、大石灣(明)和小石灣(明)六大炮台,配備了口徑達300毫米的阿姆斯特朗炮6門,還有水雷營協防。更令人觸目警醒的是咸豐十年太平軍攻克江陰後,為防止清軍由上海上溯攻打天京,還在兩岸岩石中嵌入鐵樁,拉起了橫貫江心的鐵索,到清末還時時露出水面,彷彿在昭示這長江門户的險要。清末殖民勢力東來,黃山為繼吳淞口後的長江第二道門户,其江防海防的戰略地位為國內外矚目,以黃山為主體的江陰要塞區域包括花山、秦望山等地。解放戰爭時期,黃山和長山之間的鳳凰山、香山、定山、花山等皆列入要塞軍事區的核心區域。因此,江陰炮台等軍事設施規模大、歷史價值高,成為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1840-1948年間,清政府和國民黨軍隊在山上修築炮台和軍事設施多處,現存鵝山炮台2座、小石灣炮台遺址、馬鞍山炮台、東山大炮台、黃山炮台6座、國民黨前沿指揮所1座、機槍哨4座、君山炮台2座、東山咀張之洞內炮台和西山咀張之洞炮台,為我國現存的頗具規模的軍事遺址。1992年公佈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列為江蘇省國防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