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山圖

(清代梅清創作畫冊(16開))

鎖定
《黃山圖》是清代梅清創作畫冊,16幅。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康熙三十一年(1692)繪,此圖冊載黃山16景,即始信峯與繞龍松、西海門、蓮花峯、煉丹台與蒲團松、獅子林、湯池、翠微池、光明頂、浮丘峯、慈光寺、雲門、百步雲南梯、文殊院、鳴琴泉、天都峯、松谷,筆筆清潤,幅幅明潔,尤有一種醉人的仙逸之氣,最能反映梅清清秀潤淡的藝術成就,為其作品之代表作。每幅皆有作者題記。1980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此圖,題名《梅清黃山圖冊》。 [1] 
中文名
黃山圖
作    者
梅清
創作年代
清代
幅    式
冊頁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規    格
每冊頁縱120.8釐米,橫38.2釐米
材    質
紙本

黃山圖畫作內容

此畫冊共有16幅,分別畫“始信峯與繞龍松”、“西海門”、“蓮花峯”、“煉廾什與蒲團松”、“獅子林”、“湯池”、“翠微寺”、“光明頂”、“浮丘峯”、“慈光寺”、“雲門”、百步雲梯”、“文殊院”、“鳴琴泉”、“天都峯”、“松谷”、“九龍潭”等黃山有名遊覽點。作者在此圖的左上角自題“太古蟄龍醒,蠶叢霹靂開;五淫雲不去,峽雪飛來,九龍潭,瞿山。”據作者自題,此畫之景就知是黃山的“九龍潭”:畫面上山石崎嶇險峻,有的礬頭突兀伸向龍潭,有山頭露出水潭,山腰間點綴以松柏,山巒之間雲氣繚繞,水潭在兩山岩間潺潺流動,在潭水邊的左側山石上,有兩位高士,一人站着,一人席地而坐,正在專心致志觀賞黃山一角——九龍潭的冬天景緻。 [1] 

黃山圖藝術鑑賞

此圖可以説是一幅寫生畫,取境險峻,結構謹嚴,氣勢磅礴,情景交融,相得益彰,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是一幅成功的作品。其用筆方法似乎受黃山石紋、松雲的啓示,畫山先用清峭的線條隨意勾皴,既不斧劈、又不披麻,既不剛拔、又不柔軟,夾利而刁;呆滯,然後以清淡的水墨:畫松幹勾針葉,稠密的一片都用較深的墨色。此畫經作者高度提煉概括,寓豐富於簡煉之中,突出重點而又有層次感、節奏感,在描寫人物時求取對象的神韻。在表現手法上不因循守舊,線和麪結合完美,墨與色的和諧統一。 [1] 

黃山圖作者簡介

梅清(1624—1697年),原名士羲,後改梅清,字淵公,號瞿山、敬亭山農,宣城(今屬安徽省)人。清初畫家、詩人。工詩善畫,以畫山水、松石、梅花著稱,時有“畫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畫梅花“枝幹奇古”之評。山水畫大多是黃山景緻,風格雄奇豪放,為宣城地區畫壇領袖。梅清的山水畫遠承宋元諸家的遺緒,近學“元四家”和沈周的筆墨技法,又嘗與石濤相互切磋畫藝,故功力尤深。他的創作最重師法自然,曾在各地遊歷名山大川,終日面對青山描摹寫生。黃山和家鄉宣城是梅清繪畫中最着力表現的題材。著有《天延閣集》、《梅氏詩略》等書。 [2] 
參考資料
  • 1.    陳基餘,趙培根主編 、《安徽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安徽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9,第540頁
  • 2.    梅清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19-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