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守瓜

鎖定
黃守瓜又名黃足黃守瓜,俗稱黃瑩、瓜瑩、瓜守、瓜葉蟲、瓜黃葉甲、瓜娃子等,是鞘翅目葉甲科守瓜屬動物。長橢圓形,體長8-9毫米,身體除中胸、後胸及腹部腹面為黑色外,其餘均為黃色或橙紅色,且有光澤;複眼圓形,黑色,觸角絲狀;前胸背板長方形,雌成蟲腹部較膨大,末端尖錐形,露出鞘翅外;雄成蟲腹末鈍圓,腹面有匙形構造。足的腿節黃色,上下各有1黑紋,腔節及時節均為黑色。 [2] 
黃守瓜分佈於全國各地,發生普遍。黃守瓜4月上旬越冬成蟲開始出活動,先在葡萄園和菜田取食雜草、菜苗嫩葉,葡萄發芽後轉入葡萄上。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越冬代成蟲交配產卵盛期。卵期10-14天。8月第一代成蟲出現,繼續取食危害,到10-11月份陸續越冬。每年二代區,第一代成蟲7月上中旬出現,9月份第二代成蟲出現,10月中下旬成蟲開始越冬。成蟲晚上隱藏,白天出來活動,成蟲活潑,有假死習性,對黃色有較強趨性。成蟲白天交配產卵,1生可交配4-7次,每頭雌成蟲可產卵150-200粒,卵多產在潮濕的表土層中,堆產,深約3釐米。 [2] 
黃守瓜寄主很多,可危害七十多種植物,除危害葡萄外,還危害蘋果、梨、花椒,以及黃瓜、南瓜、甜瓜、絲瓜等葫蘆科、十字花科、茄科、豆科等多種蔬菜。成蟲、幼蟲都可危害,成蟲咬食葉片和嫩莖,常咬成半環形或環形傷痕,被害部位往往乾枯脱落而形成大孔洞。嚴重危害時能使葉片形成網狀,僅存葉脈。幼蟲在土中咬食寄主根部,造成幼苗死亡。 [2] 
外文名
Yellow melon lea beetle
別    名
印度黃守瓜
黃足黃守瓜
黃蟲
黃螢
中文學名
黃守瓜
拉丁學名
Aulacophora indica (Gmelin)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鞘翅目
亞    目
多食亞目
葉甲科
亞    科
螢葉甲亞科
守瓜屬
黃守瓜
分佈區域
粵、桂、瓊、台、雲、黑、內蒙、陝、甘、晉、冀等地區
總    科
葉甲總科

黃守瓜簡介

黃守瓜
黃守瓜(5張)
黃守瓜又叫印度黃守瓜、黃足黃守瓜,屬葉甲科螢葉甲亞科昆蟲,黃守瓜是瓜類蔬菜重要害蟲之一。我國危害瓜類的守瓜主要有3種,除黃守瓜外另兩種為黃足黑守瓜和黑足黑守瓜。其中黃守瓜分佈於河南、陝西、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危害最烈;黃足黑守瓜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黑足黑守瓜在西北陝西、甘肅及其餘各省均有分佈。其中以黃守瓜最為常見 [1] 

黃守瓜外形特徵

黃守瓜體長卵形,後部略膨大。體長6~8毫米。成蟲體橙黃或橙紅色,有時較深。上唇或多或少慄黑色。腹面後胸和腹部黑色,尾節大部分橙黃色。有時中足和後足的顏色較深,從褐黑色到黑色,有時前足脛節跗節也是深色。頭部光滑幾無刻點,額寬,兩眼不甚高大,觸角間隆起似脊。觸角絲狀,伸達鞘翅中部,基節較粗壯,棒狀,第2節短小,以後各節較長。前胸背板寬約為長的兩倍,中央具一條較深而彎曲的橫溝,其兩端伸達邊緣。盤區刻點不明顯,兩旁前部有稍大刻點。鞘翅在中部之後略膨闊,翅面刻點細密。雄蟲觸角基節極膨大,如錐形。前胸背板橫溝中央彎曲部分極端深刻,彎度也大。鞘翅肩部和肩下一小區域內被有豎毛。尾節腹片三葉狀,中葉長方形,表面為一大深窪。雌蟲尾節臀板向後延伸,呈三角形突出;尾節腹片呈三角形凹缺。
黃守瓜外形 黃守瓜外形

黃守瓜生態習性

成蟲除了冬季外,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地區,在郊外絲瓜、黃瓜等農田中極為常見。成蟲會啃食瓜類作物的嫩葉與花朵,危害頗為嚴重。
黃守瓜屬鞘翅目、葉甲科。我國為害瓜類的守瓜主要有3種,除黃守瓜外,另2種為黃足黑守瓜和黑足黑守瓜。黃守瓜分佈於河南、陝西、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為害最烈;黃足黑守瓜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以南各省;黑足黑守瓜在西北陝西、甘肅及其餘各省(區)均有分佈。其中以黃守瓜最為常見。
黃守瓜食性廣泛,可為害19科69種植物。幾乎為害各種瓜類,受害最烈的是西瓜、南瓜甜瓜、黃瓜等,也為害十字花科、茄科,豆科、向日葵、柑桔、桃、梨、蘋果、朴樹和桑樹等。
黃守瓜成蟲、幼蟲都能為害。成蟲喜食瓜葉和花瓣,還可為害南瓜幼苗皮層,咬斷嫩莖和食害幼果。葉片被食後形成圓形缺刻,影響光合作用,瓜苗被害後,常帶來毀滅性災害。
黃守瓜 黃守瓜
幼蟲在地下專食瓜類根部,重者使植株萎蔫而死,也蛀入瓜的貼地部分,引起腐爛,喪失食用價值。

黃守瓜生物形態

成蟲
體長7—8毫米。全體橙黃或橙紅色,有時略帶棕色。上唇慄黑色。複眼、後胸和腹部腹面均呈黑色。觸角絲狀,約為體長之半,觸角間隆起似脊。前胸背板寬約為長的2倍,中央有1彎曲深橫溝。鞘翅中部之後略膨闊,刻點細密,雌蟲尾節臀板向後延伸,呈三角形突出,露在鞘翅外,尾節腹片末端呈角狀凹缺;雄蟲觸角基節膨大如錐形,腹端較鈍,尾節腹片中葉長方形,背面為1大深窪。
卵圓形。長約1毫米。淡黃色。卵殼背面有多角形網紋。
幼蟲
長約12毫米。初孵時為白色,以後頭部變為棕色,胸、腹部為黃白色,前胸盾板黃色。各節生有不明顯的肉瘤。腹部末節臀板長橢圓形,向後方伸出,上有圓圈狀褐色斑紋,並有縱行凹紋4條。
幼蟲 幼蟲
紡錘形。長約9毫米。黃白色,接近羽化時為淺黑色。各腹節背面有褐色剛毛,腹部末端有粗刺2個。

黃守瓜發生規律

黃守瓜每年發生代數因地而異。我國北方每年發生1代;南京、武漢l代為主,部分2代;廣東、廣西2-4代;台灣3-4代。各地均以成蟲越冬,常十幾頭或數十頭羣居在避風向陽的田埂土縫、雜草落葉或樹皮縫隙內越冬。翌年春季温度達6℃時開始活動,10℃時全部出蟄,瓜苗出土前,先在其它寄主上取食,待瓜苗生出3-4片真葉後就轉移到瓜苗上為害。各地為害時間江西為4月中、下旬(幼蟲5月中、下旬為害瓜根);江蘇、湖北武漢為4月下旬至5月上旬;華北約為5月中旬。在湖南1年2代區,越冬代成蟲4月下旬至5月上旬轉移到瓜田為害,7月上旬第1代成蟲羽化,7月中、下旬產卵,第2代成蟲於10月份進入越冬期。
成蟲喜在温暖的晴天活動,一般以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活動最烈,陰雨天很少活動或不活動,取食葉片時,常以身體為半徑旋轉咬食,使葉片留下半環形的食痕或圓洞,成蟲受驚後即飛離逃逸或假死,耐飢力很強,取食期可絕食10天而不死亡,有趨黃習性。雌蟲交尾後1~2天開始產卵,常堆產或散產在靠近寄主根部或瓜下的土壤縫隙中。產卵時對土壤有一定的選擇性,最喜產在濕潤的壤土中,粘土次之,乾燥沙土中不產卵。產卵多少與温濕度有關,20℃以上開始產卵,24℃為產卵盛期,此時,濕度愈高,產卵愈多,因此,雨後常出現產卵量激增。幼蟲共3齡。初孵幼蟲先為害寄主的支根、主根及莖基,3齡以後可鑽入主根或根莖內蛀食,也能鑽入貼近地面的瓜果皮層和瓜肉內為害,引起腐爛。幼蟲一般在6~9釐米表土中活動,耐飢力較強。據記載,初齡幼蟲能耐4天,2齡耐8天,3齡耐11天。幼蟲老熟後,大多在根際附近作橢圓形土繭化蛹。
越冬成蟲壽命長,在北方可達1年左右,活動期5~6個月,但越冬前取食未滿1個月者,則在越冬期就會死亡。卵的歷期因温度而異,日平均氣温15℃為28天,35℃只有8.5天。幼蟲期19~38天。蛹期10天左右。
成蟲活動最適温度為24℃左右,能耐熱,在41℃下處理1小時,死亡率不到18%,但不耐寒,在零下-8℃以下,12小時後即全部死亡。卵的抗逆性強,浸水144小時後還有75%孵化,在高温45℃下受熱1小時,孵化率可達44%。幼蟲孵化需要高濕,在温度25℃,相對濕度75%時不能孵化,90%時孵化率僅15%,100%時能全部孵化。幼蟲和蛹不耐水浸,若浸水24小時就會死亡。
黃守瓜 黃守瓜
凡早春氣温上升早,成蟲產卵期雨水多,發生為害期提前,當年為害可能就重。粘土或壤土由於保水性能好,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生長髮育,受害也較沙土為重。連片早播早出土的瓜苗較遲播晚出土的受害重。

黃守瓜防治方法

防治黃守瓜首先要抓住成蟲期,可利用趨黃習性,用黃盆誘集,以便掌握髮生期,及時進行防治;防治幼蟲掌握在瓜苗初見萎蔫時及早施藥,以儘快殺死幼蟲。苗期受害影響較成株大,應列為重點防治時期。
1、改造產卵環境 植株長至4-5片葉以前,可在植株周圍撒施石灰粉、草木灰等不利於產卵的物質或撒入鋸末、稻糠、穀糠等物,引誘成蟲在遠離幼根處產卵,以減輕幼根受害。
2、消滅越冬蟲源 對低地周圍的秋冬寄主和場所,在冬季要認真進行剷除雜草、清理落葉,剷平土縫等工作,尤其是背風向陽的地方更應徹底,使瓜地免受着暖後遷來的害蟲為害。
3、捕捉成蟲 清晨成蟲活動力差,藉此機會進行人工捉拿。同時,可利用其假死性用藥水盆捕捉,也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4、幼苗移栽施藥 在瓜類幼苗移栽前後,掌握成蟲盛發期,噴90%敵百蟲1000倍液2-3次。幼蟲為害時,用90%敵百蟲1500倍或煙草水30倍液點灌瓜根。
黃守瓜食害瓜葉 黃守瓜食害瓜葉
5、幼蟲藥劑防治 幼蟲的抗藥性較差,可選用1500倍液的敵敵畏或800倍液的辛硫磷或30倍液的煙筋 (梗)浸泡液,用低壓噴灌根部周圍以殺滅幼蟲,每株用100毫升左右稀釋液。

黃守瓜農業防治

(1)春季將瓜類秧苗間種在冬作物行間,能減輕為害。
(2)合理安排播種期,以避過越冬成蟲為害高峯期。

黃守瓜藥劑防治

(1)瓜苗生長到4~5片真葉時,視蟲情及時施藥。防治越冬成蟲可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50%敵敵畏乳油1000~1200倍;噴粉可用2~5%敵百蟲每畝1.5~2公斤。
(2)幼苗初見萎蔫時,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或90%晶體敵百蟲1000-2000倍液灌根,殺滅根部幼蟲。
(3)可用20%蛾甲靈乳油1500-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5000倍液或80%敵敵餵乳油1000-2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500-2000倍液等,於中午噴施土表和田邊雜草等害蟲棲息場所來防治。此外,也可進行人工捕捉。

黃守瓜階段性防治

1.第一階段:4月份
黃守瓜是瓜類作物的主要害蟲,特別是在苗期危害最大。因此,防蟲保苗是瓜類蔬菜栽培的一個重要環節。7片真葉以後的瓜類植株,耐蟲害能力較強。經筆者試驗,較為有效的無公害防蟲保苗的方法如下。
①網罩法 利用紗窗布(新、舊紗窗布均可)做成一個網罩,罩住瓜類幼苗,網罩下方用土塊壓緊,網罩與地面接觸儘量不要留縫隙,以躲避黃守瓜對瓜類幼苗的嚴重危害。當瓜苗長大後,將網罩撤掉,疊好收藏,以備來年再用。
②撒草木灰法 對於幼小的瓜苗,在早上露水未乾時,將草木灰撒於瓜苗上,能驅避黃守瓜成蟲。
③人工捕捉法 在4月,瓜苗一般較小,不宜用化學農藥防治。因為用藥後一般只能維持1~2天,第三天成蟲又飛來了,又得用藥。這樣頻繁用藥,會使瓜類幼苗產生藥害,又增加生產成本。因此,可在清晨露水未乾前,成蟲活動不太活躍時捕捉,也可在白天用捕蟲網捕捉。
④藥驅法 可用化學農藥驅避成蟲,農藥不接觸幼苗,既不會使瓜苗產生藥害,又能防治黃守瓜的成蟲,達到保苗的目的。方法是:將一頭纏有紗布或棉球的木棍或竹棍蘸取稀釋倍數較低的農藥,把蘸有農藥的紗布或棉球的一頭朝上,插在瓜苗旁,每蔸一根,注意與瓜苗的高度一致或略低。待紗布或棉球上的藥幹後,再蘸取農藥,插回原處。農藥可選用52.5%農地樂20~3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5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20倍液等。蘸取的農藥交替使用,驅蟲效果更好。
2.第二階段:5月中下旬
5月成蟲繼續危害已長大的瓜類蔬菜植株。5月中下旬成蟲開始產卵於植株的根部,此時,若收集蟲卵,集中燒燬,或驅避成蟲產卵,可以從總體上減少蟲口數,又可避免成蟲在植株根部產卵,危害瓜類蔬菜的根部。為此筆者也試驗了以下兩種無公害防治方法。
①集中燒燬法 趁早上露水未乾時,在瓜類蔬菜植株的根際土面上鋪一些鋸木屑、秕糠、麥芒、麥稈、茅草等(就地取材,選一即可)。鋪後7~10天,小心將草物收集起來,集中燒燬,殺死蟲卵,旨在減少蟲口總體數量,從而減輕黃守瓜的危害程度。這些草物收集燒燬後,再在植株根部重新鋪草物,依此法類推。
②驅避成蟲產卵法 趁早上露水未乾時,在瓜類蔬菜植株的根際土面上鋪一些能驅避黃守瓜成蟲的草木灰、煙草粉、黑籽南瓜枝葉、艾蒿枝葉等,驅避成蟲在瓜類蔬菜植株根部產卵,可減少瓜類蔬菜根部黃守瓜幼蟲的數量,可預防黃守瓜幼蟲對瓜類蔬菜的危害。
3.第三階段:6~7月
6~7月是防止幼蟲在瓜類蔬菜根部危害的重點時期。此期要注意經常檢查,發現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時,除了考慮瓜類枯萎病外,更要及時扒開根際土壤,看植株根部是否有黃守瓜的幼蟲。幼蟲體色白色或黃白色,體長10mm左右,很好辨認。低齡幼蟲為害細根,3齡以上幼蟲蛀食主根後,地上葉子萎縮,嚴重的導致瓜藤枯萎,甚至全株枯死。
成蟲 成蟲
如若發現有幼蟲鑽入根內或咬斷植株根部,及時根際灌藥。可用20%殺滅菊酯3000倍液、煙草水30倍浸出液、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灌根,交替灌藥,防治效果較好。
參考資料
  • 1.    楊軍玉主編;王樹桐,劉淑香,張維宏副主編,蔬菜病蟲害防治彩色圖鑑,金盾出版社,2016.02,第132頁
  • 2.    張炳炎主編,中國葡萄病蟲草害及其防控原色圖譜,甘肅文化出版社,2019.06,第185/1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