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子炎

(抗日烈士)

鎖定
黃子炎(1884—1938.10.29),字耀登,廣州市番禺縣沙頭鎮東沙村人。同盟會會員。1938年10月29日,黃子炎在和日軍的戰鬥中不幸中彈犧性。 [1] 
中文名
黃子炎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州市番禺縣沙頭鎮東沙村
出生日期
1884年
逝世日期
1938年10月29日
耀登

黃子炎人物生平

黃子炎(1884—1938),字耀登,廣州市番禺縣沙頭鎮東沙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早年旅居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後是同盟會會員,與當地僑領、晚晴園主人張永福和吳慎修、曾紀辰等人創辦“同德書報社”,宣傳反清鬥爭。他又開辦合羣義務學校,參與籌建“新加坡番會館”。辛亥革命前夕,毅然回國在穗秘密從事革命活動,參加“炸彈隊”和“敢死隊”。 [1] 
1910年2月,黃子炎參加了由同盟會高劍父、姚雨平等人策劃的“新軍起義”,計劃從沙河攻打省城廣州。事泄,被迫提前暴動。在東門附近,展開激戰,因力量懸殊而被清軍擊敗。 [1] 
辛亥革命勝利後,黃子炎重返星洲。在國外得悉袁世凱稱帝和張勳復辟,義憤填膺,撰文指責袁、張陰謀。1931年“九·一八”事變。他出於愛國熱忱,攜眷返國,積極投身抗日教亡運動。他一向重視文化教育。回鄉後,被推為親仁鄉長兼東沙小學校長。時親仁鄉舉行迎神賽會,村中父老把神像停放在學校內,弄得學生無法上課。黃子炎憤然把神像的鬍鬚扯掉,命令將神像抬走,並説:“神真有靈,就應匡扶社稷,抵禦外侮。現在國難當頭,你們不信科學,反而大搞迷信活動,像話嗎?” [1] 
1937年“七·七”抗日戰爭爆發,黃子炎將次子黃偉強送往中央第四軍校受訓,以圖為國效力,自己則與蔡又成在鄉中聚眾講演,宣傳抗日,還教唱方言抗日歌曲。羣眾對他們的愛國熱忱深為感動,紛紛解囊捐輸,支援抗日。 [1] 
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市橋駐軍“獨九旅”不戰而退。10月29日(農曆十月初七),日侵略軍在市頭登陸,各鄉武裝民眾3000餘人雲集南村,與日軍對峙,當日黃子炎和蔡又成聞訊,立即持槍前往參加戰鬥。在敵人的陸軍和空軍夾擊下,不幸中彈犧性,時年54歲。 [1] 

黃子炎人際關係

黃子炎的次子黃偉強,亦於1944年在粵北與日侵略軍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25歲。 [1] 
參考資料
  • 1.    司徒彤.番禺縣人物誌/第四章 港澳同胞和海外華僑:番禺縣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91年: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