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

鎖定
黃埔軍校的第三所分校,1926年12月,在長沙成立。1927年2月,長沙分校正式招生1200餘人,分步兵、工兵、炮兵、政治4科;招收唐生智部連、排幹部800人,編為帶職第一、二大隊。校址設在長沙小關外教場坪。分校組織設本部為領導機構。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為汪精衞唐生智石醉六。校務委員為劉興、何建、李品仙、葉琪、周瀾;教務委員為張國威、廖磊、範宿鍾、劉健緒、陶廣、熊震、李文傑、何萱、王錫濤。石醉六為校長,餘範傳為教育長,謝煜燾為總隊長,夏曦為政治部主任。長沙分校實際並不隸屬於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管轄,而是受國民革命軍前敵總指揮唐生智管轄,分校各級負責人均由唐生智決定。1928年7月30日,由於國共合作破裂以及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的加劇,長沙分校停辦,教職人員併入南京本校。 [2] 
中文名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
簡    稱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黃埔軍校第三分校
創辦時間
1926年12月
創辦人
唐生智
創辦人
石醉六等
所屬地區
湖南長沙
類    別
公立大學
類    型
軍校
校    長
石醉六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歷史沿革

1926年7月, 廣州國民政府組成國民革命軍興師北伐, 黃埔師生大多數投身其中。一路上, 北伐軍長驅直進, 勢如破竹。7月11日, 唐生智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8軍佔領長沙。蔣介石感到形勢大好, 但深感軍事人才缺乏。與此同時,時任黃埔軍校教育長、代校長的方鼎英 (湖南新化人) 在《呈總司令請坐鎮武漢並在武漢設分校及略陳校事電》中建議:“……現我方局面進展, 粵東偏居一隅, 招致人才不易, 似宜及時在武漢或長沙設立分校。一面為擴充之準備一面為延攬人才之方法, 關係頗為重要, 祈留意。” [1] 
1926年12月24日, 蔣介石電準唐生智總指揮在湘辦第三分校, 電曰:“所請擬定名湘省軍事政治學校為第三分校, 並令石醉六為該校校長, 籌備一切, 應予照準, 委狀另發。”
1927年3月10日, 石醉六被任命為分校校長, 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人夏曦任政治部主任, 餘範傳為教育長, 謝煜燾為總隊長。第三分校在長沙市小吳門外協操坪 (即湖南陸軍講武堂舊址) 正式成立。
1928年7月, 第三分校停辦, 教職員併入南京本校。 [3]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組織系統、管理機構

第三分校設立校務委員會,常務委員有:汪精衞(武漢國民政府主席)、唐生智、石醉六。校務委員有:劉興、何鍵、李品仙、葉琪、周瀾(此5人都是唐生智部的軍長)。教務委員有:張國威、廖磊、範宿鍾、劉健緒、陶廣、熊震、李文傑、何萱、王錫濤(此9人都是唐生智部的師長)。 [3] 
長沙分校組織管理結構圖 長沙分校組織管理結構圖 [3]
分校雖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實際上並不隸屬於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管轄,而是受國民革命軍前敵總指揮唐生智直接控制,分校各級負責人均由唐生智決定。唐生智為現固他所轄的5個軍的基礎,繼續擴大個人實力,以該校作為基地,訓練培養軍官。一方面招考青年學生受完全的軍事教育,培養初級幹部;另一方面設立帶職大隊,抽調所轄5個軍部隊少尉至少校級幹部輪流接受正規軍事教育。 [3]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學員情況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招生情況

1927年2月10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設帳招生。設有兩個招生處,一個在長沙分校內,招收湖南學生;另一個在湖北武昌,招收外省學生。招生的消息一公佈,湘、鄂、贛、川、黔、皖、魯、豫、粵、桂等地報考者蜂擁而至達萬人。經過擇優選錄,第1期招生1000餘人,主要是青年學生和部隊連、排級幹部,新生整體的思想質素和文化程度都比較高。 [3]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班組建制

學生隊分步兵第1大隊、第2大隊,每個大隊轄4箇中隊,每個中隊轄3個區隊。學員分帶職學習的軍官和新招的學生兩種。帶職學習軍官,外出都是佩掛軍官斜皮帶和着軍官軍裝,編為帶職第1大隊、第2大隊;新招學生隊是穿新兵軍服、扎橫腰皮帶,編為步兵第1大隊、第2大隊,政治第1大隊、第2大隊,炮兵大隊,工兵大隊。兩者合計8個大隊。其實每個大隊學員只有一箇中隊的人數,每大隊有120至140人。大隊長均繫上校街,步兵第1大隊大隊長黃鳴鶴、步兵第2大隊大隊長王啓東、政治第1大隊大隊長李昌祺、政治第2大隊大隊長曹萬雄、炮兵大隊大隊長不詳、工兵大隊大隊長陳維斌。帶職第1大隊大隊長周振亞、帶職第2大隊大隊長文九德。每個大隊下設3—4個區隊,區隊長為中、少校街。帶職隊學員半年畢業,學生隊一年畢業。 [3]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教學與訓練

學習課程主要有軍事課和政治課。軍事課包括戰術、兵器、築城、地形學以及典、範、令等, 教官多是保定軍官學校畢業。術科戰鬥教練到連, 均採取日本式。政治課主要有三民主義、歷史唯物論、經濟學、工人運動等。
分校對政治教育十分重視, 政治氣氛濃厚。分校創辦之時, 正是湖南國民革命轟轟烈烈、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勢力佔據優勢之際。所有政治教官, 都是由政治部委派的, 絕大多數系共產黨員或國民黨左派。不少共產黨著名人物如夏曦、郭亮常到校講政治課或時事專題。經濟學特約講師有李季, 臨時特邀來校講演的還有毛澤東。第三國際代表團也先後來講無產階級革命的重大意義, 他們特別強調要打倒帝國主義, 學生也不同程度地接觸到一些馬克思主義。夏曦在學生中的威信很高, 講演很動聽, 講話不用講稿, 每次講話都在2個小時以上, 學生站隊聽講毫無倦容。當時湖南大學校長李達來校演講《三民主義》。著名的政治理論家惲代英高語罕等也被委派為政治教官, 但因“馬日事變”爆發而受阻。那時學校的政治口號是強調孫中山倡導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和“革命的向左轉, 不革命的滾出去”。校內外貼滿了紅色的革命標語, 到處紅旗飄飄。政治部編的革命刊物《火花》, 每週出刊一期, 宣傳革命理論, 短小潑辣, 最受學生歡迎。 [3]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停辦始末

1927年,隨着國共兩黨分歧擴大,矛盾漸趨激化。5月21日晚,長沙爆發了“馬日事變”。國共兩黨黨員共存的長沙分校也受到波及,分校校長石醉六離校出走,政治部主任夏曦及教職員、學生中的共產黨員轉移地下,學校處於癱瘓狀態。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唐生智乘機接管第三分校。學校改設校務委員會,由唐生智及其親信劉興、李品仙、葉琪、周斕任委員,唐生智任常務委員,委任代理省長周斕兼教育長,取消政治部,停授政治課,政治大隊改為步兵大隊。
由於國民黨內部派系鬥爭的加劇,1928年蔣介石派遣程潛、白崇禧統率南京政府西征軍攻打唐軍。1月21日,唐軍敗於汨羅。26日,西征軍進駐長沙。程潛隨後率第六軍接管長沙分校,並將第六軍學生隊併入該校,委任李國良為教育長。由於觀念不同,500餘名學生離開長沙前往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被編為第六期學生步兵第三大隊。其餘未離校的學生於7月畢業。1928年7月30日,長沙分校停辦。 [4] 

黃埔軍校長沙分校培育英才

第三分校雖然只開辦了短短一期,但也為中國共產黨培養了許多傑出的英才,主要如下:
周錫齡,湖南常德人。1927年入黨。曾任中共南縣特委委員兼共青團特委書記。1929年8月在南縣就義,年僅24歲。
袁興民,安徽霍邱縣白塔畈(今屬金寨)人。1927年入黨。曾任中共霍邱縣委委員兼宣傳部部長、阜陽縣城關區委委員。1930年秋在安慶就義,年僅34歲。
曾士峨,湖南益陽人。1926年入黨。曾任工農革命軍第1師3團3營參謀長,紅四軍第3縱隊參謀長、第2縱隊司令員、第11師師長。1931年9月在江西興國犧牲,年僅27歲。
邱育之,湖南安鄉人。1925年入黨。曾任中共安鄉縣委書記、安鄉縣游擊隊隊長。1931年12月在安鄉就義,年僅34歲。
陳金剛,湖南平江人。1925年入黨。曾任湘鄂贛紅軍獨立師參謀長,紅三軍團第16軍參謀長、第8師師長。1932年4月在江西銅鼓犧牲,年僅34歲。
劉林圃,陝西耀縣人。1927年入黨。曾任中共天津市委軍委書記,陝西省委秘書長、軍委書記、組織部部長,陝甘紅軍遊擊第5支隊政委。1932年9月在西安就義,年僅23歲。
柳志傑,安徽潛山縣柳畈(今屬嶽西)人。1927年入黨。曾任中央獨立第2師2團團長、察哈爾抗日同盟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1934年7月在南京就義,年僅32歲。
李駿,江西于都人。1926年入黨。曾任贛南紅軍第27縱隊政委,贛南革命委員會教導大隊大隊長,紅三軍團第6師、第5師參謀長。1935年1月在四川古藺縣三岔河犧牲,年僅29歲。 [3] 
參考資料
  • 1.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供稿.黃埔軍校史稿(第一冊).北京:檔案出版社,1989年:第288頁
  • 2.    盧慶洪,劉曉鳴.大革命時期的黃埔軍校四大分校:黨史博採(紀實),2010年:第3期
  • 3.    《黃埔》雜誌編輯部.長沙分校:黃埔,2019年:第3期
  • 4.    張敏.揭密黃埔軍校長沙分校:湘潮,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