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埔十大名將

鎖定
黃埔十大名將,歷來眾説紛紜。一種較常見的説法是指:林彪、關麟徵、胡璉、徐向前、陳賡、王耀武、宋希濂、鄭洞國、杜聿明、戴安瀾等十人。
中文名
黃埔十大名將
人員組成
林彪、關麟徵、胡璉、徐向前、陳賡、王耀武、宋希濂、鄭洞國、杜聿明、戴安瀾
畢業學校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東郊的黃埔建立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通稱黃埔軍校。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許多人後來都成為國共雙方的高級軍事將領。於是,遂有了“黃埔十大名將”之説。但是,關於“黃埔十大名將”,歷來眾説紛紜。一種較常見的説法是指:林彪、關麟徵、胡璉、徐向前、陳賡、王耀武、宋希濂、鄭洞國、杜聿明、戴安瀾等十人。該説出自黃埔軍人葉邦宗所著《黃埔十大名將》一書。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原名林祚大,字陽春,號毓蓉;曾用名育容、育榮、尤勇、李進,湖北黃岡人。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30年6月任紅一軍團第四軍軍長,長征中參加突破國民黨軍四道封鎖線和強渡烏江等作戰。到達延安後任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後改稱抗日軍政大學)校長。抗戰期間任八路軍第115師師長,率部挺進華北前線,同聶榮臻指揮了平型關戰鬥。抗戰勝利後,先後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東北野戰軍司令員等職,指揮遼瀋戰役等重要戰役,解放全東北。1948年底率部入關,與羅榮桓、聶榮臻一起指揮平津戰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任國防部部長、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關麟徵(1905年3月19日-1980年8月1日),原名志道,字雨東,陝西鄠縣人,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曾參加東征和北伐。1932年,參加對中國工農紅軍的第四次圍剿。1933年率部參加長城抗戰,在古北口、冷口一帶抗擊日軍。1936年春任第五縱隊司令,堵截東征的工農紅軍。1936年10月授陸軍中將,入陝甘“圍剿”工農紅軍。全面抗戰爆發後,任第五十二軍軍長,參加保定戰役,後率部轉戰河南、山東抗日戰場。1938年3月參加武漢保衞戰。1939年任第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代總司令兼第三十七軍軍長,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後升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1946年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1947年升任校長。1948年8月任陸軍副總司令,1949年8月升任陸軍總司令,旋辭職,退出軍界。1949年國民黨敗退台灣時,關麟徵退居香港,沒有跟去台灣。
胡璉(1907年11月16日—1977年6月22日),字伯玉,漢族,陝西華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1932年後,歷任國軍第18軍營長、團長,參加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圍剿”。抗戰時期,先後任陸軍第67師旅長,第11師副師長、師長,第18軍副軍長和軍長,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參謀。曾率部於鄂西保衞戰中死守石牌要塞,獲青天白日勳章。 抗戰勝利後,任整編第11師師長,參加內戰。1947年6月任範漢傑兵團中央縱隊指揮官,同年秋任整編第18軍軍長。1948年任第12兵團副司令官,在淮海戰役中指揮突圍時中彈受傷。1948年任第2編練司令部司令官、第12兵團司令官,10月指揮所部與人民解放軍激戰於金門,後任金門防衞司令官。1952年當選為國民黨七屆中央執行委員,後在第八至十一屆上連任。1954年任國民黨陸軍第1軍團司令。1957年再次任金門防衞司令。1958年升任陸軍副總司令。1964年任駐越南“大使”。1972年離任,被委為“台灣當局領導人幕僚機構”戰略顧問。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字子敬,出生于山西省五台縣。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1925年2月,徐向前所在的黃埔軍參加討伐陳炯明的東征。此後,徐向前被派往河南,留任馮玉祥國民革命軍第2軍第6混成旅任教官、司令部參謀、第2團團副等職。1927年3月,“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夜,他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爆發,徐向前擔任工人赤衞隊第6聯隊隊長。1930年春,徐向前任工農紅軍第一軍副軍長,兼第1師師長。1931年11月,紅四方面軍成立,徐向前任總指揮兼第四軍軍長。1937年,擔任八路軍129師副師長。1939年5月,前往山東開闢抗日根據地,統一指揮山東和蘇北地區八路軍。解放戰爭期間,帶病指揮運城戰役、臨汾戰役、晉中戰役。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中唯一的北方人。
陳賡(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原名陳庶康,湖南省湘鄉縣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征。1926年赴蘇聯學習。1927年回國參加南昌起義,任營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十二師團長、師長,紅軍步兵學校校長,紅軍幹部團團長,陝甘支隊第十三大隊隊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太嶽軍區太嶽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後,歷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軍區司令員、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山東泰安人,抗日名將。1924年11月考入黃埔軍校。1934年冬奉命率部參加圍追方誌敏部北上抗日的紅軍部隊。1936 年秋任西北“剿匪” 總司令部第十一縱隊第五十一師師長,率部參加圍攻會師的紅軍三大主力部隊。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率部創建第七十四軍,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師長、副軍長,1939年因功升任第七十四軍軍長,1945年1月升任第四方面軍司令官,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1946年1月下旬任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3月兼任國民黨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10月,兼任山東省政府主席,併兼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等職。1948年9月在濟南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俘虜。1959年特赦獲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
宋希濂(1907年4月—1993年2月),字蔭國,湖南湘鄉人,抗日名將。黃埔軍校第一期步兵科、日本千葉陸軍步兵學校中國將校班、陸軍大學將官講習班第一期、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一期畢業。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一軍軍長、第11集團軍總司令、新疆省警備司令、華中“剿匪”副總司令兼第14兵團司令。1949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俘虜,1959年12月特赦。自東征陳炯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時被俘,宋希濂歷經重要戰役數十次,曾獲國民政府青天白日勳章。1980年赴美探親,後定居美國。1982年8月任紐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首席顧問。1984年參與發起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任副會長。
鄭洞國(1903年1月13日—1991年1月27日),字桂庭,湖南石門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參加東征和北伐。1933年率部參加長城古北口抗戰。1937年“七七事變”後,相繼率部參加保定會戰、台兒莊大捷、武漢會戰、崑崙關大捷、鄂西會戰、第二次長沙會戰等戰役,屢創敵頑,戰功卓著。1943年調任中國駐印軍新一軍軍長,率部會同盟軍收復緬北,揚威國外。1945年回國,歷任第三方面軍副司令、東北保安副總司令、代總司令等職。解放戰爭時期,1948年於遼瀋戰役的重要時刻,脱離國民黨陣營。建國後,他歷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參事,國防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委員,全國政協第五、六屆常委,第五、六、七屆民革中央副主席,黃埔同學會副會長,長期致力於祖國建設與統一事業。
杜聿明(1904年11月28日—1981年5月7日),字光亭,漢族,陝西米脂人,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東征討伐陳炯明中初露頭角,歷任軍校教導團副排長,武漢分校學兵團中尉連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中隊長,教導第2師營長、團長,第17軍第25師旅長、副師長等職,曾參加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時期,曾參加長城抗戰、淞滬抗戰等。1939年11月任第5軍軍長,率部參加桂南會戰,指揮桂南崑崙關對日作戰,重創號稱“鋼軍”的日軍第五師團。解放戰爭中,1948年任徐州“剿總”副司令,後被俘。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五屆常委和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軍事組副組長。
戴安瀾(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陽,字衍功,自號海鷗,安徽省無為市人,抗日名將。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抗日戰爭中表現出色,戴安瀾曾血戰古北口,參加了台兒莊戰役、武漢會戰、徐州會戰等,崑崙關戰役中攻克崑崙關,擊斃日軍中村正雄少將。1942年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取得同古會戰(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戴部)、收復棠吉等戰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區指揮突圍戰鬥中負重傷,26日下午在緬北茅邦村殉國。1942年10月16日,被追贈陸軍中將。新中國成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因崑崙關一役獲得蔣介石"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讚譽。是二戰中第一位獲得美國勳章的中國軍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