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埔三傑

鎖定
黃埔三傑,是指黃埔軍校一期學員中最為突出的三個人物: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
中文名
黃埔三傑
畢業院校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
人員組成
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
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東郊的黃埔建立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通稱黃埔軍校。1924年3月,來自全國各地的1200多名考生在廣州參加了黃埔軍校的入學考試。其中,共產黨員蔣先雲成績名列第一。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三人入學考試和在校期間都有不俗表現。於是在黃埔軍校一期學員中,蔣先雲、陳賡和賀衷寒被稱為“黃埔三傑”。三傑都受到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的賞識,後來卻走上了兩條不同的路。
蔣先雲(1902—1927),字湘耘,別號巫山,湖南省新田大坪塘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北伐戰爭烈士。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入校,在校期間品學兼優。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蔣介石侍從秘書、北伐軍總政治部秘書。1927年5月在河南臨潁攻打奉系軍閥的戰鬥中,蔣先雲身為團長,率兵衝鋒陷陣,於河南戰場壯烈棲性。
陳賡(1903—1961),原名陳庶康,湖南省湘鄉縣人,在“黃埔三傑”中名氣最大。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副隊長、連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征。1926年赴蘇聯學習。1927年回國參加南昌起義,任營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四方面軍十二師團長、師長,紅軍步兵學校校長,紅軍幹部團團長,陝甘支隊第十三大隊隊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太嶽軍區太嶽縱隊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後,歷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雲南軍區司令員、雲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兼政委、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院長兼政委、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部副部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賀衷寒(1899—1972),原名忠漢,字君山,湖南嶽陽人。1919年“五·四”運動時被選為武昌學生代表。1921年9月赴莫斯科。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為第一期學員,籌組孫文主義學會並擔任黃埔同學會書記長。後一直追隨蔣介石,曾任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處中將處長,長期主掌國民政府情報系統,被稱為復興社四大台柱之一。1949年全國大陸解放前夕逃往台灣,此後曾任台灣當局“行政院交通部部長”、 中國國民黨中央設計委員會委員長等職,1972年5月9日死於台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