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地三彩

鎖定
黃地三彩釉上彩品種之一
中文名
黃地三彩
分    類
釉上彩品種之一
【黃地三彩】釉上彩品種之一。清代康熙以前,明嘉靖、萬曆年間,先在燒好的白瓷上預留出花紋部分,花紋外用黃彩塗地,二次入窯在900℃窯温燒成黃地白花瓷,然後在留白處施紫、綠、赭等彩,幹後三次入窯在800℃左右的低温中烤成。清康熙朝以後,使用銻黃彩,直接在白瓷上繪花紋、塗地,二次入窯烤成。與黃地三彩工藝類似的還有綠地、米地、紫地等三彩形式。康熙朝的這些色地與彩繪均為低温含鉛釉,燒成後釉面和彩釉的硬度較高,有自然氧化作用形成的“光暈”現象。 [1] 
參考資料
  • 1.    許紹銀,許可編,中國陶瓷辭典 首部中國陶瓷百科全書,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05,第4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