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劍斌糙天牛

鎖定
黃劍斌糙天牛(拉丁學名: Trachystolodes huangjianbini Huang, Guo & Liu, 2020 [1]  )是天牛科、糙天牛屬動物。
中文名
黃劍斌糙天牛
拉丁學名
Trachystolodes huangjianbini [3] 
別    名
黃氏糙天牛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鞘翅目
亞    目
多食亞目
天牛科
亞    科
溝脛天牛亞科
Lamiini
Trachystolodes
huangjianbini
分佈區域
福建南平 福建三明
命名者及年代
命名人:黃劍斌 2020年

黃劍斌糙天牛物種學史

黃劍斌先生2019年5月在福建南平茫蕩山發現,經過黃貴強教授研究,於2020年發表在國際動物學期刊Zootaxa上。
黃劍斌糙天牛 Trachystolodes huangjianbini Huang, Guo & Liu, 2020 [2]  隸屬於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溝脛天牛亞科Lamiinae溝脛天牛族Lamiini糙天牛屬 Trachystolodes,此前已知2種,都分佈在亞洲(中國、老撾和越南)。其中 雙斑糙天牛 Trachystolodes tonkinensis Breuning, 1943 是此前我國記載的唯一一種糙天牛屬物種。

黃劍斌糙天牛形態特徵

複眼下葉狹長,短於其下頰,小眼面粗粒;額平坦,寬廣,具刻點,中溝明顯;觸角基瘤突出,雄蟲觸角超過體長,雌蟲與體近等長,柄節粗壯,具開放端疤,表面具刻點及淺皺,長於第3節,第3節長於第4節。前胸背板寬略勝於長,側刺突基部寬,端部短鈍;背面具粗皺,中區有3個瘤突,前方兩側各l,中部後方1個較大,瘤中央呈淺縱溝,瘤表面凹凸不平。鞘翅堅實.呈卵形,中部以後呈屋脊狀傾斜,坡度較陡;翅表面散佈棘狀突起和小瘤突,棘狀突主要在沿肩部以下的稜脊上,基部中央1短縱隆脊上,以及位於肩脊與中脊之間,自基部1/4處至傾斜部的頂脊上和傾斜面的邊緣上。足長,較粗。

黃劍斌糙天牛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1代,幼蟲與成蟲啃食枯萎樹木,5月至6月成蟲交尾產卵。

黃劍斌糙天牛種羣分佈

分佈於我國福建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