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麻黃科

鎖定
麻黃科(Ephedraceae)指的是輪藻總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松綱麻黃目的一科。屬植物的枝莖常含有多種生物鹼,其中以麻黃鹼為主要有效成分,次為偽麻黃鹼。此外,還含有微量的甲基麻黃鹼、甲基偽麻黃鹼、去甲基麻黃鹼和去甲基偽麻黃鹼等。該科植物為多分枝的灌木、亞灌木或呈草本狀,植株通常矮小,高5~100(~200)釐米,稀高達5~8米;或為纏繞灌木,莖直立或匍匐,次生木質部中有導管;小枝對生或輪生,綠色,具節,節間有多條細縱槽紋。
中文名
麻黃科
拉丁學名
Ephedraceae Dumort.
植物界
裸子植物門
蓋子植物綱
麻黃目
麻黃科
亞    界
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
輪藻總門
亞    門
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亞    綱
買麻藤亞綱
拼    音
má huáng kē
中文學名
Ephedraceae Dumort. (1829)

麻黃科簡介

草麻黃 草麻黃
麻黃科為小灌木或亞灌木。小枝對生或輪生,節明顯,節間具縱溝,莖內次生木質部具導管。葉呈鱗片狀,於節部對生或輪生,基部多少連合,常退化成膜質鞘:雌雄異株,稀同株,雄球花南數對苞片組合而成,每苞有1雄花,每花有2-8雄蕊,花絲合成一束,雄花外包有膜質假花被,2-4裂;雌球花南多數苞片組成,僅頂端1-3片苞片生有雌花,雌花具頂端開口的囊狀假花被,包於胚珠外,胚珠1,具一層珠被,珠被上部延長成珠被(孔)管,自假花被開口處伸出。種子漿果狀,成熟時,假花被髮育成革質假種皮,外層苞片發育而增厚成肉質狀、紅色,富含黏液和糖質。胚乳豐富,胚具子葉2枚 [1] 

麻黃科形態特徵

麻黃科
麻黃科(5張)
葉退化成膜質,2~3片在節上對生或輪生,約1/2或2/3合生成鞘,上部呈三角狀裂齒,稀成絲狀而長達1釐米。雌雄異株,稀同株,球花卵圓形或橢圓形,生枝頂或葉腋,具2~8對交互對生或輪生(每輪3枚)膜質苞片;雄球花單生或數個叢生,或3~5個組成復穗花序,每苞腋生1雄花,雄花具膜質、僅頂端分離的假花被,雄蕊2~8,花絲連合成1~2束,花葯1~3室,花粉橢圓形,具不同數目的縱肋和凹谷,縱肋逐漸向兩端匯合,但不連接,無萌發孔雌球花僅頂端1~3枚苞片,腋部生有雌花,雌花具革質、囊狀假花被,胚珠上部有膜質花被延長的珠被管,從假花被管伸出。雌球花發育後苞片增厚成肉質、紅色或橘紅色,稀為膜質,假花被髮育成革質假種皮;種子具肉質或粉質胚乳麻黃屬植物的染色體基數=7,14,18。

麻黃科分佈

本科1屬約40種。主要分佈於亞洲、美洲、歐洲東.南部及非洲北部等乾旱、荒漠地區。我國有12種及4變種,藥用15種,分佈較廣,以西北各省區及雲南、四川、內蒙古等地種類較多。生於荒漠及土壤瘠薄處,有固沙保土作用;由於濫採濫挖,野生資源破壞嚴重,現已受國家保護。
膜果麻黃 膜果麻黃
本屬植物,多數種類含有生物鹼,為重要的藥用植物;“麻黃果”可供食用。本科植物的化學特點是含有麻黃鹼等成分 [2] 

麻黃科化石

該科植物的花粉化石最早出現在中白堊世。在中國北方和南方古新世地層中有一定的含量,有些地區在類型和含量上都多,如內蒙古地層中的麻黃花粉佔裸子植物化石花粉的8~9%,青海西寧地區佔17%,江西部分地區則高達80%。
麻黃作為藥用植物從古以來就已著名,而在中國的應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在中國大部地區習用的麻黃為草麻黃(產東北、華北及河南、陝西)、木賊麻黃(產華北及西北)和中麻黃(產華北、西北及遼寧、山東、西藏)三種植物的枝條。
中麻黃 中麻黃

麻黃科經濟價值

一、四季常綠的園林綠化植物
麻黃是優良的景觀植物。
二、生態價值
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
麻黃是特產於中國而聞名於世界的藥用植物。
四、不可多得的飼用價值
麻黃營養豐富,含熱量高,是優良的冷季放牧飼草;麻黃具有較高的飼用價值,麻黃營養豐富,含熱量高,是優良的冷季放牧飼草。
五、頑強的生命力
麻黃屬於根櫱類型植物,既有明顯橫走的水平根,又有垂直向下的垂向根,形成龐大的"T"根系網,為麻黃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它不僅耐瘠薄,而且抗旱抗寒。
六、適應地域廣,繁殖容易,栽培成活率高。
木賊麻黃 木賊麻黃

麻黃科原植物形態

1、草麻黃 草本狀灌木,高20~40cm。木質莖短或呈匍匐狀。小枝直伸或微曲,綠色,細縱槽紋常不明顯,節明顯。鱗葉膜質鞘狀,下部約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鋭三角形。雌雄異株雄球花多成復穗狀,常具總梗;雌球花單生枝端,成熟時苞片增大,肉質,紅色,成漿果狀。種子2枚,三角狀卵圓形。花期5~6月,種子成熟期7~8月。
2、中麻黃 小灌木,高20~100cm。木質莖較粗壯,基部多分枝,常被白粉,呈灰綠色,有對生或輪生的分枝,有細淺縱槽紋。鱗葉膜質硝狀,下部約1/3合生,裂片通常3裂,裂片鈍三角形。雄球花數個密集於節上;雌球花2~3對生或輪生於節上,花成熟時苞片肉質,紅色,成漿果狀。種子通常3粒。花期5~6月,種子成熟期7~8月。
3、木賊麻黃 直立小灌木,高70~100cm。木質莖粗壯,小枝對生或輪生,細縱槽紋不明顯,被白粉,呈藍綠色或灰綠色。鱗葉膜質鞘狀,下部約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鈍三角形。雄球花單生或3~4集生節上,無梗或有短梗;雌球花單生,成熟時苞片肉質,紅色。種子通常1。花期6~7月,種子成熟期8~9月。

麻黃科性狀

1、草麻黃 莖細長圓柱形,略扁,少分枝,直徑1~2mm,有時帶少量棕色木質莖;表面淺綠色或黃綠色,有細縱稜線,微有粗糙感。節明顯,節間長2~6cm,節上有膜質鱗葉,長3~4mm,下部約1/2合生成鞘狀,上部2裂(稀3裂),裂片鋭三角狀披針形,先端灰白色,反曲。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略纖維性,外圍黃綠色,髓部圓形,暗紅棕色。氣微香,味澀、微苦。生於砂質乾燥地,常成片叢生。分佈於華北及吉林、遼寧、河南西北部、陝西、新疆等地。
2、中麻黃 分枝較多,直徑1.5~3mm,有粗糙感。節間通常長3~6cm。膜質鱗葉長2~3mm,下部約1/3合生成鞘狀,裂片3(稀2),先端鋭尖,微反曲。斷面髓部常呈三角狀圓形。生於乾旱荒漠多砂石的山地或草地。分佈於華北、西北及遼寧、山東等地,以西北地區最為習見。
3、木賊麻黃 分枝較多,直徑1~1.5mm,無粗糙感。節間長1.5~3cm。膜質鱗葉長1~2mm,下部約2/3合生成鞘狀,上部裂片2(稀3),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紅色至棕黑色。斷面髓部略呈橢圓形。生於乾旱礫質的山地或草地。分佈於華北及西北等地。

麻黃科採收加工

秋季採割綠色莖枝,或連根拔起,除去木質莖、殘根及雜質,切段。

麻黃科種植技術

麻黃科生物學特性

麻黃是草本狀灌木,木質莖。由於主根發達,根櫱能力強,所以耐乾旱瘠薄,抗風蝕沙埋性強。葉膜質呈鱗片狀,對生而基部連着。雌雄異株,二年生開始結實,六月份開花,八月中旬至九月上旬種子成熟,成熟以後種子自然脱落,種子長卵園形,黑褐色或灰褐色,表面具有皺紋,並有苞片。
麻黃的根系非常發達,一般深度在2米以上。其最大特性在地下30-40釐米的土層內可形成羣片狀結構根狀莖,是麻黃最發達的器官,承擔着吸收養分、水份、繁衍後代的重任。根狀莖粗可達4釐米,上有節,每一節上有2-4個不定芽和若干個不定根,不定芽可形成一個麻黃無性系單株。

麻黃科育苗

麻黃種子採收難度大,價格昂貴,一旦育苗失敗,經濟損失較大,所以育苗工作十分重要。
1、圃地選擇
圃地應選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處,土壤以結構疏鬆、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或粘壤土為宜,PH值要低於7.5,一定要避開鹽鹼地。
2、整地作牀為改善土地壤理化性質,以利幼苗根系伸展,應在播種的前一年秋天進行全面整地,耕翻深度要達到25釐米以上。在整地前需用克菌丹拌成藥土撒在育苗地上,耕翻時每畝施入2500-5000公斤農家肥。
根據土壤及氣候情況作成平牀或高牀。高牀牀面高15釐米,寬1米,長度依圃地而定,一般在10米左右,作好牀後灌足底水待播。
3、播種
為預防苗木猝倒病,播前咱子要進行消毒處理。方法是:先把種子用濃度為200PPm的育苗靈溶液浸泡兩小時,撈出後晾至能用手撒開,然後再均勻地拌入用克菌丹拌成的藥土中(克菌丹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5%,土為克菌丹重量10-15倍),播種量每畝10-15公斤。
也可用0.5%食用糖溶液浸泡24小時,然後混沙催芽,沙與種混合比為2:1,催芽2-3天,有1/3種子發芽種子即可播種。
根據地表温度確定播種時間,一般在地表温度達到10℃以上時,即可進行播種。一般採用條播,播幅寬4-5釐米,條間距10釐米。由於麻黃種子出土能力弱,復土一定薄,以種子不外露為宜,復土後要稍加鎮壓。
4、苗期管理
麻黃播種後4-5天開始出苗,12天左右苗木出齊。在此期間,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澆水應多次少量。一般隔兩天澆一次即可。苗木出齊後結合澆水追施一次硫酸亞鐵。在生長期內再加施一次硫酸亞鐵和氮肥,並進行2-3次鬆土除草。8月份要控制澆水以利蹲苗,10月中旬澆防凍水,麻黃耐寒可露天越冬。麻黃苗木一般2年生出圃。

麻黃科栽培技術

麻黃栽植在春季和雨季均可進行。但以清明節前後栽植成活率最高。麻黃既可成片栽植,亦可與果樹間種、與農作物套種,在沙土沙壤土、粘土上都能栽植。
栽前如有條件可進行施肥,一般採用穴栽法,每穴1-2株,栽植深度以根際深入土中1-2釐米為宜,株行距20×30釐米或30×30釐米,每畝約為6000-10000株。栽後要及時澆水。
麻黃為多年生植物,一般可生長30年左右,人工種植的麻黃二年後即可採收。採收季節在8-9月進行,收割時要注意茬口應高出地面1釐米,過低可能造成傷根引起麻黃死亡,過高可能造成生理乾旱死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