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麻雀蹦

鎖定
麻雀蹦是南京民間的舞蹈,是江蘇非物質文化遺產。因以模擬麻雀蹦跳為主要的動作,故名麻雀蹦,又因為開始流行於南京市江寧區方山一帶,故又名方山大鼓。
2007年10月,麻雀蹦入選江蘇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中文名
麻雀蹦
所屬地區
江蘇 ·南京 · 江寧區
遺產編號
Ⅲ-5
遺產類別
民間舞蹈
申報單位
南京市江寧區
申報日期
2006

目錄

麻雀蹦由來

又因為開始流行於南京市江寧區方山一帶,故又名方山大鼓。相傳明末時由河南移民傳來。太平天國時期是"麻雀蹦"發展的鼎盛期。《天朝田畝制度》使農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後跳"麻雀蹦"以慶豐收。而舞蹈中所擺陣勢,也與太平軍作戰時的某些陣法相似。大鑼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樂器。此舞的基本動作和鼓點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窩等5種。舞蹈時,雙膝始終貼鼓成半蹲,學麻雀蹦跳狀,膝部屈伸,帶動身體上下起伏,圍鼓作上下左右前後大幅度蹦跳。整個舞蹈節奏鮮明,動作形象生動,英武矯健,活潑熱烈。"麻雀蹦"常在大型慶典中演出,深受羣眾喜愛。 [2] 
麻雀蹦流傳在南京江寧方山一帶,因其邊鼓邊舞蹈,以模擬麻雀蹦跳為主要動作,故而得名,該舞流傳在方山一帶,又名“方山大鼓”。相傳麻雀蹦從方山陶家莊開始。明朝末年,一位農民帶着三個兒子從河南逃荒到方山定居。李自成起義後,他們搬出鼓,邊打邊舞,動作主要模仿麻雀蹦跳,象徵百姓迎接闖王。

麻雀蹦動作特點

麻雀蹦表演時一般用10面大鼓,10面大鑼,輔之以傘、旗、幡。表演者邊鼓邊舞,歡蹦雀躍,充分反映了農民渴望社會安寧、豐衣足食的美好願望。整個舞蹈以“七五三”為貫穿全舞的基本動作和鼓點,共有展翅、啄稻、亮翅、抱窩等部分。鼓點明快樸實,動作舒展大方,剛健有力,給人一種歡快奮進之感。

麻雀蹦比較

1、擊鼓方法別具一格。一般情況下,鼓手擊鼓採取立式,上下直捶,而麻雀蹦鼓手擊鼓時,均成馬步姿態,貼鼓半蹲,昂首挺胸,橫握鼓槌,採用上下來回滾動點擦擊鼓,這樣擊鼓不僅便於跳躍,移動自如,而且鼓聲特別渾厚動聽。
2、鼓舞語言形象逼真。用豐收稻場上麻雀登場歡蹦啄食的情態動作,編成瞭望、騰挪、亮翅、展翅、啄稻、抱窩、雀躍等舞蹈語彙,貼切自如,表演的形象、逼真、生動,給人以愉悦。
3、鼓點編排剛柔交融。麻雀蹦有南北鼓點兼而有之的特色,早年打的是河南"得勝鼓" 的鼓點,後受到了南方"十番鑼鼓"影響,以“七五三”的打法為基本鼓點,既北方鼓樂的豪邁,又有南方鼓樂的婉約。
4、鑼鼓配合相得益彰。麻雀蹦中的鼓、鑼既是鼓舞道具,又是伴奏樂器。鼓聲渾厚,鼓點簡潔生動,鑼音清脆,節奏穩健有力。
“我們陶家莊60%以上的人都會跳麻雀蹦,現在每年的演出能有四五十場呢,”陶義海老人在陶家莊享有一定威望,也是莊上麻雀蹦表演隊的“領隊”。陶義海稱,在陶家莊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十多歲的娃娃,鑼鼓聲一響,都能邊鼓邊舞。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