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麻砂紅泥

鎖定
麻砂紅泥是一種紅壤土種,分佈在江西贛州、江西南昌。
中文名
麻砂紅泥
土種編號
10035
土壤類型
紅壤
土壤亞類
典型紅壤
土類(二普)
紅壤
亞類(二普)
紅壤
母    質
花崗岩坡殘積物
剖面構型
A—B—C
面積(公頃)
110000

麻砂紅泥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採自南昌市灣裏區紅星鄉橋東高丘坡地下部,母質為花崗岩風化物。年均温17.6℃,年降水量1528mm,無霜期267天,≥10℃積温5590℃。植被馬尾松、鐵芒箕。 A層: 0—10cm,亮棕色(濕,7.5YR 5/8),粘壤土,屑粒、碎塊狀結構,較緊實, 有較多植物根系。 B層: 10—41cm,棕色(濕,5YR 6/6),壤質粘土,小塊狀結構,緊實,有少量根系。 BC層: 41—64cm,橙色(濕,5YR 6/8),砂質粘壤土,塊狀結構,堅實,根系少。 C層: 64—117cm,橙色(濕,5YR 6/8),砂質壤土,塊狀結構,緊實,夾有大量石礫。

麻砂紅泥主要性狀

該土種母質為花崗岩坡殘積物,剖面為A—B—C型。土體較淺薄,含較多的石礫和石英砂粒,輕礫質砂壤土至輕礫質砂粘壤土。土壤呈酸性反應,pH(H2O)5.0—5.5。B層有效陽離子交換量為5me/100g土左右;鹽基飽和度低於20%。據50個農化樣分析結果統計: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49%,全氮0.067%,鹼解氮54ppm,速效磷2ppm,速效鉀62ppm。

麻砂紅泥生產性能

該土種土體淺,質地偏砂,自然肥力低,水土流失嚴重, 因此應採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實行撩壕,魚鱗坑等保水措施,結合發展薪炭林,油茶等林木,以提高其利用經濟效益。

麻砂紅泥歸屬分佈

麻砂紅泥,屬紅壤亞類麻紅泥土屬。分佈於江西省各地、 市低山丘陵,共有面積165萬畝,其中以贛州地區的面積最大。 [1] 
參考資料